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微信
简介
蒙允转载

本平台蒙允转载一些其他媒体、自媒体平台。感谢、感恩!

蒙允转载—作者文章

  • 人与人之间彼此失望,这是人间常态

    就算别人让我们失望又如何呢?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的表现一定要让我们满意。我们不是他们生命的主。不管我们对他们抱着怎样自认良好的期望,他们生命的目的不是为了来凡事满足我们。他们没有义务来凡事迎合和取悦我们。
  • 姜原来发悼文纪念艺术家岛子 赞其画作《忧伤的基督》深远意义

    就这样,通过岛子老师这幅杰出作品的一百幅复制件,第一批中国新教教会突破历史偏见、在信仰生活中正式接纳了圣像画。不知道世界其它地方新教教会这方面的现状如何,至少在中国这是第一次,堪称中国新教教会在当代经历的一个历史事件!
  • 世界名画欣赏:酵母的象征意义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画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其它两位是亨特和布朗。其油画《基督在自己父母家中》(1850)中体现了该派精神,以画风细腻著称。
  • 是“独善其身”,还是“彼此洗脚”?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属灵生命成长的速成果。我们需要在恒久忍耐中去彼此服事、彼此造就。我们需要一起去学习那不求自己益处而求别人益处的功课——舍己服事他人。
  • 如何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不友善?

    谦卑使我们轻看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深信:别人对我们说出的话,无论是褒奖或者贬低,都不能代表真实的我们。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也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我们。只有我们对别人说的话,我们对别人做的事,才能代表真实的我们。
  • 我们为什么会急躁、易怒和灰心?

    我们越想要依靠自己去改变别人,就越容易成为一个急躁而易怒的人,也越容易成为一个灰心的人。因为,事实上不管我们有怎样自认良好的动机,有怎样自认无私的、为了别人好的期待,我们总是改变不了别人。正如同我们改变不了自己。
  • 为什么精神病人不愿意住院?

    精神病人在急性发作期间,往往可能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和生活能力,出现妄想,幻觉等各种症状。如果不得到专业治疗,病情可能会不断加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住院治疗可能是最佳的方案。
  • 钩沉|纪念戴德生续弦安息一百二十一周年:福珍妮

    小引:内地会在中国教会中“如雷贯耳”,其创建者的戴德生也“耳熟能详”,常言道:“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今特撰文纪念戴德生的妻子福珍妮安息一百二十一周年。
  • 两个人的“自我”彼此争战,必是两败俱伤

    我们之所以受伤,是因为我们里面扭曲的欲望——我们不仅要做自己的王,还想要做别人的王。一旦遭遇别人的反抗,我们就怒不可遏,就痛不可支。这种忿怒与痛苦,不是别人有罪的记号,而是我们自己有罪的记号。
  • 世界名画欣赏:以服务为生命冠冕

    “西庇太二子母亲的要求”故事,通过门徒请求与耶稣回应,揭示信仰核心真理:真正伟大在于服务深度,真正成功在于舍己爱心。耶稣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信仰道路,鼓励我们以谦卑与服务为生命的冠冕,在耶稣的教诲中活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