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微信

纪念2025年宗教改革日:马丁·路德的七位著名敌人

作者: 译者: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11月04日 09:35 |
播放

1517年10月31日,一位名叫马丁·路德的奥斯定会修士在德国威登堡一座教堂的大门上钉上了《九十五条论纲》,由此开启了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运动。

路德对天主教会各种腐化行为和神学立场的反对,至今还在持续影响着西方世界的宗教及文化。

但是,路德挑战这些当时主流观念的做法为他树立了很多敌人,其中既有与他展开学术辩论的学者,也有试图使用暴力镇压其事业的统治者。

在这些对手中,有些人最初是路德的盟友,但最终因为改革内容及方式与他决裂;另一些从开始就是路德的敌人,只是后来成为他直接或间接的盟友。

以下就是马丁·路德的七位著名敌人。

一、吉罗拉莫·阿莱安德罗

 ddzg1xky9l2vewpham.jpg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吉罗拉莫·阿莱安德罗(Girolamo Aleandro)又名希罗尼穆斯·阿莱安德(Hieronymus Aleander,这里的“Hieronymus”是拉丁语,对应的意大利语就是“Girolamo”。顺带提一下,他的名字在英语中常作Jerome Aleander,其中“Jerome”就是“Hieronymus”的英语化),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是一位以反对宗教改革而闻名的人文主义者及天主教枢机。

阿莱安德罗曾经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宫廷中的教廷使节,他的任务就是镇压马丁·路德的相关教导在帝国境内传播。

《沙夫-赫尔佐格宗教百科全书》(Schaff-Herzog Encyclopedia)解释道:“他在1521年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促成了对路德的定罪,还被认为是对后者这位伟大宗教改革家颁布皇帝敕令的作者。”

“1531年,他被派作教宗代表面见查理五世,陪同他巡游荷兰和意大利,热切鼓动皇帝采取行动对抗新教徒。”

后来,阿莱安德罗被派至罗马人的王、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处,帮助推进一项“针对新教徒的和解政策”,但当政策未能成功时,他转而“要求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毁灭”。

二、托马索·德·维奥·卡耶坦

ddzg3dprg4lmwkxw4j.jpg
图源:公有领域

托马索·德·维奥·卡耶坦(Tommaso de Vio Gaetani Cajetan)出生于意大利的加埃塔。在他被擢升为枢机仅数月后,马丁·路德就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

1518年10月,卡耶坦枢机就路德论纲反对天主教的功过问题,与他展开了为期三日的辩论,但路德最终拒绝收回自己的观点。

网站“宗教改革500年”(Reformation 500)指出:“路德听从同僚们的建议,俯伏在卡耶坦面前,然后跪起身回答枢机的质询。但是,路德拒绝收回自己的立场,反倒要求卡耶坦澄清他错在哪里。”

“在激烈的最后一次会议后,卡耶坦恳请路德的奥斯定会上级约翰内斯·冯·施陶皮茨(Johannes von Staupitz)和路德的萨克森法律顾问温塞斯劳斯·林克(Wenceslaus Link)设法让路德做出否认状,但两人并未成功。”

除了与路德进行辩论之外,卡耶坦也是1534年一次集会上承认英王亨利八世第一次婚姻有效性的19位枢机之一。这次集会促使教宗克莱孟七世拒绝给予这位君主与其第一任妻子离婚的权利,进而使得亨利八世脱离天主教教会,另行建立英国圣公会。

三、约翰·艾克

ddzg5hgkrnhbghlllw.jpg
图源:公有领域

约翰·艾克(John Eck)原名约翰·迈尔(Johann Maier),因出生于艾克村,故名。他是一位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也是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大学(德:Universität Ingolstadt)的教授。

艾克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在1519年夏的莱比锡大辩论中与马丁·路德和安德烈亚斯·卡尔施塔特(Andreas Karlstadt,见后文)进行辩论。他也出版了多部捍卫天主教教导的著作。

网站“宗教改革500年”解释说:“1525年,他出版了他的著作《教会常用手册》(Enchiridion),他在这本论战手册中描述了他认为的新教主要错误。这部书后来成为他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作品。”

“他教书育人,在大学和牧区中担任多个职务,也继续著书立说,包括1537年一部旨在对抗路德译本的新约圣经德语版。”

虽然艾克经常与宗教改革家们进行辩论,但也两度参与过双方和解努力,也与他的意识形态对手们达成过某些友善的协议。

四、英王亨利八世

ddzg71vnhjev7uhegi.jpg
图源:公有领域

虽然英王亨利八世以为了离婚另娶而脱离天主教会而闻名,但他也是有过一段反对新教的时间的。

在《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不久,亨利就写了一篇范围广泛的神学著作来反对路德的思想,这篇作品的名称为《七圣事辩护》(拉丁语:Assertio Septem Sacramentorum)

