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蒋佩蓉:夫妻良好沟通,方能琴瑟和鸣

作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11月09日 09:05 |
播放

你是否独自欣赏过壮美的落日?你最初的冲动是什么?如果你与大多数人一样,那肯定是想找个与你一起分享的人。对大多数人而言,步入婚姻就是期望那种亲密的关系,因为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只有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对沟通的共识,是亲密关系的开始

亲密关系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不仅仅基于爱,而是需要努力的。为了培养真正的亲密关系,就需要在各个阶段、各个生活领域进行沟通。

大多数婚姻由于沟通不畅,或者双方对沟通的观点不同而出现恶化。因此,修复婚姻关系的关键就是对沟通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然后使各个沟通渠道保持畅通。

心理学家将沟通分为五个级别:

1.‘嗨!’、‘早安’、‘你好!’等问候语

这个听起来简单,但只要观察一下正在吵架的夫妻,你就发现这种简单的沟通也等于零。看到另一半走进房间时,他/她只当作对方不存在。

2.事实

对话开头一般是一些普通的话题,如“今天下雨了!”或“你买了新衣服了!”。但如果只聊这些,双方感情就不会加深,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对方的一些私密的东西。

3.想法

当一个人分享他对某一事实或话题的想法时,他也在分享他自己,希望他人进行讨论并对他的想法进行评论。如果不是通过交换意见,你永远也不了解对方的为人,及其世界观等。分享想法和意见比透露内心情感更安全,因为与另一方意见不合时,这通常是因为需要澄清信息或者观点,而非拒绝你本人。

4.感受

表达关于某话题的内心感受需要勇气和信任,因为对方可能会接收或拒绝,进一步造成感情伤害。然而,不表达内心感受是无法加深亲密关系的。感受的拒绝、否认、压抑可能使表达的人受到伤害而变得沉默寡言,或针锋相对地争吵。

5.爱的真言

表达某一类想法和感受时,需要对方的爱和包容,是诚实而非责怪,是开诚布公而非吹毛求疵。亲密关系是基于理性(对某一话题的想法和意见)、社交(与其他朋友)、情感、身体、精神方面对生活的表达。大多数人缺乏表达经验、对经验的看法、反应、欲望、以及行为的动机等的技能,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更无法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但是,这些技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从而认识自己,学会表达情感。

深度沟通加深亲密关系

实例欣赏

王军下班回来后告诉晓莉,说北京最近遭受暴雨袭击。他们就通过网络、电视新闻了解最新消息。上网时,他们可以读一些新闻报道,或分享一些图片,这是第二级别的沟通。通过对新闻的了解,他们对各微博信息和新闻报道表达各自的观点。

晓莉看到人们英雄般的举动、以及人们的慷慨后,她很受鼓舞。她想为那些因暴雨洪水而无家可归的人们捐钱。王军则对这些求助的真实性抱怀疑态度,并告诉晓莉说,骗子通常趁火打劫,通过虚假账号向好心人骗钱。晓莉说帮助别人感觉很好,她可以为有用的事情做点贡献,而不是对受害的人们和事物袖手旁观。

王军没有找更多的事实和数据来反驳晓莉,而是说他很欣赏她的同情心,但上次对一网上的灾难求助进行捐款后,却发现是个骗局。他说自己被出卖了,受到了打击,他的善举成为骗子的私利。他说,上次的经历使他不再容易相信和救助陌生人了。

晓莉向王军拥抱了一下,说她很认同他心地善良,然后他们两人决定在暴雨过后成为救灾志愿者,亲自为灾民去送饮用水。这样晓莉感觉有所作为,王军也再次相信人性的美好。在此过程中,他们更加爱对方,更加欣赏对方,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婚姻亲密关系。

如果王军或晓莉对对方的意见置之不理,或拒绝认可和体会对方的感受,这样就会造成伤害、愤怒,进而演变成为争吵,互相指责对方。但是,由于沟通在于表达“我”的感受,而没有任何对对方的猜度,由于“我”的感受得以认可、接收和肯定,王军、晓莉两人也更加欣赏对方,使双方的亲切关系更上一层楼。

亲身体验

中国文化对含蓄和谦逊的美德非常重视,中国人不习惯于和身边最亲近的人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记得婚后第一次与丈夫回家,我们两人手牵着手与父母一起购物。那天晚上,我的父亲把我拉到一边,说在公共场合这样不得体,只能在房间里才能这样亲热。他给的原因是,不知道含蓄会使周边的人感到不自在。他还说,我应该记得,他跟母亲非常谨慎,从不在我们面前有此类举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我看到父母或长辈从来不会公开表达爱意或沟通感情,我也永远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别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达。

但是,无论你表达与否,情感确实是存在的。假使我们压抑自己,或假装没情感,总有一天情感会使你措手不及。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了解自己的情感,正视它们,无论是消极的抑或是积极的。只有将情感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对于双方而言,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完整的自我。也因为你们双方互相表露、接收、理解、并进行沟通,你们的婚姻才会更加亲密。

沟通重在情感表达

大多数人,尤其是男人,可能感觉自己与情感无关。但是,了解情感,并不断加以实践,表达沟通就会变得更加自然。以下是一些建议:

1.如果你刚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循序渐进。先自己感觉好还是坏。

2.如果对理解自己的情感还不适应,可从体征上看看如:心跳加快、微笑、语调、皱眉。

3.各种情感是有一定关联的。比如你感觉生气,你也可能会感觉不耐烦、烦躁或无能为力。如果你高兴,你也会感觉受到鼓舞、兴奋。了解所有相关的情感,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对于表达自我是有益之举。这可以使听者更容易理解你,以及你当时的情感。

4.有时你出现互相矛盾的情感:你可能又兴奋又害怕,感觉如释重负但又疲乏。知道同时会出现这些情感可以使你更好地了解你自己,也才能使别人更好地爱你、帮助你。

结语:

从以上列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情感强度各不相同。在表达情感时,让你自己和别人了解你的情感的强度也是有益的。这可以使你自己和别人知道你的情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的决策或行动。

现在开始,每天可以在这四个级别上与另一半进行沟通吗?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