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微信
简介
李道南

李道南,西方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成长于苏北农村,现定居苏州,供职于一家日资企业。十五年前在中专学校读书时接触基督教并慕道,后于读研期间受洗归主,之后参与大学生团契服侍,至今有十年之久。业余参与文字事工,并作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关注当下城市化给传统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基督教在社会巨大转型背景下的角色和功能。以宗教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基督教所遇到的危机和机遇。

李道南—作者文章

  • 再思爱人如己:爱他人就是爱自己了

    爱人如己,他人从你这里得到爱,他们也会回报爱给你。一个只爱自己而不会爱他人的人,必然会寸步难行。我们的爱不应该只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是应该扩大到邻舍。我们应该把他们的痛苦、困境、失败和不公当成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深陷同样的困境时,也必然会得到相同的回报,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
  • 效法耶稣,享受与他人的用餐

    在今天的社会,不用说和朋友用餐了,就是同一个教会的信徒也很少有机会一同用餐,他们往往是聚会的时候见一次,崇拜结束就分开了,不用说一起用餐,就是一起交流都不多。今天的社会不仅是那些年轻人孤独,就是基督徒也孤独了。
  • 悦读丨《我们为什么而活》:当下的稀缺品——意义

    是超越自身的,是朝向自身之外的某个更伟大的存在。这一点在爱中最能体现。耶稣为了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丈夫为了深爱的妻子,可以赴汤蹈火,一个母亲为了深爱的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的爱是超越自身的,导向自身之外的对象。
  • 当指着主夸口

    有些基督徒喜欢夸耀自己的教会。提起自己的教会有多大的规模,有著名的牧者,有多么庞大的聚会人群,有多么豪华的教会装饰。还有的基督徒呢,喜欢夸耀自己的虔诚。他们会声具泪下地告诉你他每天祷告多久,读几小时的圣经,一年禁食多少次。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喜悦,认为这些足以荣耀上帝的名,足以让他人投以羡...
  • 现代社会的“被奴役”焦虑| 效法耶稣 勿掉入被制造的身份焦虑陷阱

    消费社会最怕的是你不上消费陷阱的当。他们最不希望的是你的理性和节制,而这种理性和节制的根本是个人的独立人格。
  • 多神论的背后:繁琐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古代会是一个多神的世界呢?我们总是把宗教和迷信联系在一起,这么多神灵的宗教,我想不是一个迷信能解释得了的。如此多的神灵,在民众的心里,为什么不是错乱的,而是让大家如此相信呢?
  • 面对人工智能的进化,人何去何从?

    我们这短暂的生命,除了劳苦愁烦之外应该还更有价值和意义!人真正超越世界的,是我们的价值和道德,这些是我们仅有而其他存在没有的!
  • 建立基督信仰基础上的人生哲学

  • 道成肉身:偶像还是具象?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道成肉身是“道”的具象化,但是在我们的日常信仰实践中,却将它偶像化了。
  • AI讲章:对信仰的亵渎还是科技的进步?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AI不是一种生命形式,显然它们无法建立信仰,无法与上帝相遇,并按照福音的教导,像人一样产生悔改的意识,更不用说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了。他们没有心灵,也谈不上诚实。它们就像一台打印机一样,所写的文章也不过是对事先输入内容再输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