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人物|谈谈林语堂:一位乡村牧师是如何把儿子培育成文化大师的?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8月31日 10:11 |
播放

不少成功人士的出现,与童年的启蒙教育息息相关。而父亲往往扮演孩子教育的重要角色。作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其成长也离不开一位伟大父亲的培养、付出。

林语堂的父亲叫林至诚,他是福建漳州天宝五里沙人,是闽南教会的著名牧师。他从小就遭遇了不幸,其父被壮丁入伍,从此就再无音信。他只好与母亲相依为命,担负起养家的重责。

林至诚虽家贫,可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很快就和读过书的人一样,掌握了读写能力。24岁时,他进入归正会办的神学院学习。他从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牧师。他在同安堂会等教会侍奉。1880年,被教会派往平和坂仔礼拜堂担任牧师。

1880年,他来到漳州的平和坂仔,服务于当地教会。坂仔四面青山环绕,中部一水纵贯,是一处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之地。1886年,他在坂仔建立了一座礼拜堂,其中一口大钟给林语堂的童年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回忆录里经常提到。

1887年,林至诚在坂仔建立了铭新小学,这是当地最早的西式学堂,在当时中国很多孩子还在私塾里“之乎者也”时,林至诚就开风气之先,在这个小乡镇引入了新式教育。林语堂与很多当地小朋友一样,都是在此接受了小学教育,掌握了不少有用的知识。

林至诚牧师和传教士范礼文的交情很深,他从范那里知道了很多当时世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深深陶醉其中。当时,美国宣教士林乐知主编《通问报》介绍基督信仰和当代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林牧师成为她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看。对西学的“痴迷”使林牧师具有了当时中国乡下人所没有的放眼世界的眼光,他觉得必须让儿子接受西式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让儿子上学,他省吃俭用,甚至变卖家产,以筹得昂贵的学杂费。林至诚对新式教育的重视,对林语堂日后的成长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林语堂曾将英文中“humour”译成“幽默”,他也有了幽默大师的名号。而林至诚的性格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恰恰也充满了“幽默”的特质。他虽然在乡里拥有超高人望,是人们眼里的“正人君子”。可他却没有传统理学家那种“父为子纲”的理念,而是能够与大家平等的交流,在教育孩子上更是如此。

他虽有传统父亲的严厉,但经常与孩子们谈心,甚至编造各种有趣的笑话逗他们开心,整个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林语堂回忆到:“他那悠闲的笑声。他对我们孩子,倒是和蔼亲切,但是若以一般年老的父母而论,他也有几分严厉。纵然如此,他还不至于不肯和我们开玩笑”。而正是这种教育,让林语堂练就了乐观、幽默的性格,通过他的作品流传,在中华文坛独树一帜。

对于林至诚牧师的一生,《中华基督教年鉴》是这么评价的“闽南基督教会牧师林至诚自幼随母皈主,长肄业教会学校,养成传道资格,林公品行方正,才学兼优,深蒙故老牧师塔马字博士(打马字,笔者注)青睐,学成出膺传道,授任同安堂会牧师,教会整理,日渐发达,旋因宝鼎乏人,恳切敦聘爰就宝鼎堂会牧职。教治殷勤,阖会爱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