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耶稣带来的人与神的新关系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5月25日 08:32 |
播放

上帝创造了伊甸园,把亚当和夏娃安置在里面,并给予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这自由是有一个限度的,因此制定了不允许吃善恶树的果子的禁令。

后来撒旦化身的蛇,告诉他们吃果子不一定死。夏娃通过“认真”思考并观察之后,认同了蛇的判断,就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果然如蛇所说,他们吃了之后眼睛明亮,有了羞耻之心,人间的道德也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吃果子这件事,后果很严重,上帝很生气。上帝生气不是吃果子这件事,而是由吃果子而产生的后果以及亚当和夏娃的动机:

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创世记 3:8-11)

亚当和夏娃吃果子之前,是不知道躲避耶和华的,但吃了果子之后就躲避了,原因就是他们赤身裸体,有了羞耻之心。有了羞耻之心之后,开始躲避耶和华,这是自我意识的出现。

当然我们不能把上帝对亚当夏娃的处罚,看做对人自我意识的敌视,因为上帝创造的人不是一台没有自由和独立的机器。

但上帝不喜欢的是那种破坏人与上帝关系的自我意识。人吃了善恶树的果子之后,便开始一种新的人与上帝的关系模式,再也不是之前的那种单纯没有自我的关系了。这种新的模式便是寻找模式。

人被赶出伊甸园之后,开始躲避上帝,上帝开始寻找人类。当然,人对上帝的躲避是因为自己的自我意识,这意识又产生了自我的自私之心,这在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身上,在扫罗身上,在大卫身上都有很强的体现。而上帝寻找人的行动,则表现在上帝对人的一再忍耐,他给予人诸多恩典,正如一位父亲拿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希望把孩子带回家一样。但是人的自私之心,就是要躲避上帝。

因此,神学家麦奎利在《基督教神学原理》中说,人的罪就是对上帝的怀疑。从亚当和夏娃与蛇对话的那一刻起,这怀疑就产生了。

人对上帝的不信任,直接的表现就是不相信上帝的诫命,不遵守上帝的诫命,而这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那就是死。创世纪里的死是人与上帝关系的裂痕,而不是死亡的死。这对于信仰来说才是关键——信仰是什么,就是与上帝的关系。一个人信仰的好与坏,其标准就是与上帝的关系如何,正如我们评价婚姻的时候,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指标。

旧约中,上帝面对人的每一次怀疑,都表现出震怒,当然后果很严重。亚当与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恶贯满盈的人类被上帝用洪水消灭,淫乱的索多玛、蛾摩拉被硫磺的火铲除。

对上帝的不信任,对上帝的怀疑,这也是人们拜偶像的根源,也是人们犯罪的根源。

到了出埃及的时候,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同样延续亚当夏娃在吃了智慧树果子之后的行为,他们躲避上帝,为了自己的自私之心。而与上帝的关系,是容不得半点怀疑的,因此上帝每次面对这种怀疑的时候,都是十分愤怒,要把他们减除。

当亚伦带着百姓铸造金牛犊,把金牛犊当成带领他们出埃及的神的时候,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出埃及记 32:9-10 和合本)

民众在旷野因为没有肉吃,对颠沛流离的生活埋怨的时候,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我要用瘟疫击杀他们,使他们不得承受那地,叫你的后裔成为大国,比他们强胜。”(民数记 14:11-12 和合本)

而对于违反安息日律法的普通会众,也同样如此。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遇见一个人在安息日捡柴。遇见他捡柴的人,就把他带到摩西、亚伦并全会众那里,将他收在监内;因为当怎样办他,还没有指明。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总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于是全会众将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他,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民数记 15:32-36 和合本)

旧约里的上帝是不允许人对他有任何怀疑的,这告诉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要非常纯粹,这是上帝的要求,任何掺假的关系,都是不被上帝认可的。

但到了新约的耶稣就不一样了。旧约的上帝是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忌邪的上帝,是一个绝对的上帝,上帝的绝对性是不容质疑的。

但到了新约,上帝则是表达了他怜悯的一面。这种形象的转变,是通过耶稣来完成的。耶稣如任人宰割的羔羊,沉默而没有反抗地任人侮辱鞭打,并钉上十字架。这样的上帝是以色列人无法接受的,他们心里接受的上帝只能是那个严酷的动辄就灭绝世界的上帝,因此他们严守并且死守律法。

上帝的怜悯除了通过耶稣没有反抗地钉十字架这件事彰显,还通过多玛的怀疑来表现的。

耶稣复活之后向门徒显现,但耶稣不是问候完了就结束,除了问候他还主动向门徒显现自己肋旁的钉痕: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约翰福音 20:19-20 和合本)门徒对耶稣的再认识,是通过听耶稣讲话,和看耶稣的钉痕来确定的。

但是,多马不同,他是个例外。当别的门徒都通过听和看认了主之后,他还是怀疑: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翰福音 20:25 和合本)

对于多马来说,他对耶稣的确认必须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判断,这在旧约中是不允许的,旧约里对上帝只能信,不能有半点怀疑: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说:“我的主!我的 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 20:26-29 和合本)

耶稣虽然展现了怜悯的一面,但是还是没有改变对信的要求,“不要疑惑,总要信!”

耶稣在新约里向我们启示了另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再强调严酷的纯粹性,它更倾向于纯粹关系的建造。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与上帝之间的纯粹关系,他允许人与上帝之间有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尽管如此,那种单纯相信的关系要求是一直没有改变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