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微信

2025全球华人启发大会 | 蔡颂辉:最大的未得之民是网民,媒体宣教很重要

作者: 石伊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4月21日 14:54 |
播放

在耶稣的年代,西门彼得整夜劳力,没有打着什么,但他们听从耶稣的话说:“依从你的话,我们就下网。”

在现今的时代,基督徒却要说:“依从你的话,我们就‘上网’。”这是3月19日上午,2025年全球华人启发大会上,蔡颂辉牧师在特别讲座中分享的内容,以强调媒体宣教的重要性。

福音总要被广传

蔡颂辉牧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使徒时代上帝的道日渐兴旺、越发广传。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里提到“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上帝的道不被捆绑。”另外,教会在领受圣灵后福音兴旺,教会却遭受逼迫,但苦难并没有阻碍福音的广传。真道广传是上帝的工作。但为什么会广传?

他分享说:“因为有一群被上帝的道所点燃、内心火热的人,他们在上帝大能的陪同下,突破重重障碍、困难,将福音广传。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挑战,但不论如何,上帝的道都会被广传,这是我们必须要有的信念。”

现今是多变的世代

蔡颂辉牧师提到:“媒体,就是现今我们要去善用的工具。”

接着,他介绍了如今不断变化的世代。

“从1997-2000年这个时段出生的孩子,被称作‘Z时代’。他们出生时就面对着智能手机、网络普及,充斥着银幕文化,他们习惯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再晚一点2010年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阿法时代”。这些孩子面对的是AI、声控科技,也就是人工智能时代。”

“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变化。职场也不再只是坐在办公室,有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够了,不再被局限在哪个空间。”

他分享说:“网络绝不容忽略。其实最大的禾场就是网络,最大的未得之民就是网民。”

福音如何在现今世代广传?

我们也会有消极的念头——世代多变我们应付不来,又如何让福音广传呢?

“别忘了,福音在任何世代都会广传。这是上帝的作为,但是上帝也要通过我们。所以教会不可以轻忽媒体的工作,这是上帝在当今时代兴起的工具。”蔡颂辉牧师提醒到。

他说:“总体而言,现在的教会越来越开明,抗拒媒体的越来越少,不过真正积极投入做媒体宣教的不是很多。教会其实并不缺乏媒体的人才,但被教会好好使用的也不是太多。这是我们需要好好反省的。”

“假如耶稣活在这个时代,他是否会有自己的社交媒体?保罗是否会有TikTok来解释福音?彼得是否会在YouTube上解答信仰问题呢?”

“我想上帝让我们应用创意,不是让我们跟随潮流。我们的关注点是,按着这世代中的人可以领受、接触到福音的方式,把不变的真理传达给他们。”

依从你的话就“上网”

随后,他转述了一位长老对艺术的负面看法:关于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是很左的。充满着自由、堕落、世俗、不健康。

蔡颂辉牧师先承认了这个观点,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许多基督徒艺术家没能在艺术领域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网络也一样,很黑暗。其中充满着许多污秽的、诈骗的信息。”

“但谁是世界的光?”蔡牧师问到,“基督徒是光,我们的光要照在黑暗里。基督徒的光在哪里?教会有没有在积极推动呢?”

蔡牧师认为:“教会应当支持媒体事工,善用媒体资源,培育媒体的人才,鼓励制作有内涵、能回应这个时代需要的作品。”

他提出:“今天,我们要依从上帝的话上网。关键在于依从上帝的话。有没有把信仰发挥在网络、科技中?这是教会应该认真思考并需要投入心力、资源和财力的。”

以不变应万变

蔡颂辉牧师:“教会最大的危机是该变的不变,不该变的变了。宣教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分辨,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

“我们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但有些东西是不变。我们追求变化,希望总有新鲜事物的心是不变的;人被罪的捆绑是不变的;人对福音的需要是不变的,虽然有时候人们并没有察觉到;人对人生问题的探索不变;人对人际关系的需求不变。”他鼓励教会说,“要把握住这些不变的内容,为其提供答案与出路。”

最后,他以一位牧师开展线上“启发”课程的亲身经历为例,提及善用媒体工具的益处。这位牧师已循环开展近15期线上课程,人数从起初的三十多人,增加到每期上百人。

使用媒体工具的优势:首先,能降低成本,节省时间、金钱、人力;通过线上开启、推进再转入线下的渐进学习过程,让许多参与者更易接受,更有感觉;另外,网络课程可以联合其他教会,促进合一;通过加强与线上成员的沟通和联系,也能弥补信任度低的缺陷。”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