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微信
简介
若望

若望,生于东南之滨,得天风海涛滋润,遨游于书海,甚喜景教后学、寰宇春秋。丁亥年入教。以笔传佳音有十年矣。

若望—作者文章

  • 如何看待网上的反教言论?

    目前网络在推送信息上,往往会根据你经常点击的内容进行评估,然后一直向你推送相关信息。假如有位肢体阅读了几篇反基督的帖子,那么网络平台就会一直向你推送反教信息,从而给你造成网上反教言论很多的错觉。同样地,有些弟兄姐妹经常看与福音相关的信息,而她们也会经常收到相同的帖子,从而觉得网上福音帖子很多,有了教...
  • 使用信仰性名字就是基督徒吗?

    有些弟兄姐妹在使用微信、QQ等通讯工具中,都喜欢使用圣书与教会历史上的人名、地名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其实不少非信徒,同样也会使用类似的名字,那么是哪些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一本书带你了解明末清初基督徒景况

    依纳爵·罗耀拉建立耶稣会后,就通过《神操》促进会士的属灵生命,并以严格的会规,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而年信则是耶稣会管理的第三大法宝,通过它实现了普世各地教会的联络。耶稣会士都通过年信,向总部报告他们在中国的教务,记录了所在的宣教地福传状况、信徒光景、重大事件、风土人情等等信息。
  • 事奉不是赦罪的交易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上帝是完全公义的,祂不会因为我们热心事奉,就对我们的过犯视而不见。
  • 这位年轻传道人是如何走上事奉之路的?

    很多人都知道,教会要发展就需要很多年轻人出来事奉,成为传道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上帝的教导得以延续,造就当代的弟兄姐妹。那么当代年轻传道又是如何走上这条荣耀之路的呢?
  • 为何名人见证常出现塌房现象?

    由于名人见证是在我们未能充分了解,且他们存在巨大试探的情况下讲述的,那么出现塌房也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对待这类见证上,还是要谨慎一些为好,万不可为了吸引人而大肆讲述这类信息,以免出现打脸、塌房的情况,结果反而是适得其反。
  • 当代年轻传道的境遇

    当前年轻传道的境遇,可谓是天差地别,这是与他们的家庭、所在地区以及教会管理是息息相关的。有的传道人生活十分富足,拥有很多时间学习,为弟兄姐妹提供了优质的讲道。而有的传道在事奉之余却要为生活而奔波,或者因为教务的繁重而倍感压力。
  • 这位同工是如何从悖逆到回归的?

    而他的母亲更是欣慰,认为当年上帝感动牧者让她效法圣莫尼加,为孩子祷告十年终于有了成果,由此她十分地感恩。而他的班主任后来也信主了,因为看到小X的变化,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深刻觉察上帝的伟大。
  • 一位混血女孩的见证

    前段跟久违蒙面的肢体交通,对方忽然问起了一位叫莎莉的姐妹,向我打听她的近况。而我与她也有很长时间没联系了,只知道她目前在上海工作。不过他的询问,勾起了我不少记忆。
  • 见证 | 苦难是如何让他们回归信仰的?

    在不少基督徒的见证中,总是喜欢讲些“趋利避害”的故事。因为这类的信息往往很吸引人。可对于苦难与不幸,很多弟兄姐妹总是对此忌讳莫深,不大愿意提及。可不少人却指出,苦难是化妆的祝福。因为耶稣明确说“在世上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而且有些弟兄姐妹因为对于信仰缺乏热情甚至出现了偏离,但却借着苦难而回归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