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约4:32)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点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约4:34)这是耶稣与门徒的对话,发生在撒玛利亚村庄。因门徒进城找食物期间,耶稣在井旁遇到一个打水的妇人,通过耶稣与妇人交谈,这个妇人相信了耶稣,这就意味着这个妇人得救了。耶稣本是饥饿困乏,却因一个灵魂的得救而得以饱足。
所以说真正能使耶稣满足的并不是食物,而是灵魂的得救。耶稣本是为此而来到世间,他本是神独生的爱子,为了拯救世间的罪人而道成肉身。耶稣此番话语说明了他是有使命的,他从天上的宝座来到世间的马槽是带着使命来的,他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作成救恩、拯救罪人。主耶稣在世三十三年半的时间,他没有享受荣华与富贵,他的出生更是卑微,生在一个木匠的家里。但他没有一刻忘记过自己的使命,从婴孩到幼年、到中年,他都没有忘记。当他十二岁与父母到圣殿守逾越节,满了节期,父母回去,他却还留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父母找了三天才在殿里找到他。当他父母问他为什么时,耶稣却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他为了这个使命受尽了讥笑、嘲讽、鞭打、屈辱、痛苦与咒诅,直到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断气的那一刻,说“成了”,救恩成了,使命成了,然而他的生命也就这样被我们众人的罪孽所夺去。三天后他从死里复活,因他不能被死所拘禁,反而是耶稣战胜了死亡以及掌死权的,就这样把我们这一生因怕死而为奴的人从魔鬼的手里释放出来。
在他复活升天之前,他又将传扬这完备救恩的使命托付了门徒(每一个信他的人)。在马太福音28:19中记载:耶稣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这是耶稣对每一位基督徒的嘱托。圣经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耶稣是撒种的人,用他的生命向世界撒下了救恩的种子。我们是收割的人,用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中收割救恩的果实,这是我们从主所领受的大使命。然而我们基督徒要深思的是,我们是否活在这使命中?是否像主耶稣一样不顾一切地献上自己呢?还是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罪恶的生活,在地上拼命地为自己兴家立业,就像那个无知的财主一样。
基督徒的生命自信主的那一刻就不再属这世界,而是属天的,我们之所以得救后还活在这世上,那是因为使命。这么大的救恩给了我们,我们总要为此做点什么,就是传扬这救恩,这是每一个基督徒在世的使命。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在魔鬼的圈圈里生根建造,享荣华富贵,神将永远的生命给我们,也不是让我们只顾吃吃喝喝。地上物质的追求不是基督徒的作为,因为在那更美的家乡里一无所缺,我们唯一要追求的就是灵魂得救。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千千万万,基督徒在浩瀚的宗教海洋里占总比不算大,在世界全人类中更是冰山一角。除了基督徒,全世界还有几十亿人是没有信主的,我们的任务很艰巨,时间却不多,所以基督徒要争分夺秒抢救灵魂,要有战斗的心志与魔鬼较量,要把世界当作战场一样。我们的国家现在没有那么反对基督教,而且近些年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也很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传福音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奏效与持久的还是基督徒的生活。基督徒对生活的态度、方式,对家人、邻居、朋友,甚至对社会、国家都本着圣经去活的话,这对世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对于基督徒来说也是很大的改变。光与盐就是基督徒生命最好的表彰。耶稣说我们要作光作盐,就是用生命的本质影响别人。“使命”不是口号,是行动;不是索取,是舍弃。纵然基督徒的生命与世人格格不入,但我们对待生命是尊重的、是爱惜的,对待社会是真诚的,没有诡诈与欺骗。纵然基督徒的生命与世人步调不同,但是我们对生活是热爱的,不是糜烂的,是享受生活不是放纵生活,我们的意志是坚决的,我们的思想积极的。
纵然基督徒的道路是窄的,但我们的心是宽的,这条路上会有很多人为我们设下拦阻与埋伏,我们都不会退缩,会有人在路旁对我们指手画脚、冷嘲热讽,我们都不会在意。
圣经中说,咒诅我们的要为他们祝福,我们要把碳火堆在敌人的头上,不是烧死他们,而是感化他们,这碳火是爱。这就是基督徒的生命。圣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神对我们的爱,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看见圣经、知道圣经、读圣经,并照着话语去遵行,这个世界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基督,那么就会改变世界,这个世界就不再是黑色的,而是五彩缤纷的,不再黑暗而是光明,每一天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面临意外的死亡与伤害,分离与抛弃,因为神就是爱。
很多人对基督教误解与排斥甚至是憎恨与抵挡,那是因为他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更是魔鬼的蒙蔽与欺骗,如果你愿意走进教会拿起圣经接受耶稣,你会得到很多你绞尽脑汁都得不到的人生答案。所以这一切的任务都是基督徒的,要揭露魔鬼的谎言,拯救灵魂。我们无论是用怎样的方式,是布道或传道也好,是教堂或节期也好,是生活或网络也好,是口传或文字也好,总之目的是要得着一些人,这就是基督徒的使命。我们是基督的精兵,完成主人的差遣是天职。放眼望去,庄稼已经熟了,起来收割吧,积蓄五谷到永生,使撒种的与收割的一同欢喜。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