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从“训练趴睡背后的父母育儿焦虑”谈:基督徒如何应对信仰后新的宗教身份带来的焦虑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4月25日 09:59 |
播放

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在母亲按照某育儿机构的睡眠方法哄睡直播中,大哭一个小时之后而致死,而在其间,母亲不断在育儿APP上咨询,而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婴儿致死和育儿机构都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对象。

不论是孩子还是母亲,都是受害者,孩子失去了生命,母亲失去了孩子。每一个母亲,在迎接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都是充满期待和幸福的,因此这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同样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后果,我们同情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是我们更要探讨母亲如此行为的背后原因。一味地谴责母亲的行为,对母亲的各种定性,既不能安慰母亲的悲痛,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一点是,任何一个新手父母,都是第一次参与到一个新生命的成长,虽然经验也许是零,但常识不能缺乏。一个新生儿才三个月,在缺乏自我保护和他者保护的情况下,独自趴睡,并且在出现挣扎和哭闹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干预,这不是新手妈妈问题,而是一个基本的常识问题。这种缺乏后果预见的母亲和育儿机构,都应该为婴儿的离世负有全部的责任,甚至还要担任刑责,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母亲,缺乏这样的常识,或者忽视这样的预见,坚持按照育儿机构的方式指导,直到最坏的结果发生?

其实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的事,只是一种极端表现。但是类似地现象,诸如迷信早教机构、育儿机构等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这种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心理学界早有关注,并将它们定义为育儿焦虑。

笔者曾经见过一个新手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表现出育儿焦虑的特征,在孩子出生之后更是加剧。孩子出生后,她加入了四十多个微信育儿群,每天按照群里各位妈妈或者育儿师的意见实践在孩子身上,因此她可能每天换一套玩具、隔几天就换一套辅食、隔几天就换一套育儿方法……这种频繁更换的育儿生活,让老公不堪重负被拖累的无法工作,因此不得不在一场激烈冲突之后,强行删掉了她手机里的所有育儿群。

这位新手妈妈的表现就是典型的育儿焦虑综合征了。

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焦虑和抑郁在人群中是比较普遍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新手妈妈,焦虑表现的更为突出。

这种育儿焦虑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将孩子置于于自己的生活关注中心,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紧张万分,尤其是孩子生病或哭闹时,母亲往往会夸大事实,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这种过分关注孩子的育儿焦虑,由于过早和过重的干预孩子的成长过程,也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其实研究发现,这些表现明显特征的育儿焦虑的母亲,其父母也有一定程度的育儿焦虑。正是在育儿焦虑的环境下成长,才造成了这些新生母亲的育儿焦虑。

这种育儿焦虑发生的原因,有社会背景,也有个人心理和性格因素。

当下,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发展的速度远大于历史上的任何时刻,正如原本是代际之间的代沟,现在不断缩短,可能五年就有一个代沟,因此这造成个体在社会发展面前的被动。面对一个激烈竞争环境下新手母亲来说,如何让孩子适应社会,将来满足自己的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期待,成为母亲焦虑的主要原因。因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在面对有些陌生的社会发展时,她们无法把握教育孩子的节奏和方式,因此只能将自己的焦虑转换成对孩子的强烈干预,以及对其它市场教育机构商业宣传的迷信和依赖。简短一点说,这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目的与当下自己缺乏抵达目的的手段之间的差距,造成了内心的焦虑。

对于个体因素来说,一个母亲的生产之后,意味着她失去的许多机会成本,她要停止工作甚至辞去工作,这让母亲暂时或者长久失去社会空间,失去自己的事业,这造成母亲的身份和事业的危机,这种危机就会表现在育儿上。

在做了新手妈妈之后,因为照顾孩子的需要,可能会造成睡眠减少,从而带来精神劳累,这也会产生焦虑。这些焦虑最终都会表现在育儿上。

其次,对于成长于育儿焦虑环境的母亲来说,她也会继承她的父母对自己过分干预所造成的后果,这种过分干预往往造成孩子自我中心、逃避责任、缺乏自信等。正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位新手妈妈不停更换育儿方式,却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而只是一味的满足自己的想法。

