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对中国基督教之未来思考:确立中国基督信仰的独立品格

作者: 伊天原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8月08日 18:29 |
播放

一、

中国有其自身逻辑。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文明存在,在信仰领域的特征是在这个文明体中没有一种宗教或意识形态传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全球各文明体中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当下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儒家、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以及东方小教派)、伊斯兰教、本土民间宗教,各自有着各自的存在空间和边界,在可预见的将来,宗教和意识形态体系的大一统将很难出现。

二、

自2000年入关后,中国独立平民阶层的决定性崛起,成为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主导趋势。

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走出贫穷和愚昧的困扰,开始对未来有了信心和期望,当国人纷纷走出国门终于不再仰视他人之时,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追求开始了一个新的期待。

在这样一个急速变迁的时代,中国人已经经历太多事件和磨练而渐渐老练和世故,也渐渐自信却开始恐惧虚无,生命的意义当如何呈现和实现?

宗教式的麻醉和安慰的时代开始渐渐远去,宗教自我编织的平行世界(他的历史,他的神话,他的解释),都在被重新审视和解构。

在这样一个宗教神圣性渐行渐远的时代,生命意义的完整成为一个令人焦虑的时代性考验。

在这样的时代之中,中国基督教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三、

回顾历史,一直以来,中国基督教都是欧美基督教的附庸,仰人鼻息,追随他人。因此,自基督教进入中国,一直深处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漩涡与角力之下,从未获得其独立品格。

中国基督教必须获得其独立性,中国基督教既不是亚伯拉罕诸一神教中的边缘与外围,也不是欧美基督教诸宗派的依附者与跟随者,亦步亦趋。

因此,我们是基督徒,也只是基督徒。我们并不是什么东正教徒、天主教徒、新教徒;我们也不是什么加尔文主义者、贝扎主义者、阿民念主义者。我们是基督徒,也只是基督徒。

因此,无论是希腊东正教,拉丁天主教,还是日耳曼新教,东方一性论诸教派,所有基督教传统宗派,对我们而言,都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他们共同构成2000年基督教传统。对这个传统我们表示尊敬。

这意味着中国基督教必须转变与重建,也就是要真正确立中国基督教的独立品格。

四、

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从作为宗教的基督教转变为作为信仰的基督信仰。

宗教,既是信众是以虔诚宗教功修与上帝进行的功利性交换,也是祭司阶层假借神的名义对信众的心灵和私人生活的控制和规范。

信仰,则必然是对真理和理想的超越性寻求。

五、

中国基督教如何重建?唯有彻底回归耶稣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耶稣来,传扬天国的福音;耶稣说,真理使人得自由,他来是为真理而见证。

如是,我们的基本信念是:

1、我们持守的是信仰,而不是宗教;

2、我们寻求的是耶稣开启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存有对天国的盼望。

3、我们清晰确定唯有耶稣的道路、真理和生命是我们信仰的根基与核心。

惟其如此,建立在祭司—教会特权基础上的所有传统宗教基督教才会退出,基督信仰之真理性和整全性才能得以彰显。

这,就是中国独立的基督信仰品格之确定。

六、

那么,谁来重建?谁是这个重建的主体?

随着中国独立平民阶层的决定性崛起,中国基督徒平信徒群体中已然出现一个新的独立群体,他们开始获得直面现代性和全球化背景下把握中国基督信仰未来走向之能力,此为中国基督教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随着传统基督徒群体的逐渐老去,随着基二代群体的纷纷出走,这个新世代的平信徒群体已然开始成为中国基督徒群体的中坚。

这意味新世代平信徒主导的时代之到来,祭司主导的中国传统基督教开始落下帷幕。

祭司是无法活在时代之中的,祭司终究是活在凝固的宗教世界里以寻求自身永恒性,能够在时代中感受时代、引领时代、塑造时代的,从来都是平信徒。

因此,无论传统祭司群体如何尽力自我表现和自我神话,这个时代已经是无可阻挡的到来了。

七、

作为基督徒,我们当下该如何?

作为基督徒,终究是要在耶稣基督里获得新的真理和生命,持守自己的信仰使自己重建一个真正独立完整的自我。这个自我,进入到人群之中,进入到社会之中,彰显出作为基督徒的力量和品格,成为这个时代社会的期待。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展现基督教信仰的本真面目。

这,或许是中国基督信仰的独特命运。

八、

理解和把握中国基督信仰的这种历史命运,从而使中国的基督信仰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纠缠和漩涡中挣脱出来获得自身独立性,使国人和世界认识经过更新的中国基督信仰,正是本杂志的努力方向。


注:本文首发于《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第一期,基督时报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