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相信上帝的人仍然有要尽的现实义务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2月28日 14:02 |
播放

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那就是人类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会想象,会“做梦”,假如怎样的话那就好了……比如:假如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的话,那就好了。

人生生而多艰,对几乎任何人都是如此。虽然我们是基督徒,我们有着上帝的引导和同在,但是并不意味着基督徒的生活就会“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不需要经历任何艰难和挫折。因此,现实常常会让我们灰心,让我们失望,让我们失去继续爱和服事的信心与勇气。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拿着一些话语来安慰自己,比如:假如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话,那就好了。假如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话,那么我就不会那么艰难了;假如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话,那么结果就不会如此令人不满了……现实充满了艰难,适当的安慰一下自己,这样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我们特别小心和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此而陷入宿命论当中,头脑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身体却失去了现实中奔跑的热情。

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主祷文中的这句话?这句话完全不是让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听天由命就好了的意思,而是祈求上帝的完美计划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地成就,正如在天上一样,在地如同在天。

那么,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我们必须建立对上帝主权的全然信赖,然后,我们也必须在上帝全然主权的基础上尽上人所当尽的义务。

1,对上帝主权的全然信赖

相信上帝,这是基督徒所有一切选择的基础。我们必须相信上帝并且是全然地相信,不论环境如何,上帝的旨意必定会成全。上帝说有,那么就有;上帝命立,那么就立。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与否,主权只在上帝自己的手中。我们所应当做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全然地相信上帝的主权。

2,尽上人所当尽的义务,让上帝的旨意完全成就

一件事情的成就与否,主权只在上帝自己的手中。这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老老实实什么都不用做,呆在旁边当看客,看着上帝祂老人家成就这个事情就好了。

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就与否只看上帝的话,如果一个人的得救与否只看上帝的话,那我们就无法解释许多的事情,比如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相信上帝呢?有人认为上帝之所以还没有拣选和拯救一个人,是因为上帝预定了这个人注定不会被上帝拣选和拯救,而上帝之所以拣选和拯救了一个人,是因为上帝预定了这个人注定会被上帝拣选和拯救。通过这样的逻辑确实可以从理性上解释许多的事情,然而这样的逻辑的基础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上帝的心意并不是让一些人得到拣选和拯救,让另外一些人得到舍弃和灭亡。使徒彼得说,“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上帝的心意是让所有人都悔改,让所有人都得到拣选和拯救,一个人都不能少。

因此,为了让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完全成就,我们需要且必须尽上我们所当尽的义务。这样做并不是说我们要干涉上帝的主权,反而恰好说明了我们对上帝主权的全然信赖。在圣书当中,我们可以找到之所以如此做的明确依据。

当加略人犹大背叛了主以后,带着许多兵丁来抓耶稣,门徒们因为爱主的缘故,不愿意耶稣被抓因而有人拿出刀来反抗。可是在这样的时候,耶稣却制止了这样的行为,而是选择了服从。耶稣对门徒们说,“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在这里,为了让上帝的旨意完全成就,耶稣选择了“什么都不做”,但是这个“什么都不做”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用做,而是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决心放弃反抗,甘愿牺牲自己来成就上帝的旨意。“什么都不做”,恰恰是耶稣带着向上帝很大的信心所做的。

同样,为了应验圣书上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说“我渴了”。兵丁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耶稣的口边,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给了上帝。

圣书早已经预言了基督会口渴,所以现在耶稣主动说“我渴了”,否则别人不知道。因此耶稣必须要主动说出来,如此才能够让预言成就,而预言的成就就是上帝旨意的成就。

如果说在犹大带领兵丁抓捕耶稣的时候,耶稣默默的选择了服从是“不为而为”的话,那么现在耶稣主动说祂口渴了就是特意而为。无论是“不为而为”,还是特意而为,总之都是为了让上帝的旨意完全成就。

耶稣如此,我们亦是如此。尽上我们所当尽的义务,让上帝的旨意在这个地上完全成就,这就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的真实含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