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从意大利神父“疫情下的服侍”看牧者的教会观和服侍观

作者: 严以勒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4月01日 08:54 |
播放

一、几乎要沦陷的意大利

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好转的同时,在海外欧美地区疫情却严重地蔓延起来。目前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非欧洲的意大利莫属,在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恶化,甚至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根据意大利公布的最新疫情消息,截至当地时间3月29日18时,意大利24小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17例,累计确诊97689例,死亡已经破万,达到了10779例。现有73880例确诊病例中,重症3906例,居家隔离42588例。

拥有六千万人口的意大利虽然也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序列,但和其它发达国家不在一个档次。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整个意大利措手不及,几乎要彻底沦陷了,现有医疗资源几近枯竭。

从以上数据可以算出,日前意大利平均有617人就有1人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意大利目前新冠病死率已经升至11.03%,是感染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从意大利传来的有关视频显示,教堂里堆满了棺材,因为火化的地方已经无法承担这么多死去的人。

二、选择逆行的神父们

整个意大利动员起来抗击疫情,医护人员自然首当其冲要进入战场,但在意大利还有一个选择“逆行”的特殊群体,这就是意大利教会的牧者们。由于意大利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大国,这些牧者们有一个正式的称呼:“神父”。

据CNA等外媒报道,目前在意大利已有60多位神父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这一数字超过了牺牲医生的数量。近日意大利主教团所管辖的报纸Avvenire公布了51名在感染COVID-19(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称)后去世的教区神父名单,并指出意大利的修会团体也报告了9例与新冠状病毒相关的死亡,合计共有61位。

在这些去世的神父里,大多数年龄都超过了70岁,而最年轻的一位神父是保罗·卡米纳蒂神父(PaoloCamminati),已于3月21日在医院去世,享年53岁。这些神父大多数是在去医院探访生病的教友或为弥留之际的教友做临终关怀时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可以说他们也是以身殉职的。

意大利爆发疫情以来短短一段时间有多达五六十位神父去世,也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国内自媒体平台上,有关意大利疫情蔓延神父入院安慰病人感染离世的消息也引起很多讨论,比如有些网友讨论此举“是悲哀还是荣耀”?从目前的信息看,虽然有个别网友认为那是“送死”,但多数网友对这些舍生忘死的神父们的善举以及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是表示敬意的。

尤其是意大利有一位72岁老神父的生死抉择更是令人感动至深!此事有BBC等国际大媒体做了报道,国内的一些媒体也纷纷做了转载。据环球网引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24日报道,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神父、72岁的贝拉德利(Berardelli)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却将教区居民为其准备的呼吸机让给了一位更年轻的患者,最终不幸病逝。

在老神父离世后,备受感动的当地民众虽受隔离规定限制无法为其举行葬礼,但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在自家阳台上鼓掌为老神父送行。(不过,后来有天主教的中文自媒体指出报道有不准确的地方,但这位老神父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三、神父们的善举该不该被赞扬

由于神父属于天主教体系,在国内教会,由于受到基要派的影响,有些基督徒对神父的义举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认为神父的舍己和和尚没啥两样,能不能上天堂还是个问题。

有些新教基督徒对天主教的认知还停留在宗教改革时代,压根就没有听过梵二会议(此会议推动了天主教的转型)。其实,严谨的神学家是不会轻易给天主教贴上“异端”标签的。虽然天主教里某些教义有问题,但毕竟在宏观层面是认信使徒信经和古代大公教会所通过的四大信经的,新教和天主教是有共同认信基础的。

所以,对于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在疫情期间的所作所为以及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们应该给予公允的看待,并且从中有所思考属灵功课。

意大利是传统的天主教大国,多数国民信奉天主教,从教会观点看他们又是教友。当意大利突然爆发大规模疫情,很多教友被感染而住院隔离治疗,无论从肉体到精神上都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到的巨大的伤痛。

3月22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教宗方济各就对此指出过,许多新冠肺炎患者孤独离世,无法与他们的挚爱道别,而与此同时,许多家属也无法陪伴挚爱走人生最后一程。

意大利一名主教詹尼·安布罗休也说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尝试,我们感到沮丧,我们非常痛苦。”“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黑暗,希望上帝永不会抛弃我们,我们将克服所有苦难来战胜病魔。”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教会牧者的神父们出动了,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前往医院探访和关怀信徒。

他们不是医护人员,没有谁强制他们冲到最前线。但他们有一个身份,他们是教会的牧者,受托照管神的羊群,乃是他们的天职。所以,他们要深入到最前线,继续做他们的牧养工作。他们并没有把服侍的禾场局限在教会里,哪里有主的羊群,那里就是他们应该服侍的禾场!

