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年终盘点丨基督时报•2020年十大头条

作者: 王璐德 执笔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2月31日 23:22 |
播放

谈到时间,圣经新约中用了两个不一样的希腊词:Chronos和Kairos,前者指的是时钟上一分一秒的时间,即数量上的时间,后者指的是关键性的时间点或者说时机,即质量上的时间。

这是圣经中的时间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观:有日常的时候,有非常的时候。我们看待历史也是如此,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候,也有一日如千年的时候,就如俗语所说——有小时代,也有大时代。

2020年注定会成为历史上的关键年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新冠疫情”(Covid-19 Pandemic)是2020年整整一年最大的头条和注脚,所以比如韦氏词典和Dictionary.com直接把pandemic选为今年的年度单词。新冠疫情对于今日的全球社会都带来灾难性影响,这种国际化的疫情记忆上一次可能就是1349年的黑死病时期了,距今已经过去了671年之久。

与之相比,其他的新闻要么黯然失色,要么是其衍生品。因此,在2020年末,如往常每年评选十大头条并不容易。但历史性的时刻更需记载与铭刻。

2020年尾声之际,基督时报根据一年来的点击率、关键字搜索、重要性等综合因素,评选出2020年十大头条:
(以下主要以时间先后排序,重要性不分先后)
1.2020疫情下的中国教会
2.网络聚会与牧养成新常态
3.网络谣言“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被大肆炒作
4.新天地等异端邪教疫情下活动更猖獗
5.张玉环案27年后改判无罪 家庭聚餐时基督教背景图引刷屏
6.雅加达2020年普世基督教信仰与福音研讨大会10.1-6举行
7.耶路撒冷住棚节特会吸引数百中国基督徒 
8.“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 :学者推进《马丁·路德著作集》翻译
9.第一届华人雅歌基督教文艺奖颁奖典礼举行
10.美国2020大选与特朗普加剧中国基督徒群体分裂

————————————————————————————————————————

1.2020疫情下的中国教会

2020年1月23日,因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各地教会开始陆续取消实地礼拜,并为疫情代祷,最初的祷告主题多是悔改。其中,位于疫情中心的武汉牧者们也发出代祷呼求,呼吁各地教会牧者及弟兄姐妹们代祷,为武汉守望,为中国守望,为世界守望。

2-3月的疫情下,中国教会主要是为疫情募捐,以及因形势所迫展开各种网络牧养和聚会。4月12日的复活节也因为防控需要,大多借助网络或小组进行。如美国超大型教会马鞍峰教会主任牧师华理克(Rick Warren)说:“这是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全世界教会都无法(实地)聚集庆祝复活节。”

5月底,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从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各省份的教堂陆续开始恢复礼拜并做好防控,但一些地区比如北京、大连等地因为疫情反复所以复堂并不容易。

同时,因疫情下的环境,和往前更多推崇大堂聚会的方式相比,许多体制外的教会采取家庭式或者小组聚会的方式,同时辅助以网络聚会。虽然教会的实地礼拜陆续恢复,但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一而足。

进入12月圣诞季。各地教堂因为防控需要或者取消圣诞聚会或者采用限额和预约制导致一些信徒无法参与圣诞活动。一位基督宗教的学者说:“其实,今年的问题已经不在于抵制圣诞,而在于没法参与圣诞,很多教堂要刷脸、提前登记、提前领票——-这个万一成为常态,会失去很多自由参与信仰生活和信仰表达的权利。”

也有信徒表示:在疫情面前,“建议今年的圣诞节,教会最好不要组织大型的娱乐活动。因为在疫情期间,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会给教会和社会带来无法预知的隐患。”但大型的活动不能搞,不意味着不能过圣诞,他建议可以网上过、教会小组过。

由此也看到,疫情环境下,网络牧养和小组牧养成为实地聚会不可或缺的补充,有些教会正是在环境急剧变化的处境中迅速调整,使用网络和小组令教会反而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创新出新的发展模式。

2.网络聚会与牧养成新常态

就如疫情带来了网络购物和会议的爆发一样,网络聚会和牧养也并非疫情催生的新事物,但疫情加剧了用互联网科技工具牧养的常态化。

武汉当地一家庭教会的牧者分享观察到,疫情让不少之前看不起直播等形式的观念保守的牧者不得不破碎和改变自己的想法,被形势裹挟到新的时代潮流中。

网络牧养有利有弊,这是人人都承认的,并且这些利弊在疫情刺激下更为明显。“便利”之处比如简单快捷、无远弗届、时空限制小,“弊端”之处比如串教会的成本降低带来信徒流失、互动很难委身度低等。

