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微信

“属世工作”不属灵?谈一谈基督徒的工作观

作者: 寄居客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5月13日 14:34 |
播放

和一位弟兄交通,他说:“真羡慕你们能为主事奉,这是荣耀的,也是被主喜悦的。不像我们,都是属世的,不被上帝喜悦,也不属灵。”其实,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他是一个跑业务的,是一份正经的工作,只不过各地跑,无法固定委身在某个教会做一些事奉的工作。

但从他的话语中,我捕捉到一个信息。羡慕为主事奉和做工自然是好的,但也不能对不事奉、正常上班的工作就嗤之以鼻,甚至自己都认为这是“不属灵”的工作。只要是不违法、不违背信仰的工作,都可以为主作见证。

这涉及到我们对工作的认识,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工作是不属灵的,毕竟这不是为主、为教会事奉,和爱主没有关系,自然就不能显示出“属灵”的味道。但也不能完全如此说,有时候所谓的属灵与否,是不能如此简单地断定的。哪怕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工作,但因上帝的缘故而尽职尽力,这也是为主作见证,也是属灵的了。

那我们对工作应该存有怎样的认识呢?

这是一种恩典

能够正常地参加劳动和工作,这本身也是一种上帝所赐予的恩典。如果我们去到医院,会发现有好多的病人躺在床上都不能动,不要说正常地劳动和工作,就算是正常地走路或许都是一种奢侈。

昨天晚上去看望一位同工,这位姊妹是一间乡镇教会的负责人,平日里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事从来都不拖泥带水,即使身体有些小问题也从来不在乎,直接扛过去了。可前几天她因为胆结石而住院动手术,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是因为没重视,强忍着疼痛,没当回事;二是因为也确实太忙。

前几天她晚上实在忍不了,急诊到县医院,之后动了手术。现在走路都有些不稳,她自己都开玩笑地说道:“本来我总是说着要歇一歇,又上班又事奉太累了,没想到现在走都不能走,原来能正常工作也是一种恩典。”

其实,她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忙;教会的事奉也要忙,还有一个工作,也很忙;婆婆最近也生病在医院,所有忙的事情都集中在一起了。

人就是如此,当我们能正常工作的时候总以为很累,可要真是有一天不能上班了,才发现原来能正常工作也是一种极大的恩典,甚至是求之不得的。

为自己,也为别人

人究竟为什么要工作呢?

对于一般人来说,工作当然是为了工资,若不工作,怎么会有收入呢?若没有收入,又怎么养家糊口呢?

但基督徒工作的目的也是如此吗?包含但不限于。

如果我们的工作只是为了自己,便和一般的人一样了,也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基督徒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给自己获得一份收入,更有一种工作带来的责任。当我们存有这样责任感的时候,自然就能将手中的工作做的更好。

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对同一份工作的不同人来说,工作的态度一定会是不同的。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或许就是为了应付,甚至工作的时候,若是无人监管,还会偷奸耍滑,只要能混一份工资就行。但基督徒是否也该如此呢?如果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们就会失去与之对应的责任感,医生就会失去医德,教师就会失去师德。若是传道人的话,也会失去对羊群的怜悯和对教会的负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要劳逸结合

人要工作,但人不能只有工作;既要有工作,也要学会休息。

一方面来说,现代人很勤劳,大家不停地工作,为的就是能有更多的收入,以此有更好的生活,也尽好家庭的责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要学会休息。如果没有这样的休息时间,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包括心灵,都会有很大的伤害。最后只能是赚到了金钱,却失去了健康的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

凡事都要有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只是一味地工作挣钱,却不懂得休息,便也会造成身体和心灵的不平衡。

因此,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工作确实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能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但过度的劳累却会让这一切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应当明白,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弥补。所以,不妨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时间,与家人共度时光,或是参与事奉和敬拜上帝,又或者进行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这样不仅能缓解工作的压力,还能增进与家人、与上帝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蒙福。

能正常工作,这本身便是上帝赐给人的一个极大恩典。然而,珍惜这份恩典并不意味着要无休止地劳作。在上帝的眼中,人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机器,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需要的存在。因此,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身心的休息与恢复。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尽到自己作为一名基督徒的责任和本分,使人藉着我们能看出基督的美好。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Ben Whit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