他们当然知道那里很危险,随时很可能面临死亡,但依然坦然无惧,选择逆行。于是,我们看到,这些神父们像往常一样,甘心乐意地起身前往布满死亡恐惧的医院,探望生病的教友,扶持软弱的,安慰痛苦的,给弥留的送去临终关怀。

在使命和生命之间,他们选择使命至上,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然,从信仰的角度看,在他们心里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拥有永生的确据,肉体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与主永远同在了。并且,死亡的权势已被死里复活的主废掉了,在主里睡了的人还有复活的盼望!

所以,在染上病患的信徒最需要的时候,神父们去表达关怀,给痛苦中的人们带去安慰、祝福和盼望,或陪伴他们走完在地上的最后一程,正是牧者的职责所在。

且不说这里也有天主教七大圣事之一的终傅礼的因素【这是专为生病的或临终的信徒所举办的一项圣礼,天主教教理指出:“神父为病人祈祷和傅油时,是整个教会将病人托付给曾受苦,并受享光荣的主基督,求祂抚慰、救助病人。而且他更劝导病人藉着甘愿参与基督的苦难和死亡,也献出一分力量,为使天主子民受益。”圣经根据来自雅5:14-15:“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单单从人道主义的教导来看,这些舍生忘死的神父们所做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使处于痛苦中的临终病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痛苦也得以释怀,能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从信仰的角度说,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以盼望和喜乐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最终得以安详地安息在上主怀里。

神父们所做的不仅是牧灵的工作,也有份于“救死扶伤”的工作,一个生病的感染者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也有助于康复治疗。所以,我们要说,这些神父们是在效法耶稣的脚踪践行耶稣的教导,也活出了美好的见证,令人感动,在天上也有公义的冠冕为他们存留!

四、教会牧者应该有关怀社会的视野和负担

在古代罗马教会时期,瘟疫经常爆发,牧者和基督徒舍生忘死地积极参与救援工作,以这种令人惊讶的美好的见证赢得了更多了灵魂归信基督教。

比如,古代史学家犹斯比就记录了狄尼修对主后二百六十三年亚历山大瘟疫期间一段感人的描述:

“一场瘟疫随战争而来……我们大多数的弟兄表现了极度的仁爱。他们互相鼓励,勇敢无惧地探望病者,照顾、服侍他们。他们甘心染上邻舍的疫病,受他们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顾病者时得病死去……反过来,外邦人便很不同,他们撇下那些初现病症的人,就是至亲,他们也弃而不顾。”(摘自《基督教发展史新释》)。

基督徒如此仁爱的表现,对于未信的人的确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每一次瘟疫之后基督教信仰人数大为增加。

在主后十四世纪中叶的时候,一场空前的“黑死病”降临整个欧洲大陆,从1347至1353年这几年时间里,这一瘟疫席卷欧洲,夺走了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在黑死病肆虐期间,许多敬虔爱主的牧者们(主教、神父、修士、修女)积极参与赈灾救援工作,他们有很多都是在救治、照顾病患中不幸染病而去世的。

教宗方济各在近日的一次清晨弥撒分享中也指出:“百姓开始挨饿,教会应援助受苦者”。因为教宗听到有人说:“这些健康的司铎(神父)和修女怎么会去送食物给穷人,他们会感染新冠病毒吧!这得叫院长禁止修女出门,叫主教禁止神父出门!他们是为圣事服务!送餐这种事归政府管!”

天主教神学对社会关怀事工是高度肯定的,以服务社会而服侍上主。教宗在分享中称赞道:“今天仍有许多男女在服事天主方面表现称职:这些优秀的人前去服务子民;许多司铎(神父)没有远离子民。”

所以,从意大利神父们在疫情期间的行动我们可以再次思考和检讨我们的教会观和服侍观。

在基要派的思维里,一个衡量好信徒的标准是有没有读经祷告和聚会,衡量一个好牧者的标准是能不能讲好道。其实,这是非常狭隘片面的。

我们看福音书里有关耶稣的记载,耶稣不仅仅是动动嘴皮子讲讲道或教训人,而是服侍和关心各种人。他也就是每个安息日进一进犹太会堂,但其他时间则“泡”在社会里,他在加利利海边呼召渔夫,他在渔夫的船上教导人,他坐船度过加利利海去格拉森赶鬼,他的脚步走遍了犹太和加利利地的各个地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他的禾场!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 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马太福音 9:35-36 和合本)

教会不是仅仅呈现在做主日敬拜的固定教堂里,信仰也不是仅仅呈现在各种教会里的聚会里,而牧者们的服侍也不是仅仅呈现在树立起围墙的堂会里。牧者们应该效法耶稣基督,突破宗教的壁垒,具有关怀社会的宽广视野和心怀,并且能付诸行动,把耶稣基督有关爱邻舍的教导践行出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