但不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时代变迁驱动下导致谁能够抓住先机很好的利用,谁就能在时代浪潮下“冲浪”。于是,今年可以看到无论大小教会,只要阿紫疫情爆发后迅速反应,使用网络进行服事和拓展,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与此同时,往年许多福音机构和事工主办的各种特会也都转成网络举行,反而增加了信徒参加特会的便利。

但是因为疫情的契机,网络教会的繁忙就能说明网络教会已经普及,成为教会新一轮复兴的载体和平台呢?有观察者认为不是,因为即使不同规模的教会都在尝试网络聚会,这催生了网络聚会和牧养的繁忙,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网络教会繁荣的教会构成,可能会发现,现在在网络直播空间上活跃的教会群体,并不能代表普遍教会。实际上在网络上活跃的群体,大都是超大教会的群体。超大教会的特点是人数多、资源多、精英多,因此能调动的人力资源也多。”

与之相比,一些规模只在几十人左右的基层小教会比如打工群体教会等,网络聚会只是补充模式。从这个角度讲,新一轮的网络聚会趋势会加剧教会间的两极分化如马太效应一样“富愈富,贫愈贫”,或带来重洗洗牌的契机。

3.网络谣言“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被大肆炒作

2月7日凌晨,李文亮医生所在的工作单位——武汉中心医院的官方微博正式发布了李文亮去世的消息。随后,网络上大家纷纷以多种方式悼念和缅怀李这次肺炎疫情最早的发现者之一,也是那八位“造谣者”之一。

然而,在基督徒的网络圈子里却有另一番景象。许多基督徒的微信群里纷纷转发一条消息,说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和圣经里的路加一样。同时,多个主内公众号炒作这一热点,有说李医生“荣归天家”的,有说“安息主怀”的,有的还直接声称“刚刚获知,李文亮医生是主内弟兄”,还有的甚至以保罗的口吻纪念李文亮医生挖掘其“属灵意义”,“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就在许多基督徒为突然发现李文亮医生是“主内弟兄”而欢呼的时候,也有敏锐的弟兄姊妹提出疑问,说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的消息来源于哪里,有没有证实他在哪个教会聚会。随后,最早发布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这个消息的某主内公众号很快发了一条“辟谣”信息,把“主内弟兄”李文亮医生改为了“慕道友”,其推文标题改为:“纪念李弟兄(慕道友)荣归天家”。有基督徒综合梳理网络上一些信息:李文亮医生应该去过教会,甚至还参加过教会的查经班,但还没有受洗。而且,看他的微博内容,也找不到和基督教信仰的蛛丝马迹。

随后,有消息指证说李文亮医生是党员。据中国官方媒体19日发布的消息,国家监委调查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文亮是共产党员,不是所谓的“反体制人物”。

网络谣言“李文亮医生是基督徒”被大肆炒作的现象,让不少基督徒痛心疾首,认为这再次暴露出基督徒传福音作见证时不健康的名人情结。“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传福音一定要用名人背书,从君士坦丁到牛顿,从康熙到孙中山,从周杰伦到林书豪,甚至有时候还要拉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有些当然是很伟大的人物,也是很虔诚的基督徒,但对于名人信仰推崇的盲目,使得我们用这些见证的时候常常翻车,往往一不小心,就是大型车祸现场。”

4.新天地等异端邪教借疫情活动更猖獗

新天地是1984年韩国的李万熙创立的一个邪教异端。其教主李万熙,自称是圣灵保惠师的化身,也是与耶稣有着同等尊荣的神的特使。他们在救赎论、三位一体论和末世观上都有严重的错谬。

2020年疫情爆发,人心惶惶之际,新天地借机再次大肆传播其错误的末世论等,对韩国疫情的爆发产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韩国民众内部引发强烈愤怒。新闻显示,今年2月韩国疫情的爆发与新天地大邱的一位61岁的女性“第31位确诊者”妄顾公共福祉,成为“超级传播者”有很多关系,与此同时,新天地内部还要求信徒欺瞒疫情,去其他正统教会到处拉人。最终月8月1日凌晨1时,韩国水原地方法院对邪教“新天地”的会长因涉嫌妨碍政府防疫工作等罪名李万熙签发逮捕令,随后被批捕。

