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不要再做属灵巨婴,做一个独立有担当的基督徒!

作者: 小斌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12月14日 09:21 |
播放

这几天看了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外交部怒了:巨婴式公民,请你先学会说谢谢!》。文章提到:

在多起救援行动中,被救者心安理得,觉得救援者所做都是应该的,因此毫无感恩之心。文中特别提到:这次巴厘岛中国公民撤离一事,多名游客表示不满,原因是因获助产生的费用需自理,这些获救的游客认为,既然自己花钱买票了,就不用感谢谁。

这真是岂有此理了,你只为撤离的机票买单了,那你为撤离的机会买单了吗?灾难面前,可以安然无恙的撤离,这难道是理所当然的吗?!

据外交部领事司方面的消息,2017年1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和驻登巴萨总领馆根据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情况发布了暂勿前往巴厘岛旅行的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17年12月4日。12月1日,中国外交部和驻登巴萨总领馆再次发布声明,将安全提醒有效期延至2018年1月4日。

然而,尽管在火山喷发前外交部已经多次发布提醒公告,仍然有不少游客选择前往巴厘岛,以致于最终被滞留在当地。对于这些人,中国政府依然都会尽最大可能进行援救,并且采用了包机这种最快捷的方式。而这种“空机来,满机走”的救援方式,意味着现在的飞行成本将是平时票价的两倍。

但是面对祖国的付出,被救者没有任何感恩之心。

没有感恩之心,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外交部都怒了,我们不禁要问,造成这种局面,到底是谁之过?

我们的学校是否认真在人文素养方面教导过我们呢?我们的应试教育在当下或许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然而在人格塑造上,却是失败的,现在我们也确实收获了遍地的这种失败。有人说底线就是用来被突破的,我们的道德底线确实被破坏得彻底了。

经历了几次的文化灾难后,多数父母已经丧失了对人文教育的信任,或许他们觉得那根本是无意义的。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且对此没有任何的道德性不适。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教会无疑也是充斥了一堆这样的“巨婴”。在道德层面,基督徒以为自己掌握了一套最高标准,然而我们仍旧是凡人、俗人,行出来的多数还是“不尽如神意”。(当然有很多很棒的基督徒,古今中外,见证人如云彩般环绕我们。)

以笔者所在团契为例,成员都是大学生,整体上,素质已经算不错了,如果这样的基督徒群体仍旧N多巨婴,那么传统教会的整体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

记得有一次自然灾害,第一时间就有一位灾区户籍的弟兄打电话给我,询问我们何时捐款。我答复他,等教会通知,应该会有捐款的,我们教会在这种捐款救灾事工上是从不缺席的。结果弟兄急眼了,回了我一句,为什么你们教会捐款要这么滞后,要等到什么时候?后来又说了很多类似的道德绑架的话。

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被道德绑架了。其实我们自己的团契群里已经发布了募捐通知,捐了一笔钱,托上文那个弟兄购买物资送往了灾区。就在接到这个弟兄的电话的那个主日,教会又捐了好几十万送往灾区。那么这个弟兄有多感恩呢?事实上,他几乎是不参加聚会的。从他之前问我的语气里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捐款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慢一点,迟一点都不行。既然是应该的,那有什么感谢、感恩的必要和理由呢?

同样的上面这位弟兄的学弟,也是很少来聚会的,然而一有麻烦就会来找教会了。生病了、找工作了、找兼职了……总之有事了,就会来找教会帮忙。然后除了聚餐能见到他,聚会上几乎看不到人。

有次聚会结束后,我在学校遇到他,他看到我想躲开,还是迎面撞上了。他连忙解释自己不聚会的原因:大堂聚会全是老人家,没意思;团契聚会都不熟,不好意思。所以就不去聚会了,语气里全是埋怨,好像他来不成聚会都是我的错。

我就奇怪,有事找我帮忙的时候,怎么没觉得教会都是老人家,和我们又不熟呢?还有很多类似的基督徒,他们似乎认为,教会就是一个无偿提供帮助的福利机构,应该来者不拒。

这是一种类型的基督徒,无利不起早,没事不聚会的。那么,有些是积极聚会的,就像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的那种人。我们也总认为积极聚会的基督徒是很好的。然而事实上是如何呢?

