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s Joseph Tissot
迪索是19世纪的法国画家和插画家。在1871年移居伦敦之前,他是巴黎社会的成功画家。他成为著名的流派画家的时尚打扮显示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他还画了圣经中的场景和人物。
NO.01.画作背景
Christ among theDoctorsGiovanni Serodine(1600-1631)
本画背景出自路加记载“在拿撒勒讲道”的故事。当人子来到自己的家乡时,乡人对他的认识,却只停留在他是谁家的人,他家里成员是谁,而没有真正的认识人子到底是怎么的一位人,从他的出生及领受的使命,他的特殊性等等这些,也不接受他所言所行的。反倒因人子的智慧和异能而拒绝人子。这也给今天每一位追随他的人一个提醒,你对人子的认识如何呢?(参路 4:24-30)
NO.02.画作意义
这个故事中,耶稣留下一句名言:“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是受欢迎的。”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不仅揭示了历史上先知们的遭遇,更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值得我们今天深度反思。
其一、先知与本乡的疏离。这句话,让我们回想起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先知。他们往往在自己的家乡不受欢迎,甚至遭到排斥和迫害。例如,在以利亚时代,遍地起了大饥荒,在以色列原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被派到她们中一个那里去,而只到了撒勒法的一个寡妇那里。在以利沙先知时代,在以色列有许多麻风病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得洁净的,只有叙利亚的乃缦。” (参路 4:25-27)
这些故事都印证了耶稣的话,这种疏离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本乡人对先知过于熟悉,容易忽视他们的非凡之处,甚至因嫉妒和排斥而产生敌意。因此,先知们常被祂派往他乡,以更好地履行使命。
其二、信仰与理解的挑战。这句话,也对我们的信仰生活提出了挑战。我们常在舒适圈内,对熟悉的事物习以为常,难以跳出固有框架去接受新真理。先知在本乡不受悦纳,正是因为他们带来了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启示,而这些往往超出本乡人的认知。
作为祂的追随者,我们需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接受祂通过先知和圣传的启示。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解去领悟至高者的旨意。
其三、使命与责任的担当。这句话,还提醒我们要勇于担当使命和责任。先知们虽在本乡不受悦纳,但并未放弃使命,而是毅然走向他乡,传播祂的佳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祂的追随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教会,我们都应勇于站出来,用行动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同时,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担当使命、不断学习和成长。
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祂旨意,以更坚定的信念和更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NO.03.画作解析
Jesus Unrolls the Book in the SynagogueJames Tissot Brooklyn Museum
詹姆斯的这幅作品呈现了耶稣在会堂中展开书卷的一幕。画面中,他身着长袍,面容庄重神圣,手持书卷,正欲宣读。周围人群或坐或立,表情各异:有的专注聆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显得困惑。整个画面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紧张而神秘,仿佛将观者带回了那个充满敬畏的时代。
耶稣展开的书卷,象征着祂的启示与教诲。在经上,他多次在会堂宣读经文,传播佳音。这幅作品以生动形象和细腻笔触,定格了这一神圣时刻,让后人得以领略他宣道的风范。
画家的笔触细腻生动,他巧妙运用笔触和色彩,刻画出人物的肌肤、衣物以及场景的细节,使画面充满质感和真实感。
作品的色彩运用恰到好处,既不艳丽也不沉闷。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线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温馨与神圣,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世界。
这幅作品不仅艺术技巧高超,更蕴含深刻宗教内涵。它提醒我们,耶稣的宣讲不仅是言语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和灵魂的觉醒。
这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通往信仰的窗口。它让我们感受到宗教绘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同时,这幅作品也促使我们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静下心来聆听祂的声音?是否还能感受到信仰给予我们的力量和希望?
NO.04.画家生平
雅克·约瑟夫·蒂索(Jacques Joseph Tissot 1836-1902),英国化名字为詹姆斯·蒂索(James Tissot),蒂索特于大约1856年或1857年前往巴黎接受艺术教育。1859年,蒂索首次在巴黎沙龙展出。他展示了五幅中世纪的场景画,其中许多描绘了歌德的《浮士德》中的场景。
埃米尔·佩雷为1862年伦敦国际展览提供了蒂索特的画作《在雪中漫步》;第二年,蒂索的三幅画在伦敦欧内斯特·甘巴特画廊展出。大约在1863年,蒂索突然将注意力从中世纪风格转向通过肖像画描绘现代生活。在此期间,蒂索特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并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