近年来,新天地也进入中国进行发展,对中国教会和社会都造成明显危害,2020年疫情下表现地更为夸张。首先,在微信群等各种社交媒体上藉疫情宣扬错误的末世论和利用教课大肆拉人;并且在其他网络空间上也无孔不入,让正统教会措手不及:“新天地都网上上课了,非常多,全面开花,我们应对不及了!”“据我观察,网络平台是鱼龙混杂的,比如在快手平台上、微信上,都有一段,比如韩国新天地趁虚而入。”疫情下的网络牧养出现一个怪象,就是正统教会反而因为各种规定处处受限,然而新天地等异端邪教却非常猖獗,这也间接激发了正统教会看到必须要重视网络禾场,才能抵御异端邪教。

5.张玉环案27年后改判无罪 家庭聚餐时基督教背景图引刷屏

在被羁押26年9个月后,江西张玉环杀害2名幼童案终于落下帷幕。2020年8月4日下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判张玉环故意杀人案,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张玉环无罪。张玉环今年53岁,已被羁押9778天。

1993年10月24日,发生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的一起命案让他身陷囹圄,当天张家村的两名4岁、6岁孩子忽然失踪。第二天,两名男童的尸体在下马塘水库内被发现。三天后,同村的张玉环被警方作为犯罪嫌疑人带走,后警方宣布该案告破。此后张玉环一再上诉,虽在2001年被江西省高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但张玉环及其家人持续申诉,终于在2019年迎来转机。

2020年8月4日晚,张玉环在鞭炮声中回到久违的家里,与家人抱头痛哭。次日中午,张玉环与家人吃了27年来的第一顿团圆饭。在照片中,有人发现饭桌后方的墙上贴着一张爱和十字架的图画。

这次是在基督徒群体中引起刷屏,有基督徒说他认识帮张玉环打官司的律师可以证实张是基督徒,并且他之所以锲而不舍打官司是因为受到新约圣经中路加福音18章里寡妇和不义的官这个耶稣所讲比喻的激励。但也有人翻出张玉环出狱后和家人一起烧纸祭祖的图片。这些都在基督徒群体中引起争论。

当事人并未出现发表任何言论。7月9日澎湃新闻中的一段内容提到张玉环的妈妈是基督徒:“婆婆张炳莲见宋小女伤心,就拉着她一起信了基督教,‘信了教,你老公就能回来了。’在张玉环被抓走的两周后,宋小女在和婆婆一起做完礼拜回家的路上得知:张玉环的案子‘已经定了’。”由此推断,张玉环的母亲83岁的张炳莲是一位基督徒。

6.雅加达2020年普世基督教信仰与福音研讨大会举行

10月1日至6日,普世基督教信仰与福音研讨大会(Global Convention On Christian Faith and World Evangelization)在位于雅加达的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举行。该大会由华人改革宗教会的代表人物之一、国际归正福音运动创办人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筹办,吸引了中国内地许多基督徒,讲员来自31个国家,其中多位是世界各地著名的改革宗讲员,包括提姆•凯勒(Tim Keller)牧师、约翰•派博牧师(John Piper)、神学家卡森博士(DA Carson)等。

共46堂的国际研讨大会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由来自31个国家的思想家及布道家担任讲员,吸引到全球85个国家共计3万2800人次参与,包括印尼、美国、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台湾、泰国、巴基斯坦、乌干达、南非、爱尔兰、缅甸、希腊、以色列、墨西哥、纽西兰、挪威等国及地区。

大会由唐崇荣牧师主持,他在首场分享时提到大会于一年之前便已开始筹备,但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使得会研讨大会的举办遇阻。在不断地祷告之后,8月底大会确认将如期举行研讨会,并且将会议从实地改为线上。虽然参会人员无法实地相见,但大会把所有参与国的国旗矗立在教会前,以示欢迎全世界的朋友。 

7.耶路撒冷住棚节特会 中国基督徒网络参与

10月2日至8日,连续七天的“住棚节特会:2020列国敬拜特会”在耶路撒冷举行,藉着网络邀请世界各国的基督徒参与。主题为“预备道路”。根据活动的官方网站,会议吸引了全球7200多人参加。其中也包括数百位来自中国的基督徒。

该活动是由世界福音派机构国际基督教驻耶路撒冷使馆(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 in Jerusalem,简称ICEJ)主办。今年是该机构成立40周年,往年他们每年一届举行住棚节特会,是以色列当地最大的年度基督徒聚会,主办方希望这个以色列最大的年度基督徒聚会在2020年的10月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住棚节欢庆聚会,“因此,即使疫情当头,我们仍渴望看见今年的住棚节特会因为圣灵同在,成为有史以来最鼓舞人的盛宴。”

