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出埃及记》的犹太难民与《1942》中的难民相比,为何与众不同?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1月30日 10:20 |
播放

电影《1942》记录了1942年河南的一场因干旱引起的大逃难,成千上万的难民走上寻找生存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看到他们遇到了日本侵略军,遇到了兵匪,为了生存他们不惜出卖自己的子女,出卖自己的老婆,甚至自卖进青楼。所有逃难的人,为了生存已经没有任何尊严可谈。为了生存的资源,哪怕一斤小米,也可以出卖自己,出卖同伴。对于难民们来说,法律、尊严等等都是奢谈,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东西。

《1942》中的难民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样态,在灾难面前他们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他们的原子状态让他们失去了任何维护自己的意愿和力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种状态是合理的,一个就是成为打家劫舍的匪,一个就是被匪宰割的难民。面对资源要么哄抢,要么逃难。

然而,在另一个同样是难民的群体中,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场景——那就是在旷野四十年的犹太人。

犹太人在埃及做了四百年的奴隶,后来在摩西的带领之下,出走埃及,在后有追兵,前有大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没有退缩。他们没有就地投降,更没有起哄,也没有纷乱,他们依然组织有序,并且在这四十年的旷野中,他们尽管遇到了饥饿,遇到了矛盾,遇到了其他群体的拦截,但是他们仍然表现了自己强悍的战斗力。与我们的原子化难民相比,他们反而组成了有序的团体。

为什么同是难民,他们与我们的难民却表现的如此不同?
仔细考察旷野中的犹太人,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规则,
一个是信仰。

为奴四百年的犹太人,对自由的理解一定是深刻的,这种对自由的向往最终化为对上帝的信仰。他们对上帝的有多虔诚就有多向往自由的生活。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有了共同的理念,有了聚焦,有了一个团结的群体。这样一个群体让他们战胜逃难中的困难,拥有战胜困难的强大战斗力。

不管上帝向摩西显现是否真实发生,重要的是上帝显现的意向为这个民族在苦难的四十年中留下了集体的民族记忆,让他们不再是一个个的原子个体,而是一个团体中的一分子。

正是因为犹太人的信仰,让他们在为奴四百年中,内心不曾被征服。其实回顾历史,不仅这四百年的为奴生活不曾征服他们,在后的两千年多年大流散中,他们依然能在合适的时机建立自己的国度。因此,尽管在历史中,犹太人是四处逃难的难民,但是他们不像《1942》中的难民,只能成为被苦难欺辱的弱者。

除了信仰之外,犹太人更重要的是在信仰的敬畏之上所建立的规则意识。摩西从西奈山上,经过四十天的烈焰之后带下来的是神圣的法版,这个法版就是犹太人的宪法,一切律法皆以这个法版的十诫为基础。正是有着内部行动的规则,让他们个体之间,团体之间有了可以测量的法度,以及可以执行的边界。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拥有这么强大战斗力的原因。

反观我们的古代历史,很多时候充满的却是权术奸诈的厚黑学。读《万历十五年》,张居正由帝师红得发紫,到差点抛尸阴沟之间的待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当张帝师辅佐万历皇帝的时候,满朝的人尽都巴结他,捧着他,即使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言官弹劾他,也被发配边关或者庭杖致死。到了张帝师死了,万历皇帝想自己独自掌权,必然要清除张帝师的影响,因此将他打入阴沟成为一种风向,于是乎满朝的言官察言观色,开始搜罗制造张帝师的罪证。当年张居正主持测量全国土地,以重新估算税收。在当年的测量土地中,有的地方官严格,有的地方官松懈。然而此时那些被被严格测量土地的士绅们开始上书弹劾张居正的以次充好,甚至将祖坟也纳入测量的弄虚作假行为。这就是我们说的墙倒众人推——在万历皇帝倒张的过程中,从起意到结局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和规则,完全按照个人意志安插各种罪名。

我们的历史本身不同于犹太人,尽管犹太人在埃及四百年的为奴岁月,但是他们的心灵从没有被征服过,他们始终知道自己的身份,拥有自己的信仰,也明白自己的民族归属。而我们的历史不同,每个朝代的建立,都是一次征服灵魂的清洗,这种征服不仅是身体的,还需要在精神上征服。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清朝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愿剪掉辫子。因为几千年的文字狱和思想控制,已经将我们的灵魂驯化了。

正是出于征服的需要,才不能让这些被征服的民众拥有自己的信仰,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一个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没有思想和文化,没有自己的精英和领袖的民族,他必然只能是原子化的。因此原子化的群体,在灾难面前是软弱的,他只能要么是匪,要么是任人宰割的难民。

尽管我们的古代历史上也有宗教,但是这样的宗教都是符合官方文化,被官方改造过的“国教”,比如弥勒佛本来是个战神,但是因为弥勒佛的拯救色彩带来太多的底层反抗,因此征服者才将他改造成一个大肚便便的老好人。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宗教要么是国教,要么是淫祠的原因。

在一个没有领袖和精英,没有信仰和文化的原子群体中,他为了安全只能哄抢,因为原子化的群体本身缺乏互动的规则和法律,个体除了明哲保身,自己保护自己之外,并没有可以保护自己的团体可以指望。

怎样走出这种循环?也许值得我们思考。耶稣说凡两三个人奉他的名相聚,他就与他们同在。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团体,建立自己的团体精神理念认同,大概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许犹太人的四十年的旷野经历,可以为我们带来借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