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基督徒,当做用心灵“看见”神旨意的人!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10月10日 19:54 |
播放

眼睛所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也未必不存在。

人总喜欢凭眼睛看见的事情来做判断,就像看见一个人手拿带血的刀、地上躺着受伤的人,第一反应就会认为是持刀人伤了地上那人。其实也有可能是持刀人为了救人,从已经逃跑凶手那里夺过刀来。一个人、一件事往往有很多面,如果只凭借一个画面或一个瞬间就下判断,未免显得有些草率。

但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确实有让人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电子信息的强大让我们沉迷在科技之中,例如离不开的手机便是,有人甚至十几秒就要摸一次手机,不然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有人喜欢用影片和歌曲来刺激自己的神经,达到一种短暂的快乐……试问在这样的过程中,又怎能对一件事做出正确且全面的判断呢?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件事发生后,有所谓的“吃瓜群众”发出的观望和评论。

其实很多事情针对不能只凭眼见,更不能光凭耳闻,乃要安安静静谦卑在神面前,聆听神智慧的言语,看见神所要让我们看见的。

圣经中多次向我们传递出“看见”这一个词语的奇妙。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还在伊甸园的时候,圣经中用“悦人的眼目”来形容夏娃看见树上果子时的心理状态,由此开始了人的堕落之路。夏娃所看见的果子也许真悦人的眼目,但她却没看见神所说的“不可吃”的诫命。

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选择了不该选择的道路,岂不是可悲么。

圣经中所记载的扫罗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当扫罗攻打亚玛力人的时候,耶和华神借着撒母耳吩咐说:“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然而扫罗在具体行事时却“看见”这些上好的牛羊,舍不得杀尽,因此得罪了耶和华,在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最后被神弃绝。

人眼做看见的、心中所存的想法,往往会成为他行动的方向——当然这其中自然会显出来愚昧,或是智慧。

诺亚的时候“神的儿子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取来为妻”;罗得看约旦河的全平原如同耶和华的园子;犹大看见三十块钱超过耶稣的价值,当然结果也都显示出人的愚昧和可怜。

智慧之人的眼睛所看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事,乃是会定睛在神的话语上,从神去看得更大更远,就像亚伯拉罕在信心中看见的子孙、西面在肉身中看见弥撒亚、保罗上到三层天一样。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眼睛看见而得称赞,反而是因为那不凭眼见的信心成了众人的榜样。

耶稣曾经对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这等人虽然肉眼没有看见,但凭着信心早已经看见神的工作和能力。当然,能因为这样的看见而坚持到底,更显不易。

历代志下18章记载说:“......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

这段经文谈到的是犹大王约沙法在征战以前寻找先知询问的过程,其中除了米该雅之外,其余的先知都说的是吉言,只有米该雅说的是凶言。原因乃在于米该雅亲眼看见并了解事情的全貌,才有了如此的坚持。

确实,一个人能坚持自己所看见的真相并不容易,就如同米该雅一样,看见事情的真相已属不易,而能为眼睛看见的付上代价的去坚持,才更难能可贵。

当然,真正看见的人,必然会产生真实的行动。就像昔日的约瑟在神的恩典中看见了异象,就坦然地将这异象分享出来,虽然遭到了兄弟们的逼迫,但他没有因此胆怯,而是始终相信神会带领,一切交托给神。

但以理也同样如此,虽然王盖了玉玺让人不可以跪拜别神,然而但以理却依然“一天三次面向耶路撒冷祷告,与素常一样”。他知道自己会被扔在狮子坑中,但他看见的不是眼前的苦难,乃是看见了神的荣耀和丰盛的全能。

真正看见神的旨意时会去行动,我们信仰的道路上最怕的是有眼却看不见、有耳也听不到、有心感受不到。圣经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

唯有看见神让我们看见的律例和法度,我们在行动上才能达到荣神益人的目标。同样,也只有看见神在我们生命中独特的带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如何正确的度过此生。

保罗看见了,他为福音一生无悔;彼得看见了,他忘却了一生的荣辱;历代的圣徒看见了,他们的一生都因这个异象而发生改变。

而如今,我们也看见了很多,例如今生的骄傲、肉体的享受、生命的宴乐……我们看见现实的物质和享受很多,看见的从神而来的旨意越来越少,从而忽略了生命中最应该在意的事情乃是耶稣。

我们理当在基督里看见纯正生命的道,正如罗马书所言:“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生命的短暂和有限不言而喻,唯有在有限的时间中走在正确的人生路上,这才是最宝贵的“看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