此次的“全球住棚节2020”以“预备道路”为主题,包括现场敬拜服务,80多个研讨会和在圣地的虚拟游览。他们邀请了数十位来自以色列当地和国际讲员分享圣经信息,在以色列多个地点设有现场。

8.学者推进《马丁·路德著作集》翻译:“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 

2020年12月16日,以“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为主题的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成立仪式暨《马丁·路德著作集》翻译研讨会在网络上举行,数十位来自中国不同高校的学者出席并围绕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发言,包括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荣休教授何光沪、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孙向晨等。

这是由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景学中心共同主办的。

为何以“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为主题?主办方表示:“路德是中世纪转入现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行为和思想,终结了中世纪,开启了现代性......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的汉语学界,许多学理的问题都未能被研究透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路德的重要性被汉语学术界严重忽略了.....在当代学术界的讨论中,因为不了解而忽略路德的贡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汉语学人没有充分阅读过路德作品,不了解他的思想。”

主办方希望对于《马丁·路德著作集》的翻译能成为一个里程碑,就像五四运动期间将西方学习引入中国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教授袁朝晖声称,由于缺乏将路德的原著翻译成中文的缘故,导致中国学者对政教关系、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和历史等产生许多偏见。他提到,路德的“因信称义”理论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人未能将其与“因功劳称义”区分开来。因此,路德可以被视为西方文明,知识史和宗教史的枢纽。

9.第一届华人雅歌基督教文艺奖颁奖典礼举行

2020年第一届华人雅歌基督教文艺奖颁奖典礼于12月17日在网上举行。该文艺奖是由杜克大学神学艺术中心发起的,它设立于2019年12月1日,主要面向中国作家和艺术家提供这一享有盛誉的奖项,旨在促进华人基督教文学、音乐和视觉艺术的优秀创作。其官方网站说:“鼓励全世界华人文艺作者从自身独特的民族身份、经验出发,吸收、消化基督之道,为世界贡献灵性的文艺果实。”

杜克大学神学院的院长L. Gregory Jones参加了此次的颁奖典礼并致辞,他首先欢迎颁奖典礼的参加者,并补充说:“今年大赛的灵感来自路加福音6章20节里基督的话。基督对穷人、边缘人以及无权无势者的祝福,正说出了神国颠覆世俗的本质。这次大赛的每一个参赛作品都以自己的方式让我们眼见着、耳听到这一来自神国的激进异象。”

2020年雅歌奖设置四个组别:文学组,视觉艺术组、赞美诗组和合唱与器乐组。自2019年11月起,历时9个月,首届雅歌文艺奖一共收到了来自四大洲900多件作品,评出了27位获奖者,和26位佳作奖获得者。

10.美国2020大选与特朗普加剧中国基督徒群体分裂

2020年11月3日是美国大选投票日,但再次出现“黑天鹅”事件,按照特朗普后来所说,没想到大选日,变成了大选周、大选月,甚至到了2020年底,到底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胜选,都还未有最终定论。

伴随着大选的混乱状态,美国社会的巨大撕裂也再次凸显,包括美国的基督徒群体也不例外。福音派基督徒对于特朗普的态度分歧巨大,一方认为特朗普在为保守的基督教价值观而战,一方认为基督徒支持个人私德上与基督教价值观的格格不入的特朗普是一种耻辱。而美国的华人基督徒群体在此话题上呈现更为分裂的态度。

投票支持特朗普,还是拜登?参与投票,还是只是定睛于主耶稣?这些成为基督教界争论的焦点话题。布道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发表文章《政策、人物和灭亡之路:探讨2020年选举的影响》阐述了他认为在这次总统选举中支持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一个人的基督徒见证。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好友、福音派著名系统神学家古德温(Wayne A. Grudem)发表文章《与好友派博商榷:是否应投票给川普》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类似的现象在华人基督徒群体中也有发生。

中国的基督徒群体也被深度卷入大选时事和这些话题之中,并且加剧了基督徒群体内部对此态度的进一步的分裂。不少名人名牧对自己的支持和立场表态,也有普通基督徒在朋友圈大量转发支持自己观点的言论和资讯,在基督徒社交媒体和微信群中也对此话题进行辩论和争吵。

和网络上的热火朝天相比,与此同时,大部分基层牧者和基督徒对此事并不太了解或关心,这一方面与中国教会深受“世俗和属灵二元论”的影响,对政治事务保持一定距离;一方面也和美国大选有一定的地理与心理距离有关。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