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微信

当别人对我不好时,我该怎么办?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8月07日 09:15 |
播放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很容易秉持着一个原则来与人相处,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言下之意是当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会对别人加倍的好;可是若有人对我不好时,就会是“人对我无情,休怪我对人无义”。这看起来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回应,但却不在福音的生命当中。那么,对基督徒来说,当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作出回应呢?

约拿的故事是一个帮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好例子。当约拿悖逆上帝,宁死也不肯顺服的时候,上帝将他抛进了大海之中,他遂被一条大鱼吞掉。在这条大鱼肚腹中的三天三夜中,约拿对上帝的爱和恩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他切身处地地体会到虽然自己严重地背离了上帝,但上帝却不是以同样的态度来回应他,而是以充满爱的方式来拯救他。

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证实了这一点,他这样祷告说:“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我们看到,约拿前所未有地称神为“怜爱人的神”,这是什么意思呢?ESV翻译的更贴切原文,将其翻译为“坚定不移的爱”。提摩太·凯勒牧师说:“坚定不移的爱是指一种在盟约中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委身,完全地忠诚于对方的爱。”这样的爱意味着“你虽不爱我,但我仍然爱你,因为我与你立约。”至此,上帝愿意拯救约拿,不是约拿配得拯救,不是因为他悔改了上帝才愿意拯救他。而是表明,从头到尾,上帝对约拿的爱都没有改变过,就是上帝坚定不移地在盟约中爱着约拿,并爱他到底。

为此,约拿认识到上帝对他的爱是在盟约中的一种坚定不移的爱。这种爱不在乎约拿如何回应,而在乎上帝是这样一位守约的主。即使约拿背叛上帝,但上帝的爱仍然坚定不改。如同彼得三次不认主后,主在提比哩亚的海边仍然对彼得保持着最初的耐心、温柔和怜悯的爱。所以,在本质上,这种盟约中的爱是一种舍己的爱,就是为了对方,不惜以牺牲自己来作为爱的代价。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基督徒却对这样的“在盟约中坚定不移的爱”感到很陌生。我们的思维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如果让我感觉到了你对我不好,那下回我对你的态度,就是理都不理你了”。其实,这是一种世俗的思维,这是以人为中心的思维,这不是在基督里的生命。

也许有人会说:“当别人对我不好时,我还要对他好,我根本做不到!”是的,按着我们过去的本性我们的确不可能做到。然而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就自然而然地有上帝的生命。请思想上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我们对祂好,祂才对我们好;若是我们悖逆,祂马上就收回对我们的爱了呢?

使徒约翰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然而这种爱是指“舍己的爱”。因为上帝在永恒中的三个位格彼此相爱,就是舍己的爱。上帝出于舍己的爱创造了这个世界,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了他的妻子,就是让他用舍己的爱去爱妻子,因为肋骨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前一个晚上,耶稣穿上仆人的衣服挨着给门徒洗脚,卖主的犹大也被主洗脚,但是洗干净之后他把主卖了30块钱。洗完脚之后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向我爱你们一样。”耶稣对门徒的爱是怎样的爱呢?是舍己的爱。所以,祂也要门徒也以舍己的爱去彼此相爱。

世人所坚持的“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的爱,不叫舍己的爱,这也不是从上帝而来的爱。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因为我是否爱你取决于你的表现,而非我的舍己。但是主的爱却从不是取决于我们的表现,而是取决于祂的本性就是爱,就是祂为了爱我们,什么代价都愿意付,什么伤害都愿意忍受,哪怕让祂牺牲自己的命来爱我们,祂也愿意。这就是舍己的爱,是一种没有条件,不计成本,一掷千金的爱。上帝对我们爱的最高表现,不是安排一个大鱼救了约拿,而是为我们安排了祂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舍命流血在十字架上。因为祂永不会背约,为了爱祂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上帝对约拿的拯救。正如主耶稣对门徒所说的:“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真的认识这位上帝?你是否认识祂的爱和你的爱不同?祂的爱是在盟约中舍己的爱?你是否被祂无条件,不改变的爱而感动?你是否真实地活在了祂舍己的爱中?如果你真的活在祂的爱中,你对主的带领会充满信心和感恩。因为你相信上帝无论怎样带领你,祂的爱都是坚定不移和舍己的爱。即使在你想不通的时候,难以接受的时候,你的心里还是会充满感恩,因为祂是爱我,为我舍己。祂的带领是为了让我们活在祂舍己的爱中。

如果我们真的活在主舍己的爱中,那么对他人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不再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而是无论你对我好还是不好,我对你依然是带着爱和祝福的态度。所以,上帝的儿女对他人的爱,不是因为对方爱我们,我们才去爱,而是因为基督先爱了我们,我们才有力量去爱他人。而这样的生命,只有活在上帝舍己的爱中的人,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流露出来。

决定我们能不能去爱人的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每天活在基督舍己的爱中。只有当一台充电宝充满电的时候,它才能给不同型号的设备充电。其实,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充电宝”,我愿意将自己的心称为一个活着的“充爱宝”。当我们的心先被主的爱“充满”的时候,才能有爱来分享给身边的人;而当我们无法爱人的时候,正是表明我们的心与主的爱失去了连接,以至于自己的心早已变得空空如也,无力去爱任何一个应当爱的人。

作为基督徒,我们活在世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探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的言语或行为而感到受伤,甚至会心生怨恨。但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上帝那坚定不移、舍己的爱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试探和挑战其实都是上帝用来塑造我们品格的机会。上帝的爱是无条件的,不因我们的表现而有任何的改变。同样,当我们活在上帝的爱中时,我们对别人的爱也会超越条件、超越自我。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是否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心生不满?我们是否常常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拒绝原谅?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如果答案是“是”的话,那么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我们需要回到上帝的爱中,重新“充满爱”,就是让基督的爱充满我们的心。而每一天的读经、祷告、团契及教会生活,其实都是主放在我们生命中的“充爱站”,让我们每天都可以亲身经历到老约翰所宣告那句充满安慰的话:“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了我们。”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kabaldesch0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