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深圳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新的机场将提供多项新服务,学习许多国际现代化的标准,其中也专门设立祈祷室,对此央视也在相关报道中提到:“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机场专门设立祈祷室,供国际旅客使用。”可见中国的国际化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增添了许多国际化设施,并且在服务设施的细节上也有明显的提升。例如,候机区设立了单独的母婴室,还有一个“儿童乐园”;在国际出发区,还设有专门的祈祷室,供宗教人士使用。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还设置了盲道等特别服务设施。在登机口,现场不仅提供了免费W IFI,还有免费的公用电话、免费的上网设备提供。
这个曾获得了“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的设计,全部以白色打底,像蜂巢又像水波纹的设计极富现代感。由于采用的是全玻璃幕墙,因此进去之后感觉非常明亮。
新航站内到处可见白色的树枝型雕塑,非常新颖的设备,共有112棵,融合了空调和广播的新设施,既美观,又实用。机场内共有10870个座椅供旅客使用,并配有儿童座椅手推车、婴幼儿手推车等。
另外颇具人性化的一点是,在航站楼道里面以流动岗位形式安排几十名服务大使,他们会手持IPAD,为旅客提供一些及时的服务,餐饮服务、其他服务设施,都在IPAD有体现。
另一点贴心的服务设施在于,考虑到南北方气候差异,新航站楼在大厅还提供了更衣室,方便有需要的旅客及时更换衣服。
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在三楼国际出港侯机厅内,机场专门设立了祈祷室,供来自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有需要的国际旅客使用。
不断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国际化越来越深入、全面,相信对宗教信仰的开放和自由给国民认识独一的真神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