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冯小刚谈《一九四二》中的悲悯、希望与救赎情怀

作者: 任希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11月23日 08:01 |
播放

随着《一九四二》的上映,该电影中的福音因素一再被大家所称道,如电影片尾曲、张涵予在片中饰演的是乡村牧师等。今年冯小刚所导演电影中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悲悯情怀,他说,“希望对我来说最重要。”

现在的冯小刚一心只想着退休享受生活,一心想在电影中传达出积极的态度。尽管电影力图用最真实的镜头还原真实的河南饥荒,尽管徐帆、张国立这些演员都被要求忍着长达几个月的饥饿去拍摄电影,但冯小刚想要制造的,并非是绝望,而是希望。

冯小刚自己解读说:“现在,我觉得悲悯是很重要的。我更看重的是一种救赎的感觉。”

这种希望在冯小刚拍《集结号》时,演员张涵予想让谷子地死,他觉得这样他演的人物更悲剧一些。但冯小刚却不愿谷子地死去,就像他让《唐山大地震》中的女儿回来和母亲寻求和解,这是他近年来对电影中所传达的“希望”的直接表现。心态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冯小刚电影叙述语言和叙述角度的变化。如果说他曾经是个饱含幽默的批判者,那么今日的他更像个冷静的思考者。

在冯小刚反复修改《一九四二》的剧本的时候,这个剧本也反过来在修改冯小刚。冯小刚从一个容易愤怒,说话有时候很冲,有时候又玩世不恭,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人,变成现在这样很少发脾气,容忍,稳重的人,《一九四二》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冯小刚对信仰态度也有所转变,从《非诚勿扰》中让葛优去教堂忏悔,多少有一点调侃的,到了《一九四二》,已经在很严肃的探讨这个话题。

像很多人一样,年纪越大,冯小刚对世界的敬畏就越多,但他不认同世俗的“信仰”,“现在有些人把信仰变了味,把自己的信仰变成了一门生意。”

冯小刚说自己过去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可现在他觉得不好说。“我确实觉得我们认识达不到的地方很多,还是需要有一点敬畏。”正因冯小刚生命有这样的改变,所以在《一九四二》中表现出一种救赎情怀。

这种救赎、悲悯或许就如黑暗中的一盏灯引导冯小刚可以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记得当冯小刚在自己微博上推广这首改编过的赞美诗时,引来了很多基督徒留言,甚至华人牧者远志明也为冯小刚祷告,希望他能认识主耶稣。愿上帝能够拣选冯导,早日结束他在探索路上的跌撞。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