为了还以颜色,路德写了一篇名为《驳英王亨利》(拉丁语:Contra Henricum Regem Angliae)的驳论。亨利则是毫不示弱,委托托马斯·莫尔(Sir Thomas More)撰《驳路德文》(拉丁语:Responsio ad Lutherum)回应。

为了表彰亨利对抗宗教改革的努力,教宗利奥十世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正式称号,时至今日,这一头衔还为英国君主所持有。

五、安德烈亚斯·卡尔施塔特

ddzg80jtpuh2q5jw50.jpg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安德烈亚斯·卡尔施塔特是一位德国神学家,最初还是马丁·路德的盟友,多次为他的著作辩护。他也在1519年莱比锡大辩论及其他场合为路德作辩护。

16世纪初,卡尔施塔特是路德在威登堡大学中的同事,支持他很多观点,也呼吁对教会及社会进行更广泛的改革。

但是,卡尔施塔特要求的是进行更激进的改革主张,如捣毁教堂宗教图像、放弃学术头衔等,导致路德公开谴责他的努力。

《大英百科全书》如此记载说:“1524年,他与路德在耶拿(今属德国图林根州)不期而遇,但是路德向他掷出一枚金币,作为公开决裂的象征。等到路德离去后,卡尔施塔特在响亮的钟声中布道,反对路德。”

“随即,卡尔施塔特被驱逐出萨克森,但在此之前,他出版了一系列小册子,主张相信基督在圣餐礼中是象征性存在。卡尔施塔特的著作《论改革是否当缓行》(德语:Ob man gemach faren soll)被所有那些认为改革进行得太慢的人热切阅读。”

后来,在1525年至1529年期间,路德曾经在卡尔施塔特的旅途中为其提供庇护。在1530年代,卡尔施塔特离开故地,去到其他欧洲地方推进他的主张。

六、利奥十世

ddzga492zch6dpkhxi.jpg
图源:公有领域

虽然现任天主教教宗也叫利奥,但他是利奥十四世,请切勿混淆。利奥十世是1517年宗教改革开始时的时任意大利籍教宗。

1521年,利奥十世通过名为《开除路德教籍谕》(拉丁语:Decet Romanum Pontificem,意为“作为罗马宗座应当”,是这篇诏书的开头,故名)的教宗诏书将路德处以绝罚(也就是开除教籍)。他在这份诏书中称这位宗教改革领袖为“堕落思想的奴隶”。

诏书写道:“马丁…竟蔑视在规定期限内撤销其谬误,并将撤销之讯息告知我等,或亲自前来;不宁唯是,此等顽石竟肆无忌惮,较之以往更甚,著书立说、公开宣扬反对我等、反对圣座暨公教信仰之妄言,并蛊惑他人效仿其行。”

“他现已定性为异端;无论其他何者,纵有显赫权位,若罔顾自家灵魂得救,公然趋从马丁之邪说异端,与之同流合污,亦当视若异端,同受此谴。”(这两段原文是英文版,无正式中译,这里是参照古文仿译,以符合时代)

这份教宗的绝罚令基于之前一份文件,也就是《主,请起来》(拉丁语:Exsurge Domine),文件谴责了路德的观点,还称其为“野猪”。

至于路德,著名的是他公开烧毁《主,请起来》这份诏书,继续在文章著作中谴责利奥十世。

七、约翰·特策尔

 ddzgbtq77axkkayjch.jpg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约翰·特策尔(Johann Tetzel)是一位多明我会修士,还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布道家。他做了支持赎罪券的布道,激励了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由是开启了宗教改革。

1510年代,特策尔被指派帮助为罗马新建的圣彼得大教堂筹集资金,而他使用的办法是鼓励人购买赎罪券,也就是一种承诺赦免罪过并缩短炼狱逗留时间的文件

特策尔因为其支持赎罪券的宣言而臭名昭著,他的这一说法有时作“箱中钱币叮当响,炼狱灵魂得解放”(a coin in the coffer rings, a soul from Purgatory springs),有时作“金币箱中响,灵魂升天堂”(When the gold in the casket rings/The rescued soul toward heaven springs)

随着路德谴责他的办法后,特策尔在天主教会领袖中越来越不受欢迎,并被最终完全禁止布道。

1519年,特策尔感染瘟疫不治。在即将去世前,路德向他写了一份安慰信,告诉他“不要忧愁,因这事非因他而起”。


源自《基督邮报》,原作者Michael Gryboski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