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三点建议帮助家长在教养孩子上学会如何放手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9月01日 08:42 |
播放

圣经记载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从圣经中摩西、撒母耳这些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儿女的来临与否主权在于上帝而不在人。上帝因为祂独特的旨意和计划创造人来到地上,而父母则是从上帝领受了管理的这一使命和责任,孩子最终的所属权还在上帝的手中。对于我们作为父母者来说,有一天会为着所承担的这个责任向上帝交账。

很多家长一直以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我们的管理、约束他都应该无条件的听从,甚至会因为儿女听从我们,而内心中产生一种安全感,会觉得孩子还在我们管理范围之内,我们在他们生命中依然有决定性的权利。但必须要明白,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会想要有自己更多的尝试、更多的自我空间、更多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因为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要从幼年到成年,成为一个有独立自主能力的个人。

而父母所要承担的责任也相应地在调整,逐渐放手让孩子变得坚强。作为父母要学习适应这样的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设立的界限和标准也要渐渐调整,从衣食起居、到学习工作,要让他们渐渐学会承担责任,因为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其实这就像耶稣教导门徒一样,最开始时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教导门徒们关于天国的事情和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但这样还不够,耶稣还亲自带着门徒成长,在大小的事情中让门徒跟随他,使门徒知道如何把这些真理践行在实际。当然耶稣对门徒还有差遣的训练,让门徒自己去经历一些事,回来之后耶稣再亲自教导。直至最后,耶稣离开世界之后,门徒可以依然在地上做传福音的工作。因为门徒被耶稣训练过后,生命整个状态都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一个可以独自依靠上帝、寻求上帝的人。

其实作为母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一直管理他们,需要训练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让他们迎接属于他们的挑战。当然,对父母来说交出控制权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也是不能不为的事情。就像有人说,第一次剪断母子之前的脐带,是为了让孩子能独自承担生命的挑战;第二次要剪断父母对儿女依恋的脐带,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人。

所以看耶稣训练门徒的时候就会发现,耶稣会让门徒经历一些艰难、危险、无助的光景中,这样的过程并不是苦待他们,乃是为了放手锻炼他们在环境中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拥有更成熟的生命。

当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我们要有计划的放手,而不是一次性脱手,有以下建议和大家分享。

一、自内而外的转化界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不是不给孩子设立界限,而是要注意界限的转移,这可以称为“由外至内的转移”。

举个例子: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约束孩子晚上九点钟必须要回到家中,但孩子没有准时回来,于是我们开始责备他,这就是一种外在的界限,这是很有必要的过程,因为让他明白界限的尺度。

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已经很自然的可以九点钟回来了,不需要外在的约束就可以做到的时候,这就已经将外在的界限转移到他内心的界限,所以我们在外面的约束就可以相对的放松。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的情况给他更多的空间,这个过程中他也会经历一些错误的事情,甚至滥用自己的自由,当事情发生后我们再慢慢的归正他们的行为,这样他们就能在错误中学习到成长的内容,也会更成熟。

二、用信任培养他美好的品格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也要积极的信任他们,虽然信任他们的过程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非常容易做事不靠谱。但是当我们信任他们并交给他们某些事让他们完成的时候,这就会促进他们责任感的养成,会有计划的让他们在计划内变得更加成熟。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并没有被人信任的行为,其实这时候就需要作为父母无条件的信任就像耶稣信任我们一样,这样无条件的信任,就促使孩子成长的更快。

三、逐渐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当我们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之前,一定要注意,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界限一定要多一些,因为他们很多事情并不知道该怎办,约束会让他们获得安全。但随着孩子年龄渐渐长大,有些标准就可以渐渐放开,因为孩子已经内化了标准。

所以要强调,孩子小的时候要严格要求,长大后要渐渐给予空间;但切记不要反过来,小的时候要求放松,长大之后却很严格,这样孩子往往会非常不容易管理。

在不会危害他们未来的事情上,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联尝试做决定。在他们能表达个人偏好的事情上,例如:选衣服、房间的布置、发型、零花钱的使用,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虽然有些事情我们会觉得不开心,但要知道,这都是他成长的过程,有一天当他们长大了,很多事情就会发生改变。

从限制孩子到给孩子自由,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要有勇气和决心严格执行,根据青少年子女对自己的行为的自制力,来决定赋予他多少权利,这需要做父母之人附上代价,花上心思,在基督面前更多俯伏才行。但深信为了培养敬虔后裔花费的功夫,总是值得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