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生命堂督导与培训牧师苏立忠牧师做了三场“再突破,直奔高峰”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本文为其中的第二场讲座“第二讲:家庭关系的突破,再攀高峰”的部分内容整理。
引言
在今天这个时代中,魔鬼正尽全力破坏服事上帝的人们的家庭,而最容易搞垮教会的方式可以说就是搞垮牧师的家庭了。作为服事者,一旦我们的家庭关系瓦解,那我们服事的动力和能力也将消失。正如一个不具福音生命的人,所传的福音是空洞和苍白的一样。
跟很多人所想象的不同,按照很多观察和统计,在服事者这个群体当中夫妻恩爱关系的比例并不高,全家一起事奉上帝的也不多,甚至夫妻对立、儿女远离上帝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必须痛定思痛、重温福音,不断寻求突破和更新。
在本次讲座当中,我们将会尝试以清教徒将家庭说成是“小教会”的作法来探讨。
一、谁是清教徒?
清教徒是一批在16-17世纪受改革宗信仰影响的英国基督徒。他们希望进一步改革英国国教(圣公会),追求更纯正的信仰和敬虔的生活方式。清教徒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信仰体系,他们认为圣公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虽然是基督教新教,但是圣公会跟天主教一样他们还是有很多的“圣像”,因此清教徒认为圣公会的宗教改革进行得不够彻底,不够敬虔。
由于受到严重的宗教逼害,很多清教徒离开了英国,前往荷兰或美洲殖民地如新英格兰等地,有些则乘“五月花号”轮船前往美国,在崭新的环境中建立自己的信仰群体生活。在他们的信仰实践中,家庭是信仰的核心。这是由于清教徒受到当时英国政府的压迫,无法在官方认可的教堂自由敬拜,因此只能在家庭或其它秘密的地方聚会。这些家庭的聚会模式与初斯教会类似,因此他们也被视为“小教会”。
二、家庭是“小教会”的信仰实践
第一,父母具有牧者的身份与榜样,主领家庭敬拜,教导圣经,培养家庭成员对信仰的兴趣与理解。
所以在带领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家庭成员积极、主动提问,而不是僵化的、教条的信仰传承。在信仰与道德生活上,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同时家长也应当鼓励家人跟随圣经原则生活。若有人有偏差,则加以劝导并带领悔改。
此外,家庭也应当非常重视信仰与道德上的纪律。在信仰操练上,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努力做好定时读经、祷告和认罪悔改等。并且实行纪律处分,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地落实圣经教导的道德原则。
作为新教改革宗,清教徒非常重视纪律处分,这一点和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加尔文有着很大的关系。原来,加尔文本身就是律师出身,他在纪律处分方面执行得非常严格,如果有教会信徒触犯了教会纪律,加尔文动辄对其罚款警告。有人因此非常讨厌他,给自己养的狗取名为“加尔文”。加尔文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对其进行了罚款处理。
第二,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教会生活。
全家人应当一起参加主日崇拜,不允许任何一个家庭成员个人懈怠信仰。作为家长,需要关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信仰认知,让还未受洗的家庭成员在适当年龄受洗、领圣餐。
在 2011年,美国有人做了一项为期5年的调查:在5个青少年中,有3个青少年在15岁后选择离开了教会。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惨剧,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和忘记上帝赐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恩典期。恩典期,即孩子从一岁起到八岁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当中的孩子,某个层面来说就好像是一块空的海绵一样,放进去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可是一旦真正接受了,他们就极有可能终生持守。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抓住这段短暂但却十分重要的的时期。这段时间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再挽回了。家长就算赚取了全世界,可是去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益处呢?在恩典期里面努力地抓住孩子,这种花费和投资是非常值得的,会给我们打来极大的祝福。
犹太人在孩子出生时,他们把孩子看作材料,至于这份材料塑造成什么样子则是父母的职责。父母需要像管家与园丁般的殷勤呵护他们。按照圣经的宣称,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所赐的,父母的身份则是照顾他们的管家和园丁。管家的责任就是按主人的心意忠心地引导他们,而不是按自己的价值取向或世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作为父母,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在这里,“警戒”这个词的原文是智慧、温柔地将上帝的话置入孩子的思维与心灵中,让他们一生受益,到老都不偏离上帝的话。
