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从寡妇的两个小钱谈:切勿让感恩的献上成为悲情式奉献!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0月25日 08:51 |
播放

马可福音记载了一段耶稣评价寡妇奉献的故事。这段故事中,耶稣以寡妇的两个小钱为例子,现场教导门徒,通过与犹太精英的对比,凸显了上帝更看重心灵和诚实,说明救恩和上帝的恩宠是不可以用金钱来交换的道理。

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马可福音 12:41-44 和合本)

寡妇奉献了所有,比那些财主奉献的都要多,因为那些财主虽然奉献几百上万钱,但这不过是他财富中的极小部分,九牛一毛而已,奉献后剩下的更多。但寡妇不同,她很贫穷,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奉献了,所以寡妇更能显示对上帝的依靠和虔诚。

这是教会里乃至属灵书籍老生常谈的一个案例,这些老生常谈中,注重的是寡妇的倾囊式奉献和完全的依靠。把她作为虔诚的榜样,潜移默化中,寡妇成为虔诚的标准。

耶稣在这个案例中所强调的是寡妇的两个小钱,以及与她形成对照的那些奉献之余还有更多剩余的“众人”。因此这个案例的意义,耶稣所强调寡妇虔诚的意义只有在这个对比中才有效,离开对比的任何一方,这个例子都会失去耶稣教导的本意。

如果我们把寡妇单独拎出来,强调她把自己的倾囊奉献,强调她以这种全部奉献的方式来表达虔诚,这种强调对于寡妇来说,可能不近人情。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教会有个这样的寡妇,她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需要抚养,她把她仅有的两个小钱交出来,那么教会对这两个小钱要不要收呢?收了,她的全家可能会忍饥挨饿;不收,又对不起她的虔诚。这些显然不是耶稣这段话要说的重点。耶稣说的重点是对比中,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

其实这种单纯强调寡妇的两个小钱的教导,往往把教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所以,把寡妇放回耶稣所说话的语境中,在和他人对比的情况下,耶稣想表达的是对那些财主的讽刺和批判,表达的是上帝看中的不是奉献而是心灵。所以这个案例中,耶稣的重点不是集中在“两个小钱”上,而是集中在上帝所在意的心灵上。

今天教会中,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往往把寡妇单独拎出,导致对耶稣的误解。

有的教会为了鼓励信徒多奉献,就把寡妇的两个小钱当成重点,把耶稣对寡妇评价的最后一句“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单独拎出,当成标准,鼓励大家对教会的奉献就要像这个寡妇一样,把自己所有的奉献出来。虽然不能把所有财产都奉献,但是工资收入的十分之一要足额奉献,否则就是不虔诚,要下地狱。

更有甚者,有的教会为了督促信徒足额奉献,他们月初会估算每个信徒的工资收入,然后汇总金额,如果那个月的奉献与估算相差太大,就会反复强调寡妇的案例,督促大家把没有奉献的赶紧奉献出来,并强调那些钱不是信徒自己的,而是上帝的。

这种情况,过于强调寡妇的两个小钱,把本来上帝看中的心灵,又转变成法利赛人外在的律法,从而使对上帝的信仰不是出自自己,而出自外在的恐惧和社会成本的计量,这与耶稣的教导是相违背的。

另一方面,对寡妇行为的单独强调,把寡妇列为虔诚的标准,除了催生上面教会的催债式奉献之外,还促生了个人的悲情式奉献。

既然寡妇是个虔诚的标准,得到了耶稣的赞同甚至赞扬,那么个人对寡妇的模仿就成为这种悲情式奉献的主要模式。

在把奉献款给教会之前,为了显示自己对教会的忠诚、对上帝的虔诚,一定要向教会说明自己多么辛苦多么贫穷,舍不得买这买那,但是心里还有感动,要把钱奉献给教会,这奉献的钱是自己砸锅卖铁得到的,是自己的所有。当然是不是所有,反正也没人调查。

所以奉献之前一定要按照寡妇的标准,把自己塑造成寡妇,然后告诉教会和众人,我就是寡妇,我的奉献就是那个寡妇的两个小钱。在说完这些开场白,为自己的寡妇形象造势之后, 才心安理得地把钱交给教会。

这种悲情式奉献以寡妇的两个小钱为标准、把自己塑造成寡妇,然后奉献的行为就是因为单独强调了寡妇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悲情式奉献还会带来另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奉献者在把自己塑造成寡妇的时候,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我是寡妇,我是耶稣所赞扬的奉献了两个小钱的寡妇,我做的最符合耶稣教导。这对于接受奉献的教会来说,接受的同时就处在道义的下风。其实在奉献者把自己塑造成寡妇的同时,教会就成为犹太祭司的圣殿角色了。

不论是教会催债式奉献,还是信徒把自己塑造成寡妇的悲情奉献,其实都在旧约的窠臼里,都是旧约社会格式的延续,而不是耶稣所教导的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的新信仰。

理解耶稣的话,一定要把耶稣的话放回当时的语境,既不可过度解读,也不可分裂解读,否则,我们就误解了耶稣的教导。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