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钩沉丨基督教在苏州的传播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4月15日 09:11 |
播放

李鸿章率领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之后,1863年的苏州,太平军撤离后,留下一片狼藉。由于惧怕太平军的打压,在太平军来临之前,苏州的富户和精英已经纷纷携带细软逃离苏州,逃向上海外国租界里,这也为上海后来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和人力的资源,那么留在苏州的基本是无力逃跑的平民。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苏州府有人口3412694人,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苏州人口只剩下1288145人,人口减少了60%以上。李鸿章在其给朝廷的奏章中,记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逆贼盘踞数载,城市乡镇摧残殆遍,道殣相望。间有来归故土,栖宿无所,口食无资,尚待赈恤。”李鸿章看到此景,认为归乡之人十分可怜,因此需要朝廷的赈灾物资。外国记者也做了记录和报道,其中一位记者写道“我们离开上海后,沿途经过了低洼的平原,其间河道纵横。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一直延伸到天边,沃恩的视线除了时或为不可胜数的坟墓、牌坊和成堆的废墟所阻外,可以一直望到天边的尽头。荒芜的乡间,天气虽然优美,但显得沉郁幽闷。举目四望,不见人影。”(呤唎:《天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王元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 601 页 。)

另外刚刚被清军收复的苏州,除了基本设施被破坏之外,社会治安也不容乐观,盗贼横行。

因此,太平天国之后的苏州,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传教士再次踏上苏州,是到了1870年之后,这个时候苏州基本社会稳定,秩序恢复。

第一位踏上苏州的传教士是美国监理会的蓝柏,他携刘竹松前来苏州传教。刘竹松是上海美国监理会传教士的汉语老师,于1851年受洗归主,算是监理会最早的中国信徒。他们来苏州之后,在苏州租赁殷勤山的房屋,开始了布道传教事业。殷勤山是苏州人士,房屋在苏州市封门十全街上,于1853年在上海皈依基督教。

1875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潘慎文来华,1876年便到苏州传教。次年蓝柏的儿子蓝华德抵达苏州,加入监理会传教事业。蓝华德出生在上海,后来返回美国读书,在获得医学和神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苏州和父亲一起传教。


蓝华德。(图:历史资料图片)

到1879年,美国监理会已经在苏州围绕天赐庄地区建立了四处布道所,分别在十全街石皮弄、护龙街、凤凰街、滚溪坊。护龙街也就是今天苏州的人民路,滚绣坊在今天十全街西段,靠近护龙街。布道所并不同于教堂,布道所是租赁当地房屋,经过改造之后成为的聚会所。

1881年,经过潘慎文、蓝华德等人的努力,筹得一笔钱,于是在天赐庄今十梓街处买下一块地皮,建造了一座可容纳四百人的教堂。这是苏州第一座教堂。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加,原教堂席位变得日趋紧张,为缓解信徒增加的压力,于1915年拆除原堂首堂,新建了比原来大一倍的教堂,有坐席800个。为纪念约翰卫斯理,故取名约翰堂,就是今天我们在苏州十梓街东端,苏州大学西门处所看到的苏州基督教约翰堂。

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苏州圣约翰堂(图:基督时报/胡艾茜)

诺贝尔物理奖得住李政道先生的祖父即为该堂首任华人牧师,至今在约翰堂内还有记录李牧师的碑铭。

文革之后,约翰堂被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直到2003年才正式被教会收回,开堂礼拜。

1890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韩明德以及向烈抵达苏州,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在观前街宫巷20号建立了小礼拜堂。为了缓解不断增多的信徒,后来于1921年在原址扩建了一座新堂,取名为乐群社会堂。东吴大学前身的中西书院亦在此诞生。

1892年,监理会在养育巷建立了救世堂。至此,在现今存在并一直在使用的苏州城区四座由传教士建立的教堂中,有三座是监理会创建的。

紧随美国监理会来苏州的是,美国南长老会的杜布西夫妇,后来在苏州养育巷建立一座教堂,就是今天的使徒堂。杜布西牧师当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组织除烟会,号召大家抵制鸦片。使徒堂开始建造时规模较小,后来随着信徒增多,又于1925年翻建,才成为今天的规模。使徒堂又名思杜堂,以纪念其创建者杜布西夫妇。

后来于1873年抵达苏州的该会传教士戴维斯,于1899年在苏州齐门福音医院内创建了齐溪堂。

美国南浸会的白多玛夫妇,在苏州于1883年完成教堂奉献,并于1888年建成苹花桥浸会堂。

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堂之外,在苏州自传教士常态化传教的1870年到1919年的近50年之间,苏州存在教堂和聚会所有18处之多,可见当时基督教在苏州城区所受欢迎的程度。

但是在开始基督教并不被当地人待见,把基督教视为魔教。

苏州本土的信仰是佛教和民间宗教为主,净土宗的重要会所灵岩山寺,律宗的重要寺院西园寺,还有著名的寒山寺等,大小佛教寺院不计其数,远超过教堂的数量,除此之外,自三国时期开始,道教在江南一代也是香火旺盛,因此,传教士自1870年进入苏州之后,面对的除了儒家士绅所举行的半月一次的乡约活动之外,就是本土宗教的阻力。

在1886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惠会都的夫人在给美国家人的信中写道到“感到奇怪的是,在苏州街道上,小孩看到她常常闭上眼睛。”后来知道,传教士被人误以为使用人的眼睛制约,凡服用之后,能不受控制地皈依基督教。可见当地人对基督教的偏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教士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苏州人对基督教的偏见。他们建立医院,建立学校,救死扶伤,让穷苦孩子免费入学,通过他们的努力,本地人放下对基督教的戒备,走进教堂,走进福音,由被排斥的“洋教”,转变成受欢迎的宗教。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