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神学思考:福音与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

作者: 木铎 | | 2018年08月23日 09:32 |
播放

我们虽然经常提到福音,福音到底是什么是个很具有歧义的概念。一般有两个方向的解释,一个是Gospel,就是God spell, 神的话;一种是Evangelical,就是好消息。当然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好消息就是神的话。那到底什么是神的话、是福音呢?“信耶稣得永生”,这就是神的话,是福音吗?“信耶稣得永生”的经文依据是什么呢?我们权拿一处参考经文来看。

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独生圣子的名。(约翰福音3:17-19。和合本。)

这处经文在不同版本圣经中的说话主体是有区别的。在中文和合本圣经中,这处经文的说话主体是耶稣,但是天主教思高本说话的主体不是耶稣,而是福音书作者的评论。在路德本的圣经中语焉不详,因为通篇除了点逗,没有引号。NIV 1978版放在耶稣名下,但是NIV 2011版作为福音书作者的评论,不过标注了另外的情况。

我们做这样的厘清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到底圣经经文不同主角的话语神圣性或权威性有什么不同。如果这段话是福音书作者的评论,它就不是耶稣自己所说的,应该跟耶稣自己所说的话的地位有所厘清。我们一般说圣经是神的启示,可是里面也有很多魔鬼在说话。(参“鬼魔也信,但是战惊。”(雅各书2:19))所以我们这样的厘清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福音书中,只有耶稣所说的话才能界定为福音的话,那么这句话如果是福音书作者的话,就不能界定为福音。这句话(这类话)我们可以看到具有很强的宣教色彩。耶稣本人的话有很多商榷的余地,但是这类宣教的话将耶稣的很多品性绝对化。比如,耶稣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24:36)这里很清晰的,就是子的地位是低于父的。但是在偏重宣教色彩的使徒书信中,可以看到有很强的的将子等同于父的倾向。如果说约翰福音3:17-19就是属于使徒作者的话,其实就是将“独生圣子的名”本身,拔超过圣子的实体本身。当然在约翰福音14-16章中,耶稣本人自己说“奉我的名求”的超越性,但是跟审判定罪本身还是有区别。(另外“名”在希腊原文里有两个意项,一个是名字,一个是名声——这个意项跟儒家的“名”论很类似。)尤其是,定罪神学这个在耶稣本人的话中,所占据的分量很小。而在使徒保罗的话中,定罪神学甚至成为其中心。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福音到底是耶稣基督的“名”,还是耶稣基督的“实”?如果福音就是耶稣基督的名,这样的代号很多时候跟佛祖、老天爷、太上老君等代号一样会混淆成为毫无意义的代号,其信仰仅仅是一种福祸吉凶的心灵寄托。所以圣经基督教的福音必须是耶稣基督的“实”本身,就是其“名声”所包含的“七灵”意项:智慧、聪明、谋略、能力、知识、敬畏以及正义(参以赛亚书11:1-5)。这都必须在自己的经历中,在自己所属族群的经历中道成肉身,而不仅仅是一个悬空的神祗代号。

就像五饼二鱼的故事一样,我们将自己所理解的福音讲述出去,同时也听取别人对福音的理解,这就是分享的无限意义。福音并不是一套简单的拯救公式。这样的福音观就可以化解很多神学张力。比如,末世到底是在耶稣时代已经完成,还是仍未完全?当然“已经,尚未(Already, but not yet)”与“已经,更多(Already, but much more)”可以作为雷同的概念意思去理解。“尚未”意味着还要继续,与“更多”是有重合的。不过这两者还是有一种本质区别。“尚未”意味着“已经”的同一件事情的继续发展,而“更多”意味着“已经”的事情的重复与重演。

具体的话,就是“已经,尚未”意味着耶稣基督本体事件的继续发展,尤其涉及到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之所以“尚未”,是因为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还未实现。而对于“已经,更多”,则意味着耶稣基督的工作已经完全、完成,以后发生的是耶稣基督事件的重演。

那么这两种观念的区别在于对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的认知上,存在着这样的歧义:就是在耶稣基督说还要再来时,到底指向的是哪一次?因为在他钉十字架之前的福音书里耶稣说过(约翰福音14:3,16:16),那么在他复活向门徒显现时已经实现了他说的第二次再来。而问题就在于,在使徒行传中,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升天后,有两个白衣人再次提到了第二次再来的应许(使徒行传1:10-11)。如果我们对比这两次第二次再来的应许的话,可以发现有几个很重要的不同。

第一,后者是“白衣人”说的,而前者是耶稣基督自己说的。

第二,后者指向的是门徒对“复兴以色列国”的末世模式——我们可以参照保罗在罗马书中的模式盼望:“……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马书11:25-26),这里保罗所称的“以色列”几乎毫无异议指的就是这个国家民族,而不是教会;而前者耶稣所指向的是天国,看不出与以色列这个国家民族有什么关系,甚至看不出跟教会有什么关系。

第三,耶稣对门徒的指定集合地点不同。在后者所在的使徒行传中,耶稣指定的是耶路撒冷:“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使徒行传1:4),而在福音书中,耶稣所指定的是加利利!“叫他们往加利利去”(马太福音18:10),并且按照约翰福音的记载,耶稣在加利利海向门徒显现(约翰福音21章)。

这两种起点的不同,指向的是末世认识的不同。后者指向的起点是“受圣灵的洗”(使徒行传1:5),用现代五旬宗的说法是以说方言为标志;而前者指向的起点是重走耶稣殉道之路。用宋泉盛的话来说,耶稣殉道之路,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跟门徒没有关系。整个殉道之路,门徒都是在误解、曲解耶稣基督的使命,认为耶稣是“复兴以色列国”的精神领袖弥赛亚。

所以耶稣基督之路是孤独的、一个人的路。如果门徒要跟随耶稣基督,他们必须重走殉道必经之路,起点必须跟耶稣一样是“加利利”,甚至连身份也必须回到蒙召时的身份,比如彼得继续做渔夫(约翰福音21:3及以下)。

耶稣之路跟门徒没有关系,他们仅仅是看客。作为门徒,他必须“背起他的十字架”(马太16:24,马可8:34,路加9:23)。在陪伴耶稣的殉道之路上,门徒是空着肩膀的,所以必须回到起点,明白自己的十字架是什么,然后重新走上耶稣基督走过的殉道之路。(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信仰是从“加利利”,还是“耶路撒冷”或“罗马”作为起点,有着很重要的区别。)

对于这两种末世论的区别,巴特所采用的启示历史或原史(Urgeschichte,可以参考原罪这个概念去理解)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已经,尚未”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末世论,“门徒们觉得末日快要来了,是往前看,不是往上看,具有时间性”,是一种线性的时间观。而巴特重新发现了耶稣的天国时间观,这种末世不应该往前看,而是往上看。这种末世来临或耶稣再临着重的就是信徒重现殉道之路。这个重现就是末世的来临或耶稣再临。这个不是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而是只要信徒殉道,就是再临。也就是说末世是个可以再发生的事件。这个也是潘霍华从巴特继承并实践的末世论。

 当然“往上看”并不是往天上看,而是往自己内心看,“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或你们中间)。”(路加福音17:12)我们可以看到耶稣教导是一种普世导向的天国观,是一种以加利利为起点的草根结构;而门徒教导的是一种官僚导向的教会观,是一种以耶路撒冷(后来是罗马)为起点的建制结构。这两者在现实中有重合、有分离。如果偏离了耶稣的教导,那就不是福音。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