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王怡长老谈“中国家庭教会传统与公开化异象”(三)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基督日报 | 2010年07月01日 17:58 |
播放

在6月26日晚于北加州湾区山景城中国基督教会的团契聚会中,中国家庭教会领袖之一、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教导长老王怡以“把神的话语写在城门上——家庭教会传统与公开化异象”为主题进行分享见证。


除了分享中国家庭教会的传统之外,王怡长老还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面神已经为今天的时代预备了很多中国属灵复兴的重要条件。他强调,对于今天的中国教会来说,是一个“把神的话语写在城门上”的时代;而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异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时代性的“家庭教会公开化异象”来推动赵天恩牧师曾经提出的永远的“三化异象”,即“中国福音化、教会国度化和文化基督化”。


刘同苏牧师亦对王怡长老的分享作出回应,表示神会藉着家庭教会公开化来祝福中国、世界和我们所在的社会。最后的提问环节上,王怡长老表示,“羊多牧人少”以及对牧人的培养都是家庭教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家庭教会公开化就是把神的话语写在城门上


就他所提倡的“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定义,王怡长老表示,它是把“神的话语写在城门上,是让我们成为‘山上之城’、是让基督徒这样一个公共的信仰生活真正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甚至为未来的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灵魂的样式、公共生活样式、道德的样式、怜悯公义....这一切教会来为这个社会定下标准、提供典范——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他进一步介绍说,时代性的“家庭教会公开化异象”包括不同的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会建造和社会关怀。其中教会建造公开化主要是涉及“敬拜、教牧和宣教”,具体包括认信的公共性、圣职的公共性、敬拜的公共性、治理的公共性、财务的公共性、见证的公共性、宣教的公共性,每一个方面都很重要。他说:“这是这一代城市教会在上帝里面所领受的使命。这也是这一代中国的基督徒包括内地的和海外的,用我们不同的方式来委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福音化)这一天,不一定看到一个基督教的社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伟大属灵复兴的开始。比如今天城市教会迅速的成长。”社会关怀公开化则意为“治理这地的文化使命”,在这个地上做出美好的见证,包括婚姻家庭、慈善公益、妇女儿童、教育发展、艺术文化等很多方面。


中国教会要为着“中国福音化、教会国度化、文化基督化”奔跑


王怡长老表示,家庭教会公开化是时代性的,而他的教会所领受的也是“中国福音化、教会国度化和文化基督化”的永远的“三化异象”。“中国福音化”需要教会要向中国不同的民族、城市、社区、人群、媒介等宣教,而实现“教会国度化”上则要知道的是归正信仰是合一的根基、圣灵大能是合一的动力、圣约家庭是国度的细胞 、主流宗派是国度的路径、地方堂会是世界的希望;在“文化基督化方面”则要促进的是圣约家庭、主日安息、慈善怜悯和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


关于这“三化”,王怡长老指出,虽然我们人没有办法做到最好来实现“完全的福音化”,但是基督徒和教会在这一点上要避免消极的态度,不要只是想“我们只要分别为圣”,除此之外别无关心。他提到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城市的罪恶,纽约很多白人基督徒为此逃离城市到乡下居住,使得当时去教会的人数比例到上个时代80年代只有0.48%,现在也只是慢慢升到了3%,教会在这个重要的城市中力量微弱。


他还提醒说,虽然在基督再来之前,中国永远不会完全福音化、有形教会永不可能在真道上合一、文化永远不可能完全基督化,但教会永远都要致力中国福音化直到基督再来,教会永远都要在国度视野中建造直到基督再来,我们永远都要促使文化基督化直到基督再来。“只要主没有再来,教会的使命就是永远致力于这个三化。我们是在已经成就和还没有向我们显示的完全得胜之间。”而身处这个张力之间的基督徒,他提到我们要有马丁路德的态度,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是世界末世,是主再来的时候,我今天也是出去去种下一个小树苗,因为那是我的使命。”


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发展现状


关于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近来的发展,王怡长老提到去年6月至11月期间,包括北京秋雨之福教会、上海金灯台教会、北京守望教会和上海万邦教会这些城市家庭教会都因会堂原因而走向户外崇拜,靠着神的恩典走向公开化之路。


