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研究显示:过半数美国人表示与已故亲人有过交流

作者: 孙欣然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9月11日 10:42 |
播放

过半数美国人声称曾在梦中或通过别的方式与已故亲人交流过——而处于“中度”虔诚的有信仰人士是讲述自己有过这种超自然经历的最多群体。

最近的一项皮尤调查发现,美国人中53% 说他们曾与去世的亲人有过交流。其中,46%的人是在梦中经历了这种互动,31%的人表示这种交流是以其他方式发生的。

此外,34% 的受访者说他们“感觉到”已过世亲人的同在,其中28% 的受访者表示过世亲属曾向他们讲述过自己的生活,15%的受访者感觉到过世亲人向他们“伸出了手”。有过世亲人同在“体验的人中,”不到一半(44%)的受访者提到在过去一年中至少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

皮尤的这项调查期间是今年3月27日至4月2日,共收集了5079 名美国成年人的问卷答复。

有趣的是,研究强调,与宗教信仰委身度很高或很低的人相比,宗教信仰委身度偏中等的美国人更乐意分享这些经历。

报告指出,“宗教信仰委身度居中的人比其他人--包括高度委身和不信仰的人--更有可能经历这些事情”。

只有 34% 的不可知论者和 26% 的无神论者声称有过这样的经历,而福音派基督徒中的这一比例为 42%。在过去的报告中,有过这种体验的黑人新教徒(67%)和天主教徒(66%)的比例是更高的。

 “信仰虔诚度居中的人似乎比其他美国人更有可能有这些经历。”皮尤指出,“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最传统的宗教团体--如福音派基督徒--以及人口中宗教信仰最淡薄的部分--如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不太可能做出与已故家庭成员有过互动的报告”。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女性(53%)比男性(35%)曾有过与过世亲属互动经历的比例更高。

 该调查还询问了受访者与已故亲人的互动情况,但并未深入探讨这些经历背后的原因或对之做解释。调查也没有就是否认为这些经历是超自然的还是可以通过自然原因解释的向受访者发出提问。

 圣约学院(Covenant College)的圣经研究教授杰夫·德莱顿(Jeff Dryden)告诉《基督邮报》,虽然《圣经》“并没有真的直接支持或反对”逝者为生者代祷或与生者沟通的可能性或做法,但传统上,基督教会一直将其视为“介于迷信和巫术之间的东西”。

“《圣经》确实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人格在死后仍在继续,并在死后仍然存在。”他表示:“这并非《圣经》或基督教信仰所独有。大多数宗教都对‘来生’的存在有某种理解。《圣经》并不认可与死者交流或死者可以干预活人世界的有效性或实用性。”

然而,《圣经》警告人们不要试图与死人交流,《路加福音》也明确指出,死人不能与活人交流,甚至发出了有永恒诅咒的警告,如《路加福音》第 16 章中讲述了财主和拉萨路的比喻,这个比喻也明确的讲了死人不能到活人之地与人交流。

不过,德莱顿认为,路加福音中的经文“只是一个比喻,并不是对来世的描述”,并补充说:“它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与死人交流的事情”。

他还认为,宗教信仰较浓厚的人可能会意识到传统教会的立场并不支持这种信仰或做法,这也是为什么这类人群不太可能去分享自己曾与已故家人有交流的原因。

他说,相比之下,宗教信仰不那么强烈的人可能对来世的理解有限,而宗教信仰虔诚度居中的人可能相信人死后人格仍将继续,这可能是他们想要与逝者交流的原因。

他说:“我敢说,只有那些有一定宗教信仰(虔诚度居中)的人才真的相信人死后人格会继续存在,这是与逝者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或他们介入这个世界的必要条件。”

分析公司 YouGov 2019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20% 的美国人认为鬼魂“肯定存在”,25% 的人认为“可能存在”。

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36%)说,他们曾亲身感受过灵魂或鬼魂的存在。略高于十分之一(13%)的美国人说,他们曾与鬼魂或亡灵直接交流过。

虽然一些教会对鬼魂和超自然体验的话题基本保持沉默,但V1教会(V1 Church)的牧师迈克·西格诺雷利(Mike Signorelli)最近告诉在《基督邮报》的采访中说,在当今的文化中,人们会去所有错误的方向上寻求超自然体验,牧师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由于新纪元、塔罗牌占卜、‘圣人’等让人狂热的事物都在吸引人们去涉足,不幸的是,对很多牧师来说,我们必须直面福音信息中的超自然领域,因为人们已经去了错的地方去寻求超自然体验。”

新闻翻译自:《基督邮报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 William Farlow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