请问,作为基督管家的我们将什么放进了孩子的生命里呢?有没有把上帝种在他们的心里?更重要的是,作为忠心的管家,我们要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成为良善、有见识、有爱心、敬畏上帝的耶稣的门徒。
第三,夫妻恩爱的关系是孩子信仰的基石。
创世记先论述了夫妻关系,这个方面和以弗所书先论述夫妻关系、后论述父母与子女关是一致的。夫妻恩爱关系才能发展出很好的亲子关系。夫妻恩爱的关系是子女能够信仰的基石。
苏立忠牧师以他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结婚之后组建的新家庭举例说明夫妻恩爱的关系究竟多么重要。他说在他的原生家庭当中,他的父母之间的关系是那种很“老式”的,爸爸从来不会对妈妈说“我爱你”。作为孩子,在这种不太健康的夫妻关系当中无形中就受到了影响,以至于他后来长大和妻子结婚以后,不太能够和妻子建立很好的关系。从大男子主义到平等这个过程当中,他和妻子之间经历了很多的摩擦和冲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此,子女未来的婚姻是否美满幸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
夫妻关系是一种盟约(covenant),而不是仅仅基于彼比的感情需要或利益的合同(contract)。盟约是无条件的委身,即使对方软弱或失败,仍然坚持承诺。很多人都轻看了婚礼中的夫妻誓言这个部分,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过场。可是其实这是夫妻之间非常庄重的一个盟约,努力遵守盟约,这是夫妻双方的庄重承诺。
基督与教会关系是夫妻关系的典范。丈夫爱妻子,如同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个并不是强势的父权主义。妻子要顺丈夫,如同教会顺服基督一样,而非随着时代的女权主义肆意而行。夫妻彼此相爱和顺服,就是尊重和接纳对方。不是强求对方按个人的要求改变,那是自私的,是爱自己的表观。接纳、欣赏与尊重是使对方愿意与你一生相厮守的动力,没有人会不喜欢与欣赏你的人在一起的。
夫妻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一定不能想着去改变对方,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不再想要去改变对方,这就是家庭关系中一个人的成熟之处。
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已经结婚六十年了,记者前去采访他们。记者问妻子“丈夫有什么优缺点?”,妻子说:我丈夫的缺点实在太多了,简直如同天上的星星那般众多。而优点呢?只有一个。记者非常好奇——这样的话这段持续了六十年之久的婚姻是怎么走过来的?妻子回答: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星星”就看不见了。
第四,清教徒强调婚姻的使命和目的是荣耀上帝,并非单纯为生儿育女或性生活的享受。所以,清教徒非常重视婚姻的圣洁、忠贞和不可分离性。
苏立忠牧师略带调侃地说,在今天这个时代作牧师,如果这位牧师没有受到过情欲的诱惑,那不好意思,“我认为你还不是真正的牧师”。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牧师做得很好 话,很容易就会吸引一些异性。
那么,要如何避点陷入情欲的诱惑呢?
首先需要我们的自律与节制,立志过圣洁、敬虔的生活。为保持思想的纯洁,我们需要刻意远离会引人进入试探的媒介与环境。比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避免与异性单独相处,不与异性单独吃饭,不给自己和对方任何犯错的可能和机会。不然的话,就算你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也有可能对方会咬你,坚称你们发生了一些事情。而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其次,夫妻恩爱关系是抵挡诱惑的最佳途径。整体关系的脉络中看彼此。怎样才能避免对异性动性的念头呢?看见他/她就联想起他/她的妻子/丈夫、儿女、父母,因为如果得罪了他/她,同时就得罪了与他/她有关的人。这样的行为不仅弄污了我们自己,也弄污了我们的妻子/丈夫、儿女、父母。想要避免陷入情欲的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夫妻关系建立得好、建立的稳固。
我们不可远离教会,而是应当积极主动地过好团契生活。在自然界中,很多野兽所猎取的对象,往往都是那些落单、不在群体中的。同样的道理放在人类的身上也是成立的,撒旦所寻找的往往就是那些远离团契生活的、落单的基督徒。团契生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彼此劝勉与守护。所以,我们不要落单,不要远离团契生活,让自己在团契生活中得到保护。
最后,我们也必须要清楚地知道犯罪的结果一定是非常悲惨的。一位因为淫乱而被迫辞去基督教机构领柚说了这样的一席话:如果我早知道我的家人和我的主必须为我所做的那件事付上什么样的代价,我相信我绝对、绝对不会去做。真得希望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这位领袖确实悔改了,然而却也已经太晚了——妻子选择和他离婚,他的孩子也因着他的缘故而放弃了信仰。
总结
建立温馨、荣耀上帝的家庭,是当代教会领袖的挑战,也是藉此见证上帝的机会。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