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微信

艺术批评家查常平:中国当代艺术要在历史意识中生根 处理好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作者: 石伊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1月12日 09:30 |

2024年10月19日,《第八届新物种:羽化现场》跨媒介当代艺术邀请展,于时代美术馆·成都馆正式开幕并举行研讨会。在研讨会上,9位嘉宾就本届艺术展及技术的发展是否会形成“新物种”等话题进行了跨界交流,受邀请嘉宾的研究领域涉及艺术、文学、媒体、哲学、宗教等方面。

其中一位嘉宾是查常平教授,他是艺术批评家、圣经学者,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基督教研究中心教授, 学术方向为艺术评论、圣经研究、世界图景逻辑理论,能够使用英语、日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发表《主祷文的翻译与神学》《人文批评的逻辑前设——世界图景逻辑批评的基础》《什么是逻辑历史学》等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艺术、宗教、美学之比较》、《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等多本专著。

查常平教授作为本届艺术展的受邀嘉宾,在第一轮针对“新物种”展览作为现象级展览发表看法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谈到自己很认同此次策展人、学者魏言的发言。他说:“我很认同魏言老师讲的中国当代艺术是‘草皮’这个观点。不仅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的当代社会在中国的传统思维里面都是一个‘草皮’。”

他提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美好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而去,但是艺术在这样一个时代要去做什么呢?”
d5jtlvvopqnkqiq5af.png
研讨会现场,查常平教授发言。(图:石伊泉)

透过展览中三种不同层次的作品,提醒中国当代艺术要在历史意识中生根

在认真观展后,查教授将本届参展作品总结为三类。

第一类,希望将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草皮”植入到历史中的作品,这类作品关心文明史。他说:“如果中国当代艺术不在一个文明史的角度去生根发芽,那就是无根无芽的。”

第二类,在社会史的角度上创作的作品。比如“脸谱”系列作品。它们通过报纸或者网络媒介,用媒介寓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表达了社会现实中住在洞穴的人被媒介打开,有了我们从自我进入他者的一个通道。

第三类,在个人成长史层面的作品。他说:“这些作品反映了自我的历史,是个人生命成长的展示,就像有一位作者的版画作品。”

他继续分享到:“我特别想说的是,艺术的发展一定和与我们个人的生命成长相关。但我建议做艺术作品时尽量避免看图说话,或者说依图说话。我们是想通过图说话,但绝对不是依图说话。思考每件作品,我们使用这个图像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相信天才的艺术家都是需要做研究的。希望当代艺术可以深入到这种自我历史意识、社会历史意识、空间历史意识里面。”

“因为当代艺术必须要在历史意识里面生根,否则它就没有根。展览的一件作品是对达芬奇创作过程动态的理解,这就是一种艺术或者文化史。这种文化史我们需要很深入地去了解它。比如说几百年前的达芬奇,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我们文化的异同,这种异同里面有什么样的同质性值得我们继承,什么样的异质性值得我们抛弃。这是每个艺术家需要去深入去思考的。”

“总结一点,当代艺术必须要陈述历史,但这个历史植根到我们每个艺术家生命里面,只有当在做梦的时候,还想创作那件作品的时候,才可能创作一件优秀的作品。”

技术只是寄生物,而人类要成为主人

在第二轮关于“技术的兴起,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物种?”的讨论中,查教授直截了当地说:“技术绝对不是一种新物种,如果技术成为新物种,那就会导致很致命的问题。”

他提到:“一位学者在12-16岁孩子中做了一个研究。发现每天玩4个小时手机和每天玩40分钟手机的孩子,在四年后他们的智力水平完全不一样。玩4个小时手机的人很可能被玩40分钟的人所统治。我们今天的确被技术所控制,我们大部分时间放在手机里,看那些废弃的‘垃圾食品’,这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奴隶化的一个过程。”

查教授进一步谈到:“技术为什么统治了我们?变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呢?因为我们主观的否定性力量被否定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不植根于成长的历史、现实生活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那他的根太浅,就不能否定那种强大的技术对人的控制。”

“那人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只有逆向而行。艺术在这一点上正好就是力量,当所有人欢呼的时候,艺术要拒绝鼓掌;如果在所有人都欢呼时,艺术跟着鼓掌,这叫什么艺术呢?叫‘鼓掌艺术’,这在人类历史上太多了。但是我们看艺术史,这些东西就自然被淘汰了。”

“所以,技术不是一种‘新物种’,技术永远都只是一种寄生物。关键取决于我们人的态度。如果我们人把自己变成一个寄生物,那技术就会控制人,如果我们看技术是寄生物,我们人类就可以主观地去控制它。在这一点上,我个人的体会是:每天少看智能手机,尤其是那些垃圾信息,你就会变成主体,成为你的主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