第三就是一个新手妈妈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的中心,从而减少了与家庭其它成员的互动和交际时间,这也会带来家庭关系转变之后的焦虑转移。她的丈夫或者她的其他家人可能因此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同样会转移到新手妈妈身上。同时,因为育儿观念的冲突,这往往和母亲的职业焦虑以及身份焦虑叠加,而产生更大的焦虑。

大部分新生父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育儿焦虑存在,但随着孩子成长,父母职业或社会关系的恢复,以及育儿知识的丰富而逐渐解决,大部分新手父母往往能以平常心与孩子相处。但有些无法度过焦虑期的父母,可能会受焦虑折磨,而出现极端情况,这就是他们会选择育儿机构的原因。

选择育儿机构是出于解决育儿焦虑的期待的目的,这源于育儿机构的商业宣传,这些宣传过分夸大了自己机构提供的育儿方法的功能,让在焦虑中失去判断力的父母产生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对于处于焦虑深处的父母来说,可以转移焦虑,将焦虑转移到育儿机构这个第三者身上。正如那位母亲,在三个月大婴儿趴谁并且哭闹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干预,而是不断向育儿机构询问,就是因为她认为育儿机构的教育方式都是对的,而自己的想法却被排斥在外。她将育儿的焦虑和责任转移到育儿机构身上。

如何解决育儿焦虑。那些已经因为育儿焦虑而影响家庭和孩子成长的父母,可能需要咨询专业的心理机构,而不是盲从于育儿机构的广告宣传。在家庭和生活中,一个新手父母可以在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以及向专业人士的学习,比如社区医院的儿童保健医生咨询,来获得足够的育儿常识。其次就是和谐的家庭关系,丈夫要理解并支持新手妈妈的新身份,并在育儿方面与妻子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重任。

新手妈妈有育儿焦虑,是因为她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完成自己心里的预定目标。同样,在宗教里也有宗教焦虑。

一个基督徒在新加入基督教成为基督徒的时候,这种焦虑最为明显。基督徒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身份。

对老我和旧我的强调,以及对新生命的关注,让这位新加入的基督徒产生了身份焦虑。也就是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符合圣经的好基督徒,或者基督徒应该表现出什么样子,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蒙上帝喜悦而远离罪的基督徒。

传统教会对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保罗等榜样人物的浓墨渲染,对照这些榜样人物与自己之间的差距,更是加大了这种新身份的宗教焦虑。

这种焦虑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信仰的热忱,甚至狂热。比如可以为了圣经某一句话与人激烈争吵,甚至与家人翻脸;因为要参加教会活动而辞职或者更换工作;因为信仰的不同而结束某一段感情;严格按照牧师的教导生活;每天对着圣经忏悔自己的罪;每天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宗教仪式等等。

这种因为新的宗教身份所带来的焦虑,与育儿焦虑在性质上颇为类似。

第一、都是对照理想身份,并以最大努力去完成。

第二、都是采取了自己认为最积极的方式来消解自己的焦虑,都是通过过度相信第三者的迷信行为来转移焦虑。育儿焦虑的妈妈是迷信育儿机构,宗教焦虑的新信徒则是迷信牧师的教导。

第三、他们都是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常识判断。新手妈妈因为缺乏孩子成长的常识,而认为自己必须干预才能达成既定目标,而新手基督徒因为缺乏耶稣教导的常识,而认为只有自己在行为上做的符合标准,才是一个真基督徒,却忽视耶稣说的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的话。他们过于盲从广告和权威人士,而自己不会独立判断和思考。

第四、他们都产生了紧张的人际关系,付出了家庭人际和社会人际的成本。焦虑中的母亲,因为焦虑而出现火爆脾气,一不顺眼就对孩子和其他家人大发雷霆;而宗教焦虑中的信徒,因为维护自己的新身份,而与家人和朋友争吵,自以为自己真理在握,从而产生人际紧张。

解决宗教焦虑与解决育儿焦虑一样,常识是一个必备的要素。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不迷信不盲从,一样重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