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微信

再思牧人与羊群的关系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2月15日 18:37 |
播放

在圣经中,耶稣很喜欢讲羊群与牧人之间的比喻。笔者认为,耶稣之所以讲羊群与牧人之间的比喻,不仅是因为绝大部分听道的对象都是以色列百姓,对放牧的生活异常熟悉,更是因为耶稣想要透过这样的比喻叫人明白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牧人对羊群熟悉,羊群对牧人也熟悉,这是长时间的陪伴和照料才会有的结果。若不花时间陪伴和照料,牧人和羊群之间的关系就会是陌生的。在正常的牧人与羊群的关系当中,牧人可以为了保护羊群不顾自身性命,羊群跟随牧人,全然谦卑温和,完全听从牧人的指引,这才是健康又美好的关系。在约翰福音10章当中,主耶稣使用了一个牧羊人与羊的比喻来形容祂与我们的关系。在此我们有两个方面的讨论:

1. 牧羊人走在羊前

在巴勒斯坦地区,牧羊人在领羊往草地放牧的时候,通常会走在羊的前面。这样,牧羊人便能确定前面的道路是否安全。而有些时候,羊群不敢跟上去,牧羊人总要找些方法去帮助牠们。有一个旅客曾目击牧羊人如何带领羊群涉过小溪:当时这群羊可能因为害怕危险,所以不敢涉水过小溪,而是呆在溪边不停踱步。见此情景,牧羊人果断抱起一只小羊走了过去。母羊见到小羊到了对岸,它也跟着涉水过了小溪,其他的羊亦纷纷起步走到对岸。就这样,一大群羊顺利度过了小溪。

同样地,我们的大牧者主耶稣基督不单会为我们的安全而先走过试探、危险、困苦之地,祂也深深明白我们的软弱,将我们的人生浏览了一遍,并且始终走在我们前面。祂不会只顾自己往前走,而对我们的害怕视而不见。祂总会怜恤我们的软弱,想尽方法、花尽心思去帮助我们走过那些我们不愿或者不敢面对的危险之处。以至于我们得以进入平安的羊圈之中,并确信我们每天都能活在恩典之中。

2. 羊只听牧羊人声音

因为巴勒斯坦地的绵羊多半养来是为剪取羊毛,而非供人食用,所以这些绵羊很可能跟随一个牧羊人许多年。因此,在长久的相处过程当中,羊会认得出牧羊人的声音。作家莫顿曾生动地描述过这样的情境:当有陌生人呼唤羊群的时候,它们听到后会立时停下来,惊惶地抬起头。这时,如果陌生人继续呼唤它们的话,它们便会四处逃窜。莫顿自己经常会拿羊群作这样的试验,以试试是否会出现同样的结果,结果是屡试不爽。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会发现一个跟羊群相反的现象,就是纵使世上有很多声音会叫我们惊惶不安,然而我们却几乎总是会跟随这些声音,甚至把我们的光阴、精力以致生命都投放在这些声音所要呼唤我们去的地方,而不是听从和跟随我们大牧者耶稣的指引。如果我们清楚知道耶稣这位大牧者的声音能叫我们得着永久的平安,我们是否能够忠心地跟随主、过敬虔的生活、立志只听祂的慈声呢?

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仍然需要羊群与牧人之间的比喻来提醒我们,不论我们是在职场生活,还是在家庭生活,我们只有一位牧人就是耶稣基督,我们要学会熟悉祂的声音,跟随祂的脚步,花时间和祂相处,不要被生活的各种琐事缠累,忽略了祂的慈爱与引领。我们善于考虑得失,以为上帝的恩典够多、够大,所以我们常常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工作和我们自己的事业上面,就算让上帝等一等我们我们也觉得不算什么。其实这种想法和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上帝才是我们的牧者,祂应该占据我们心里最重要的位置,我们也应该主动回应祂,与祂建立一个美好的关系。不要等到自己迷失了,后来被寻回了,才想到对祂的亏欠与冷漠。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