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古代泉州教会的见证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5月22日 07:06 |
播放

中国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因其宗教形态众多,而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也在2021年7月25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古代重要的商贸、文化交流港口,自然也吸引着传教士的佳美脚踪,早在宋元时期,刺桐港就有基督徒活动的踪迹了,而刺桐十字架的相继出土,为后人讲述着这段荣美见证。

1943年,施工人员在挖掘泉州北城门城基时,发现了一须弥座墓碑。墓碑碑顶尖拱形,三面环绕花纹,碑面正中刻有尖拱形框,尖拱下有十字架,十字架下面是云朵,左右垂有璎珞。此后的半个世纪里,这样的碑刻不断出土,截止目前共有8件叙利亚文、5件汉文或双文、4件八思巴文、1件回鹘文和1件拉丁文。

带有十字架墓碑、石刻的出现,充分证明了在宋元时期,基督的福音就来到了泉州。当时的信奉者有来自各国的人员,也有中国的汉人与蒙古人。而且宗派也呈现多元性,比如聂斯托利派(景教)、罗马天主教,甚至连古老的亚美尼亚教会也在泉州出现过。

1994年初,泉州出土了一块刻有十字架的墓碑,根据学者考证,墓主人是两位汉族妇女,皆为景教徒,立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即元军入泉州前一个月。这说明景教在汉地虽然因着唐代“会昌灭佛”而消失,但在宋代又重新进入了中国,相信当时刺桐港有一定的汉族景教群体。

当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拉近了东西方之间的距离,罗马天主教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到了中国。刺桐在元代时,就是天主教的教区,而在1946年,泉州出土了一块墓碑。高63厘米,宽45厘米,厚9厘米。原碑顶作尖拱形,尖拱下浮雕两个有飘带的飞天,扶持着一个“圣物”,上面刻一朵莲花。在莲花上竖立一个十字架。碑面正中阴刻数行拉丁文字,文字左至右横写。

根据墓碑上所写“此处安葬安德烈·佩鲁贾,圣方济各会士…… ,耶稣基督的宗徒。”

这是刺桐主教安德烈·佩鲁贾在华福传的见证,他于1308年来到中国,1323年成为刺桐主教。他在此传播福音,牧养信徒。同时与亚美尼亚教会、雅各派信徒合作,促进了教务的发展。

而泉州也是基督教中国化最早实践的地区之一,从出土的传教士、基督徒墓碑看,其装饰艺术,都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交融。最为典型的乃是十字架下都会出现莲花的图案,这种借鉴佛教莲花的艺术,被称为“刺桐十字架”。

而有的基督徒墓碑上装饰的天使也与西方绘画中不同。比如1946年在通淮门-小东门一带出土的一块墓碑上,雕刻着一对飘带天使,头戴冠帽,耳下有垂环,肩上有飘带,袖袍宽大,与佛教的飞天形制相似。

从刺桐十字架可以看出宋元时期基督信仰在华传播的见证,基督徒群体既有中国人,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虽然宗派众多,但能够和睦相处,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同时教会很注重本土化事工,在艺术上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方式。古代泉州教会的见证,值得当代基督徒借鉴、效法。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