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每周牧函感慨7.23动车追尾悲剧

作者: 作者:王怡长老 | 来源:成都秋雨之福教会博客 | 2011年08月01日 01:57 |
播放
各位“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弗3:6)的弟兄姊妹,平安。
 
一周来,全社会为7.23动车追尾的悲剧,关切,发言,愤怒,叹息。尤其是最后一名获救者、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牵动了一切已悔改和尚未悔改的人。
 
许多基督徒、乃至非基督徒,都想起清教徒牧师、诗人约翰·多恩的那段名言。原本是圣徒的祈祷与默想,因为被作家海明威引用而广为人知。在台湾作家李敖的译本中,被编排为诗句。两年前,林和生老师翻译了多恩这本瘟疫中的沉思录,《丧钟为谁而鸣》。刚信主不久,我也试着译过这段话: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身为大陆的一小块。若海洋冲去了一片土,欧洲大陆就少了一块,不管那是海岬所缺的一角,或是你朋友的庄园,或是你自己的园子所流失的土地。每一个人的死,都是“我”的削减,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而鸣。
 
尤其是最关键的这句话,“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这是李敖的译本,“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
 
林和生弟兄的译本是,“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
 
这两位作家的遣词,都在多恩的清教徒精神中,加入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情怀。就像我在上周的“宗教改革思潮”讲座中所说,混淆了伊拉斯谟与马丁·路德的区别。或者放在当代,请容我这样说,也模糊了刘小枫们和王怡们的分界线。
 
我引用这段话,是因为我认为,基督徒如何理解这句名言,会影响我们如何理解动车追尾事件,及其他的社会灾难。
 
理解这名言,关键有两点:
 
这里的丧钟,是指教堂的钟声,表示有一位信主的人回到天家。
 
多恩在谈到信徒的葬礼之前,首先谈到孩子的洗礼。
 
也许,是这句被非基督教化了的“丧钟为谁而鸣”,更打动广大的非信徒。但更打动我的,其实是前面这段话:
 
教会为一个孩子施洗与我有关。因为这个孩子从此与教会相联。而教会是我的灵魂。他从此与教会融为一体,而我是教会的一部分。教会安葬一个人也与我有关。因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同一位作者的作品。一个人死了,就像书中的一页,不是被撕去,而是被转变为另一种更美好的语言。上帝之手在每一次这样的转变中,就像在图书馆整理好书籍,让所有的书彼此敞开。
 
换言之,基督徒必须用这一段话,来理解那一段话。“丧钟为谁而鸣”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是任何不信耶稣的人,都无法理解的:
 
每一个人的死,都是“我”的削减。指向的是基督的身体,即主的教会。
 
“丧钟”是归回天家的号角,让神的儿女在地上默想永生,盼望来世。这才是为你而鸣的意思。
 
换言之,每个基督徒的洗礼,都是你的洗礼。每个基督徒的追思礼拜,都是你的礼拜。不要问是谁的洗礼,谁的葬礼。要在基督里,就是你的一部分,你信是不信,你来是不来?
 
在一切灾难中,最引人同情的,都是罹难的孩子。信徒和非信徒最关注的,都是全人类最无辜的那个人。在基督徒眼中,这个人只能是耶稣。在世人眼里,这个人就是灾难中最幼小的人。在基督徒眼里,这个人的复活,就是全体信徒的复活。而在人文主义者眼里,这个孩子的死,就是全世界的死。
 
如果一个信徒的孩子夭折了,他当信他的孩子去了天国。因为这孩子从小活在圣约的福气中,只要这孩子没有外在的、对恩典之约的背叛,父母就有足够的、圣经的应许,能够得着信靠和安慰。
 
但一个非信徒的孩子离开了,父母的伤痛却不可能被抚平,整个世界也无法告别悲伤。因为他的父母和他的世界都不相信十字架上、那位上帝的儿子。如果没有灵魂,为何说“告慰亡灵”? 如果没有天堂,为何祈愿“逝者安息”?
 
我亲爱的弟兄姊妹,我想说的是,不要和世人一样叹息,不要和世人一样批评。小心你的苦难成为苦毒,小心你的慈善成为伪善,小心你的义愤成为私愤。若不能藉着中国的一切处境,激发你为教会摆上生命、为恩主传扬福音的心志;你对灾难和公义的关心,就如你对民主与自由的梦想,也是世俗化的一部分而已。
 
因为丧钟为每个神的儿女而鸣,指向永生。丧钟也为每一个不信的人而鸣,指向死亡。
 
                     
 
为遭遇水污染的家乡祈求磐石活水的主仆王怡,写于2011/7/27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