自2000年后城市家庭教会公开化的焦点也有所改变,王怡长老分析说,2004-2006年是“家庭”即聚会的合法性,2006-2008年是“登记”,2008-2009年是“写字楼”,即会堂的形成,家庭教会已经不只是在家庭之中聚会,城市教会当中越来越多在写字楼聚会,2009-2010年是“教产”,北京守望教会、成都秋雨之福教会等这些已经开始在写字楼聚会的城市家庭教会涉及到教产的问题,即会堂的建造和教产的形成。


华人无论在海外还是内地都需委身所在的城市活出生命


当介绍完最近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发展现状之后,王怡长老亦呼吁无论是上帝呼召你留在海外服事或者有一天呼召你回国事奉,都希望能够真正的委身那个你所在的城市。


若是留在海外,就好象被掳的以色列人在进入巴比伦时所说的“你们要为这城求平安,你们要在这城里面努力的工作彰显神的选民的生命,这城兴旺你们就兴旺”。他指出,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对当地主流社会有一种封闭的心态,其实应当学习犹太人在过去2000年中一方面既持守他们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是跟主流社会融合并且祝福主流社会。“华人社会在海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我们这个族群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因为那一个超越性的信仰还没有胜过我们里面那一个民族主义的立场,使我们真的是成为大国民,大国民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中国的GDP增长了所以成为大国民,而是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所以我们是大国民。”


或者有一天蒙神呼召回国服事,也需要看到“这是一个神他来使用我们、把我们每一个人放在最适合我们的时代”。王怡长老个人认为,神“把最差的人放在历史的最后面”,他说自己不配被放在最初教会整本圣经还没有写出来的年代,可能他会在那个时代软弱,他也不配放在宗教改革之前那个还没有回归圣经真理的时代,更不配会放在文革前后的时代否则也许他会卖主,“上帝怜悯我,把我放在今天。我一定要整本圣经都已经写出来了,我一定要宗教改革已经回归圣经了,我一定要福音来华已经200多年了,我一定要红色殉道时期都已经要过去了。但是我还是很感恩我仍然可以被上帝所使用。”


他特别点出,海外教会和基督徒往往会“被琐碎感宰割”,而身处内地的教会和基督徒平常是“被日常感所宰割”,一旦发生逼迫时往往“被悲壮感宰割”。他认为这大可不必,他提到去年在他们开始露天敬拜后,晚上去吃成都的火锅,“谢饭祷告的时候说这哪里叫逼迫,哪里有白天被逼迫晚上吃火锅的,不要把自己想象的那么悲壮,好象我在为主被十字架,是主在我们成就大事,是主在为他的教会在今天成就大事,不是我们在为主背负十字架。”


“上帝怜悯我,把我放在迄今为止离主耶稣再来最近的时候。所以我可以在这个时代事奉他。”王怡长老表示,虽然事奉中仍旧有不少的困难,“但是我仍然仍然知道我是天上的国民,我仍然知道这一切太渺小了,我们是为永生而活,我们是为着神的国度在这个地上的扩展而活,我们也是在我们所活着的这个时代把神的话语写在城门上而活。”


在分享结束之后的祷告中,王怡长老说到:“不是我们在背十字架,而是主天天为我们背重担。无论我们是在海外还是国内,我们何等的盼望你的福音在中国这个族群当中能够兴起,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也在海外每一个中国人聚居的城市当中来兴起。”


刘同苏牧师回应:神藉着家庭教会祝福中国、世界和社会


之后,刘同苏牧师上台对王怡长老的分享进行回应。他说,家庭教会公开化也是“神藉着这个管道而祝福中国、世界和我们所在的社会的一个神所兴起的一个运动”。他举出现在中国的都市化所面临的问题说,经济繁荣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需要。他曾经跟人说过“现在中国的规律是哪里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哪里福音就繁荣....并不是这些城市的富裕造成得到福音的经济基础,而是因为都市化和经济物质财富增加的时候反衬出自己的里面的精神虚空——没有办法支配庞大的物质。”所以,当我们面对城市的内在需要时,会明白福音不仅是令个人得永生,也会成为让一个个新兴城市懂得如何领受外面富裕的一个祝福。


羊多牧人少亦是家庭教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也有信徒问到,除了公开化之外,家庭教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王怡长老分享说主要是“羊多牧人少”,需要有更多委身的基督徒才能真正迎来中国教会的复兴,而牧人的模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会的公开化意味着圣堂的建造,需要大量的全职的传道人和牧者同工,以及他们的被培养。这些牧人所需要的牧养是非常需要的。教会的公开化只是从外面观察的说法,里面仍然最大的问题是内在的建造。”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