多数的基二代,其实聚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周总要聚一次会,不然浑身不自在,也或许是基于对神的恐惧,总感觉不聚会,会有灾难临到。然而这样的基督徒中,有多少在抱怨教会没有爱,教会离家太远了;却从来不会去想,每次聚会是谁给自己递过一杯热水,是谁提前来打扫聚会场所,是谁整理的座椅,是谁做了多媒体内容,是谁在司琴,是谁在散会后整理会场,是谁关掉最后一盏灯,是谁清理了门口的垃圾桶。我们多数人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最多祷告的时候说一句:感谢神为我们预备的一切。

多一些担当,少一些埋怨好像是件很难的事。

一些基督徒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来聚会就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了,教会应该反过来谢谢他。一些基督徒则是张嘴感谢神,就像和尚念经一样,成为了口头禅,眼里只有神,看不到任何人。每次聚餐,无论服侍的弟兄姐妹多么努力地准备,总有个别人挑三拣四。教会因此似乎也有了跟世上一样的游戏规则: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不做的挑剔做的。让人崩溃啊。有些人则是端起饭碗感谢神就开动,都不愿意等一下还在厨房清理的弟兄姐妹。不会问谁烧的饭菜,谁买的食材,谁奉献的活动经费。

国人没有感恩之心,基督徒即便说自己好一点,也好不了多少了。我们并没有什么道德资本,我们有的只是道德的标准而已!基督徒的巨婴现象,有部分与非基督徒无异,缺乏担当,推卸责任。

然而教会还有另一种巨婴,他们发现了一位理所当然靠得住的家长——上帝。于是乎,遇到麻烦,遇到事情,也不找家长、不找朋友了,单单寻求上帝——好属灵的感觉!然而却令生命局限在祷告倾诉中,多是于事无补的。有多少这样做的弟兄姐妹将自己逼成了抑郁症,因为上帝好像聋了,而自己却又不敢这么说。

教会自认为是这个世界的良心,是人类的灵魂导师。我们的学校没有培养我们的独立人格,教会自然也意识到了。然而现实是什么?——基督信仰这一社会的强大推动力量,在人格塑造方面似乎比学校更加的滞后。这里稍微提一下原因:一方面,教会能组织聚会的时间很有限,这有限的时间里,人格塑造不被认为是急迫的事情,所以被搁置了;另外,教会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技能,无能为力。

耶稣说,不反对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今天有些基督徒认识到了独立人格的重要性,在教会教授相关信息的时候,却又有很多基督徒站出来指责这样的“人本”性的信息,说这些不适合教会讲台,教会应该讲圣经就够了。

我们的团契在成长过程中发觉,如果团契也只是多一次查经讲道,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希望可以对主日聚会的单一化讲台信息做一些弥补。于是,我们开始宣讲一些社会通识,鼓励思考,鼓励质疑,帮助弟兄姐妹一起健全独立人格。

多数弟兄姐妹都满怀感恩,觉得这些正是他们需要的信息时。然而还是有弟兄姐妹抱怨团契只讲知识,没有生命。他们口中所谓的没有生命就是没有查经祷告。其实我们平时有很多查经祷告,只是他们不参加。我们只是将人数最多的聚会拿出来,传递建立独立人格的生命异象。

圣经从一开头就说明了,人要独立、要工作、要劳动、要顾家。记得团契的上次分享中说到:上帝是一位负责任的创造者,他创造了我们,也为我们负责,所以当我们出现了问题,他依然负责到底,甚至道成肉身,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而且死而不已,如今也有圣灵保惠师默默地守护我们。结果当时立马就有人反对了,因为大家学的系统神学里,神是完美的,人堕落是自找的,与神无关,而神赐下救恩完全是出于爱,跟责不责任没有关系。

所以基督徒讲爱是讲得最多的,但爱是无法度量的,又是可以伪装的,所以教会也诞生了无数的伪君子。我们很少讨论上帝的责任,但是上帝整个的计划都在彰显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创造者,这也不关乎责任归属于谁的问题,这只是上帝的本相、特性,而我们是上帝按照他的本相造的。

我们现在全力维护上帝,就好像犯错的小孩大声说:都是我的错,与我父母无关!可是,孩子,你要知道,犯错是要承担后果的,你承担得起吗?多数时候还是负责任的父母来买单。我们的神就是这位用自己的儿子来承担所有人类过错的、负责任的大家长。这是神的属性,我们有神的形象,也应该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基督徒。

拥有独立人格,要从活出基督的样子开始,这其中之一就是“负责任”。这不是所谓圣经之外的属世的小学,而恰恰是圣经开头就表明的神旨。这需要教会和每一位基督徒共同参与,一起努力。否则,教会就会永远陷在基督徒缺乏担当、挑剔教会,然后教会没有看见、嫌弃信徒的死循环里。如果教会如此内耗,想要影响社会,那还不知要再来几个一百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