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一位基层传道人的心声:传道人心灵和经济上的缺乏,谁来关怀?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06日 18:08 |
播放

需要被关怀

传道人在当下这个时代逐渐被标签化、抬高化、角色化等,这实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标签容易辖制人,抬高容易吹捧人,角色容易牢笼人。很多信徒在尊敬传道人的同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对于传道人生活上以及家庭的关心。

我们最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信徒有什么困难都会和传道人/牧者分享,希望传道人帮忙去祷告,去解决;但传道人面对的压力、困难和痛苦,却往往会被信徒忽略。当然我们深信人有时候会忽略,神却永不忘记。

还有一方面就是农村传道人在经济上的缺乏得不到供应,这逐渐成为传道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因为一些教会能力有限、经济有限、资源有限,所以在给传道人经济的补助上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笔者曾听一个弟兄分享,他谈到以前外出宣教时日子是比较苦的,因为那里的人并不富有,也不能强迫别人给与奉献,所以他妻子怀孕期间,自己要早早地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经济条件有限导致他对妻子和孩子的亏欠是无以言表的。后来回到本地教会,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坎坷,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以泪洗面,特别理解一个传道人的宣教艰难,也激发了教会弟兄姐妹对传道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关怀。

当下的农村教会对于传道人的关怀是有所忽略的,因为有时候不明白传道人的艰难,不理解传道人要付的代价,也有太多时候是有心无力,虽然看到传道人的需要,但自己没有能力帮补。

这些现象其实都很现实,如果农村的传道人家里田地多一点,那么自己的经济情况会好一些;如果家里的田地比较少,经济就会相对紧张一些。当然在这里也要说一下,田地多意味着收入会多,田地少意味着收入会少(普通种植户:一个收获季节一亩地大概收入1000元左右,那么十亩地就是收入10000元)。对于传道人而言,自身的环境和条件也决定以后的生活道路,当然话说回来,传道人要凭信心生活,依靠神,神会大大赐福,这话是不错的,但传道人要根据现实生活,也更需要弟兄姊妹的关怀和帮助。

在这个时代很多农村传道人的流失逐渐成为了一种教会现象,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例如需要养家糊口、需要供儿女上学、需要照顾家庭父母老人等等,多少时候是迫于无奈不得不离开服事的岗位。有些农村教会本来条件差,信徒都是些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都是靠国家的补助来支持每个月的开销,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奉献,所以说传道人另谋它路成为了一种选择,或者逐渐选择半职服侍,或者离开所属教会去到外地打工,在外地有时间再参加礼拜。

传道人有时候内心的压力是随着家庭、父母、儿女、自身环境、社会大环境、同辈光景形成的。因着忙于服侍对家里忽略也是常有的事,笔者听到教会同工分享,一些传道人在农忙的时候,没有先收成自己地里的庄稼,而是去帮助一些家里没有劳动力的信徒,先帮他们收成庄稼,后来才回自己的地收庄稼。这就让我们看到传道人要做的更多,不仅仅去到讲台上讲道,而且还需要切实地关怀信徒的生活。但传道人自己的压力和辛酸,只有放在心里,告诉神。

需要被理解

笔者作为农村传道人,心里也有万分的压力和艰难,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同工参与工作,逐渐离开侍奉岗位的时候,心里有时也会想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服侍。其实身边的一些同工,有的家里生了几个儿子,将来负担大,所以出去打工了;也有的是家里有年迈的父母,因患病导致家庭经经济困难;还有一些是教会的供应不够,自己需要买房子购置产业,所以出去工作了。有的去工厂上班,有的去当婚礼司仪,也有的去干推销员了。

试问,谁来关怀教会的传道人?谁来听一听传道人的心声?谁来问候一下传道人的生活?当传道人生活、家庭、人生、面对艰难时,谁来关怀一下?但我们深知神总不会忘记,如经上所记:“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人有太多时候容易忽略他人的需要,不太关注他人的生活,把中心常常放在自己身上。但作为基督徒,应该学会去关怀有需要的人,特别是教会的牧者、讲道人、教师,他们也是平凡的人,神所使用的器皿,并不是什么环境都能得心应手的面对,什么问题都不需要解决,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也有自己的坎坷需要迈过去。

如今的时代逐渐发生变化,生活充满各式各样的挑战。虽然传道人的称呼很好听,但要付的代价、要吃得苦、要牺牲的是更多的。他们在服侍的同时放下了自己的事情,放弃了自己的计划,牺牲了家庭团聚的时间,或者说陪伴父母、教导以及陪伴儿女的时间。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侍奉岗位上,虽然有时会遭遇不理解、嘲笑、批评,但仍然去学习忍耐、感恩。这是传道人的生活,这也是传道人的人生。

结语:

人生中有很多条道路,有窄的、有宽的,我们深信传道人所走的路必然是窄路,因为窄路是通往神那里,是充满盼望的。但是,这条窄路也会充满了很多艰难、绊脚石,不被理解、被轻视等,但还好这一路有神的同行。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