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要习惯在黑暗中前行

作者: 蒙允转载 大维的麦子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4年05月17日 08:37 |
播放

宇宙的起初,是一片空虚混沌,黑暗笼罩着深渊。

造物主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可见,光不只是人类需要的,更是整个宇宙的能量。

俞敏洪和张朝阳在“星空下的对谈”中讨论了一个话题。

张朝阳说,当一个人进入低谷时,想翻身是很难的。

但是俞敏洪老师不这么认为。

他说:我和张朝阳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已经习惯了在黑暗中前行,对我来说,生活的常态就是失败,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这句话几乎一瞬间击穿了我。

纵观俞敏洪老师的创业史,他每一次事业的跳跃,都是在苦难中前行。

被北大退学,才创办了新东方。面临双减关停学校,才开启了直播带货。

所以他的书名,都是:《我曾行走在崩溃的边缘》《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因为他知道,人生的主旋律是苦难,创业的路上也只有3天顺境,人总是行走在黑暗中找寻微弱的亮光。

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都在缩减成本,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公司也不想这样,因为生意越来越难做,庞大的中产阶级守着自己的工位和工资卡,深怕有一天意外会先于好运降临。

所以公司的业绩跟过往相比,不只是腰斩,降幅超过了60%。

再看看个体,以前都说互联网给了每个人机会。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刘强东的AI数字人直播,雷军的首秀直播,冯仑等企业大佬的私董会,明星们的下场带货。

这些曾经悬挂在天空中的闪耀明星,也开始跟普通人抢钱了,关键那还是普通人的买菜钱。

而我也常常在苦思冥想,自己的机会在哪里,未来的方向去何处。

我也不再年轻,到底是该多多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还是苦练自己的专业能力。

所有这一切困惑,我都找不到答案。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弃眼前任何一个机会。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里寻找光。

也就是为何被俞敏洪老师的一番话共情的原因。

但俞敏洪老师有一点是自我谦虚了。

那就是他早已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照亮了很多人的黑暗。

要知道,把自己活成光,是对自己有损对他人有益的一件事。

就像蜡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照亮周遭的黑暗。

这需要一颗爱人如己的心。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有敢于和黑暗同行的勇气。

黑暗往往意味着绝望,充满了不安,如果可以,人都会选择待在有光的地方。

但是俞敏洪老师却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接纳了黑暗,并选择在黑暗中同行。

这种关系,像是从对抗变成了伙伴。

当我们面对恐惧的时候,恐惧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这种心理层面的转变,也就是我最近苦苦追寻的方向。

我一直想要摆脱黑暗与迷茫,想要进入那充满光的地方。

可是突然发现,自己越想抓住什么,越容易从手中溜走。

面对大环境,面对自己的不足,面对越来越少的机会,我能做的事寥寥无几。

这种感觉,有种被黑暗吞噬了的无力感。

不过好在,我选择了接纳,选择接受平庸的自己。

唯一不变的是,我会继续行走,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前不久看到一个创业故事,年轻的创业者一直在融资,希望能获得投资后把生意做大,可是即便见了几十个投资人,没有一个选择他。

直到有一天,他想明白了,自己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行业的头部品牌,别人的规模和根基已经非常扎实了,那么自己能否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这不代表放弃,而是想想自己能否先让自己的企业活下来,先赚100万。

有时候,当人们敢于接纳失败,敢于面对灭亡时,向死而生反倒是生命的转机。

没过两年,这个创业者把营业额干到了2个亿。

万物都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苦难,这也说明,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黑暗中。

但是与其想自己如何翻身,不如选择与黑暗同行。

要么让自己具备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光照进来的地方。

要么就去燃烧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照亮周遭的黑暗。

愿我们都有敢于面对黑暗的勇气,也有愿意成为发光体的爱的力量。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MarcoRoosink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