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 基督徒医生罗锦文救死扶伤以身殉国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9月02日 17:18 |
播放
他是一位基督徒,他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位为国捐躯的烈士,殉国时年仅25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他的事迹再次被人们想起和纪念,他就是被医务同行们誉为“白求恩第二”的基督徒医生罗锦文。
 
近日人民网回忆和数算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基督徒烈士们,罗锦文的故事成为其中之一。
 
1939年10月12日,抗战胜利前夕,罗锦文在抗战前线晋西北的岚县为伤员赶做手术,曾几次昏厥,醒来后又继续工作。最终,他昏倒在了手术台边,年仅25岁的罗锦文以身殉职。这成为人们对这位爱国敬业的基督徒医生留下的最后的回忆,也是他人生中最耀眼的一页。
 
罗锦文,1914年生于陕西省洛南县三条岭蟒岭沟一户贫苦家庭。父亲罗铭臣曾在山西洪洞县跟一名外国牧师学习西医,并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后来,罗铭臣在挪威牧师贝德伟的协助下,在洛南县开办信义诊所,一面看病,一面传教。
 
罗锦文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接受了基督教信仰,1932年,晶贝德伟牧师介绍,考入英国浸礼会所办的西安广仁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接受医学专科教育,成绩突出。1936年春,他离开广仁护校,入股西安同仁医院,任外科医师,管理中正街(今解放路)分诊所。
 
为拯救生命 组建抗日前线救护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北京卢沟桥、山西中条山、河北古北口、张家口等前线辗转运送到西安的伤病员与日俱增,各医院早已应接不暇。罗锦文提出,如果组织医疗队到前线救治伤病员,危重伤病员不至于在转运途中丧失生命,轻的也可及时治疗,尽早返回部队。
 
因此,罗锦文很快将此计划付诸行动,组织成立了“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并亲任队长。救护队成员共1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6岁。
 
1937年11月的一个晚上,全体救护队成员在中华基督教会集合,第二天奔赴抗战前线,到达八路军总部卫生部驻地山西省临汾县高公村后,受到朱德、彭德怀的热烈欢迎,他们对这群怀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医生护士们说“你们这种忧国忧民的行动,应受到人民的尊重,你们是炎黄的好子孙,人民的好儿女,是全国青年学习的好榜样。”
 
劳累过度 以身殉职救护前线
 
救护队在战争前线的救护工作非常紧张和忙碌,身为手术室医师并兼《医疗学》教官的罗锦文更是如此。1938年7月,晋西北的部队和日军精锐部队展开激战,伤病员日益增多,罗锦文在这段时间经常与加拿大外科医生白求恩一起工作,充满了战火硝烟、血腥和尸体的抗战前线随时可以看到罗锦文繁忙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
 
战斗越来越激烈,伤病员也越来越多,救护队的工作空前紧张,但他们的生活却更加艰苦,据当时的人描述,他们常常只能以黑豆水充饥。超负荷的操劳工作加上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罗锦文积劳成疾,一度高烧到40度的他却始终顾不上休息。
 
1939年10月12日,为救治伤员,罗锦文几次昏厥后醒来又继续工作,最终他昏倒在手术台边,以身殉职。
 
罗锦文牺牲后被安葬于他最后工作过的岚县五里岗,并被追认为烈士。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