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天才少女谷爱凌所受的教育 原来教育也可以不鸡娃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2月10日 12:07 |
播放

一跳成名天下知的谷爱凌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金牌。谷爱凌在第三轮的跳跃中完成了1620高难度跳跃,获得94.5分的高分。

这是谷爱凌首次尝试1620这一高难度动作,也是全世界第二名成功完成1620的女子滑雪运动员,而第一名,正是她的决赛对手、最后屈居亚军的法国名将泰斯-勒德在本次决赛中完成的,仅仅比谷爱凌提前了二十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仅仅只是谷爱凌的“副业”,U型场、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这两项才是谷爱凌的主业。但就是这么“不务正业”的谷爱凌,却给中国带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的金牌。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今年仅仅18岁的谷爱凌,居然还是著名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学生。2020年9月,忙于运动训练的谷爱凌选择了提前参加SAT(美国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最终,谷爱凌以1580分(满分1600分)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不是艺术生,也不是体育生,谷爱凌就和普通人一样,完全没有走任何捷径,硬生生地考上了斯坦福大学。为了备战本届北京冬奥会,她选择延期一年入学,将于2022年秋季正式入读斯坦福大学。

这完全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人都会很纳闷且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谷爱凌所受的教育 原来教育也可以不鸡娃

如果说取得冬奥冠军看的是身体天赋和身体素质的话,“人家就是天赋异禀,我们羡慕不来”,那么能够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上斯坦福大学,这里面就有很多可以探究的东西了。

或许会有人说,谷爱凌的原生家庭(父亲哈佛毕业,母亲谷燕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她的个人天赋,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她就是集万千幸运和顶配于一身的女孩,无法被复制。

但在笔者看来,谷爱凌真的有一位很好的母亲。这个“好”并不是指学历和能力或者财富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真的很有智慧,真正的智慧。以至于13岁的时候谷爱凌发自内心地说:“我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小孩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但是我真的觉得我的妈妈才是最好的妈妈......这样说可能对不起别的妈妈,但我的妈妈真的比你好。”

谷爱凌的母亲是一名滑雪教练,因此谷爱凌在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滑雪了,确切的说只有三岁。每个周末、节假日和雪季,谷妈妈每周带着幼年的谷爱凌从旧金山的家开车前往滑雪场,来回需要8个小时,就这样坚持了十年。

也许到这里为止,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位非常“鸡娃”的母亲,毕竟每周都花一天的时间就为了陪孩子去练习滑雪,这毅力实在是少有人及。但是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谷妈妈不但不鸡娃,反而非常的淡定和柔和。虽然自己是滑雪教练,但是却并没有强制谷爱凌必须选择滑雪。除了滑雪以外,钢琴、芭蕾、足球、越野跑、骑马、击剑、排球、篮球、攀岩,这些谷爱凌全都接触过。最终谷爱凌自由地决定——未来选择滑雪,选择滑雪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是滑雪教练,而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一直热爱滑雪。“很幸运,我小的时候接触了到不同的东西,最后选择了最喜欢的自由式滑雪。”谷爱凌如此表示。在谷爱凌受伤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失误的时候、焦虑不安的时候……谷妈妈一直在安慰自己的女儿,给她输送源源不断的无条件的爱和勇气。因为很充分地给与了,所以谷爱凌逐渐健康地成长起来了,充满了阳光、自信和朝气。滑雪这项事业中始终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受伤更是在所难免,上天并没有对谷爱凌网开一面,因此谷爱凌也曾经摔断过锁骨和手臂。但是无论怎样的经历,并没有改变谷爱凌的性格,谷爱凌依然阳光、自信而充满朝气。

有一次谷妈妈在被采访其有什么教育理念时,她只回答了两点:第一:要睡饱,小时候睡够15小时,现在也要睡10个小时。第二:少点表扬孩子的聪明,而是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比起学习和训练,谷妈妈更加在意的孩子睡觉的问题,她认为,让孩子睡足很重要,睡不够的话哪有精力玩和学习?

谷妈妈为谷爱凌做的多吗?好像并不太多。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谷妈妈都参与的不算太多。以至于有一次谷爱凌参加比赛,谷妈妈就在一边不停地念叨:“咱们重在参与,你也别翻跟头了,顺着坡边上溜下去就算了。”谷妈妈为谷爱凌做的多吗?也可以说相当的多。一边让谷爱凌尽可能的广泛接触各样的事物,一边努力地守护好她,让她不至于失却了信心和勇气。

笔者认为,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努力学习的,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陪伴孩子,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陪伴”,学会让孩子自己来做选择,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