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基督徒父母面对校园暴力时,该怎么办?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4月03日 18:09 |
播放

校园暴力的情况时有发生,那对于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父母而言,该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每一位基督徒父母必须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基督教的信仰是什么?如果简单的来说,就是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帝愿意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所以圣经中多次、多方的让人看见上帝对人的呼唤。然而,上帝对人的爱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一种概念,这种爱更是一种生命的实际。

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跟随耶稣的基督徒,都有在生活中祷告的经历。无论是在孤独中,还是在痛苦中,我们都曾将自己真实的状况告诉上帝,因为我们相信上帝是顾念我们苦情、愿意赐福给我们的上帝。

这也就是我们能呼叫上帝为“阿爸父”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他爱的真实和细腻。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该如何爱我们的儿女呢?

一些家长认为,我爱孩子就是要引导他考上好的大学,就是要将好的东西给他,这一切都不错。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的就是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在好的关系中引导他走一条正直的道路。

不得不说现在家长忙,孩子更忙,每天抛开工作、学习的事情之外,孩子和家长之间沟通互动的时间非常少。彼此虽然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却仿佛是最近的陌生人一样,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更有这样的感觉。

那我们该怎么办?也就意味着父母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身上,这样孩子才能和我们说出他的心声,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处境。

试想一下,一个在家中缺乏关爱、在学校中被霸凌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结果会是怎样呢?但是一个孩子尽管在学校中被霸凌,但是和父母有好的关系,父母就会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的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每个人都需要勇气。那真实的勇气是什么呢?勇气并不是谁的肌肉更大、谁更有暴力,那只是一种血气之勇,并不能长久和永恒。而真实的勇敢则是敢于直面邪恶的事情,并且敢于向邪恶的事情说:“不”。

正如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尽管为了真理和公义付上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当有了勇气,当孩子被霸凌的时候才不会成为一个怯懦的人,而是敢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外,我们还要教导孩子学习逃避伤害。

有人说:“圣经不是教导基督徒,别人打你左脸,要把右脸也给他打?别人让你送他一里路,你就要送他二里路吗?”不错,圣经的确是这样记载的。但是圣经更重要的则是表达一种爱的原则,就是用纯全的爱去爱人的原则。

但是绝不等同于成为被动的受伤者,作为基督徒,我们绝不主动的伤害任何人,相反我们还会用爱去爱伤害我们的人,但是面对伤害的时候,我们却要正确的维护自己的权力。因为以正直、公义的角度维护自己的权力的时候,这本身就是践行神的话。

所以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让对方得到公义的判断,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主动的伤害别人,但是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却可以用双手、双腿保护自己免受对方的侵犯。及时有效的制止对方犯罪、自我防卫,这都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的事情。所以,从小锻炼孩子的身体,这也是极宝贵的事情。

当然,我们基督徒也要学习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是正是一种公义的表达,我们完全可以如此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护孩子本应该有的权利,虽然现在对未成年人霸凌的法律还不健全,但是我们相信,未来法律一定会更完善,让人有法可依。

此外家长要增强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我曾经和一些教师交流的时候就说,教师不仅仅要在乎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同时要在意孩子在家的时间,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的施行。

而当家长、学校、社会,这三方能完整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样我们能了解孩子一切的动向,就会很好的给予指导。所以家长要多沟通,了解孩子全面的情况,才能给予更好的保护。

此外,做父母更多的则是需要为孩子代求。

父母无论多么用心,终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父母无论多么努力,终没有办法陪伴孩子走完此生。我们需要求上帝保守、引导孩子的人生,当孩子在上帝的恩典中时,我们相信,哪怕遭遇风浪,但是孩子仍然可以平安度过。

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让其学习忍耐的功课,因为对于是非、对错、善恶都无法清晰判断的孩子而言,毫无节制的忍耐就是不断的受伤害。所以对于今天的基督徒父母而言,需要在上帝的话语中不断下功夫,殷勤的将从上面而来的训诲告诉孩子,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Ivan Aleksic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