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福音书评丨读《幸福》有感:我们如何拥有幸福感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3月15日 09:36 |

什么是幸福,哲学家们做了很多讨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到:“我们都要坚定地走向上之路,紧紧追随正义和美德,相信灵魂是永恒的且能经受住一切善与恶的考验。我们相互之间以及我们和神之间都要相亲相爱,这两种爱都在这儿,我们就像竞赛的胜利者环场一周收集奖品那样得到它们。无论在今世还是在我们所说的千年之后,我们的生活都会美满幸福。”在柏拉图看来,我们追随正义和美德就能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幸福就是过符合德性的生活,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写道,“人所特有的实现活动,即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活动,在实现程度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出色地实现着这种活动,另一些人则在有限的程度上实现这种活动。德性就是人们对人的出色的实现活动的称赞。”

他们对幸福的定义,直接影响了基督教,在基督教看来幸福就是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因此在中世纪,基督教具有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按照教义生活着,但他们是不是幸福,我们今天可能并不会轻易下结论。

我想按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在今天没有几个人愿意按照他对幸福的定义去生活。的确,我们可以说,曼德拉是英雄,甘地是英雄,他们为民族自由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他们追求和平而不使用武力,他们的形象值得我们赞扬,并成为我们的榜样。

但扪心自问,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像曼德拉、甘地那样呢?我想我们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向他们一样,虽然轰轰烈烈,却没有一个普通人的幸福人生。

我们也纵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康德、维特根斯坦一样,虽然伟大,但他们却没有正常人的幸福。康德终其一生未曾结婚,我想这对许多父母来说都不能接受,此外他一生的生活都是按照钟表走动,像极了电影《温暖的抱抱》主人公,我想他一生中对生活的幸福体验,一定有所缺失。而维特根斯坦虽然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但是终其一生被自杀困扰,他的兄弟姐妹中,有三个自杀。而社会学家韦伯一生中有些时光是在精神病院度过,梵高一生处于抑郁症的折磨中,有很多数学家其实饱受自闭症的痛苦。

我想我们中的人没有几个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向他们一样,虽然取得伟大成就,但是一生却没有普通人的幸福体验。

那么普通人的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呢?

显然,关于幸福的定义,我们看到历史上有许多人下了定义,有的人从客观角度定义幸福,认为幸福就是遵循一定的标准;有的人从自我感受来定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多于痛苦。德性论者往往处于维护社会阶层的稳定,既然遵循德性,那么奴隶遵循自奴隶的德性也可以是幸福的。感觉论者往往陷入享乐主义的窠臼,一天24小时中,我只要一半以上的时间感到快乐,我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然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不需要这么多深奥的理论,但幸福肯定是一个综合的判断。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M·海布伦在其为牛津通识文丛写的著作《幸福》中,在考察各种幸福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关于幸福的理论。

首先,幸福是可以感受到的,也就是生活满意度。我们的生活支离破碎,妻离子散,自己嗜赌成性,一生除了一座脆弱的茅草屋之外别无他物,这样的人我想他的生活满意度是极低的,他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这是幸福的最重要的一个参照之一。

对生活满意的标准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这是一个综合判断。任何一个旁观者也无法判断别人对生活满意的程度。我想一个对生活打九分的人,并不比另一个对生活打六分的人更幸福。

幸福的主观性,在这里是无法寻求一个客观衡量的标准,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无法讨论什么是幸福。

其次,对生活满意,我们会感到幸福,但是这还不够。成吉思汗一生对自己满意,但是却杀戮无数生命,可见仅仅生活满意还是不能完全评价幸福的。

生活满意,还要加上幸福的升华,那就是福祉。福祉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个人的主观体验,他还需要你积极参与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贡献,这就是从主观的安全感,参与感,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来综合考察了。

就此作者给出了幸福的五要素SOARS:

1、安全感,那些生活在战火频仍的地区,时刻处于戒备状态的人,他们显然无法获得安全感之内的放松。同样那些时时处于戒备状态,与世界为敌的宗教徒们,他们也无法获得安全感。

2、生活态度,你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当然关乎你的生活体验,那些消极的时刻想否定自己的人,显然无幸福可言。

3、自主权,我们并不强调,一个奴隶能有和我们一样的幸福,因此这就是我们要消灭奴隶制的原因。因为,一个无法合理支配自己生活的人,和他怎么能谈幸福呢。

4、人际关系,在电影《温暖的抱抱》中,人家关系紧张的鲍抱,最终不得不选择自杀,来解决自己的孤独。人际关系紧张,显然无法有良好的的幸福体验。

5、需要技能、有意义的活动,我们需要工作,需要参与社会的运作,对社会做出贡献,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技能并不是很高的学历,而是一种工作的态度,一个清洁工同样有关于清洁各种污渍的技术和步骤,这就是技能。因此,参与社会工作,而不是混日子,这是人生幸福的根基。

幸福,显然必须到生活中去寻找,必须到工作中去获得,到社会里去发现,进入世界,展示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幸福的来源。

图书信息:《幸福》,〔美〕丹尼尔·M.海布伦,肖舒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9月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