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译稿】在耶稣里如何看待死亡?

作者: 义工 柴恩 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7月09日 08:34 |
播放

主题: 基督至高
经文: 约翰福音11:1–38    

死是强敌,我们大多数人活着却否认这一事实。我们的文化试图遮掩死亡。跟世上有些地区不一样,我们在大街上看不到尸体。尸体直接送到太平间或殡仪馆,眼不见心为净。我们很多人从未看到过一具尸体。实际上,更少人亲眼看见人去世。我们不愿思考死亡,也不喜欢谈论死,而且我们情愿假装死不会临到我们身上。

但是它会临到我们身上。实际上,从现在往后一百年内,读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会死。这听起来很刺耳吗?那是因为死就是很残酷的!但它也是真实的。

只有当我们直面死亡这一现实时,我们才会看重复活的盼望。没有什么比死亡使我们更能渴望复活。

约翰福音第11章从患病的拉撒路开始。他的姐姐马利亚和马大打发人叫耶稣来伯大尼(约翰福音11:1–3)。但耶稣没有马上就去。他推迟了。事实上,他又等了两天,一直到拉撒路死了(约翰福音11:4–7,11,14),因为他确切地知道他要做什么。

有盼望地悲伤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约翰福音11:20)。有点奇怪,不是吗?为什么马大出去迎接耶稣而马利亚一动不动呢?仅仅是因为马大是两姐妹中较活泼的吗?难道是因为她是干活的那个人,而马利亚喜欢坐在那里(路加福音10:38–42)?可能吧,或者可能另有原因。

马大对耶稣的言辞一定有点苛责:“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翰福音11:21)。鉴于耶稣所彰显的大能和神迹,马大相信耶稣可能叫拉撒路不死。但她接下来说的很不一般:“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约翰福音11:22)。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马大不知道。她不知道耶稣会怎么做,而且她没有期待耶稣能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不过虽然拉撒路死了,她心里还是有所盼望的。她好像是说:“耶稣,我不知道你现在能做什么,但是我盼望你能做些事。”

耶稣立刻安慰马大说:“你兄弟必然复活。”(约翰福音11:23)他确切地告诉她他打算做什么,但是马大误会了:“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约翰福音11:24)虽然她错解了耶稣的意思,但她的回答很好。她通过神学概念表达了她的盼望。末日必有死人复活,马大持守这一犹太信仰(但以理书12:1–2;约翰福音5:28–29)。

复活与生命

耶稣借马大对末日复活的信念意指他将要从死里复活。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11:25–26a)

我认为马大当时还不能明白耶稣的话。复活怎么会在耶稣呢?那是什么意思?为何信靠耶稣的人都会经历复活呢?她心里这样疑惑,于是凭信心回应了耶稣的问题,“你信这话吗?” (约翰福音11:26b)。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约翰福音11:27)

但是为何马大会如此回应呢?耶稣说复活在他,生命也在他,而马大说,你是基督。基督和复活之间有何联系?马大再次表明自己是个神学家,她似乎了解其中的联系。在撒母耳记下7:12–13,主应许大卫他的后裔必接续他的位,神必建立他的国直到永远。如果这位弥赛亚将要永远掌权,那么他必然不会被死亡终结。要么他不会死,要么他死了,然后复活了。因为复活和弥赛亚之间有联系,而且马大似乎明白那一点。

没有盼望地悲伤

马大因着神学洞见看起来内心充满盼望,而马利亚与耶稣的互动显然不同。马大立刻出去见耶稣,但马利亚没有去,直到马大叫她(约翰福音11:28)。惊人的是,马利亚对耶稣说了与她姐姐一样的话:“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翰福音11:32)

马利亚说出了和马大完全一模一样的话。但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有不一样吗?留意马利亚没说的话。她没有按着马大的方式称述,“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约翰福音11:22)。马利亚没有这样说,她只是说耶稣本可以叫拉撒路不死,在一定时间内。但现在他死了,已成事实。她看起来了无盼望。

似乎马利亚并不抱有死亡来临时耶稣可以有所应付的想法。死亡终究是强敌。耶稣也许能医治瞎眼的(约翰福音第9章),变水为酒(约翰福音2:1–12),而且叫人不死(约翰福音4:46–54),但死亡已成事实,那么无人再能抵抗。对吗?

面对死亡,马利亚缺少盼望,这可以理解。当然,耶稣非常有能力,能行奇事,但是事到如今既然死亡人人都无可奈何。凭借我们一切的先进科学和医学,我们尽所能做到的就是延迟死亡。我们可以让死推迟一些时候。但我们无法阻止死亡,它终将来临。而且人一旦死了,我们就都无能为力了。从古至今,显然死是所有人的定局。马利亚接受这个定局,别无他求。

耶稣总能做一些事

耶稣对马利亚的回应与对马大的对比鲜明。在马大表达了盼望之后,耶稣用极鼓舞人心的话安慰她,拉撒路必然复活,而且,复活在耶稣,生命在耶稣。但他对马利亚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没有安慰的话语。没有神学上的应许。他只是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约翰福音11:34)

但是,留意耶稣对马利亚的非语言回应,也非常有趣:“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 (约翰福音11:33)多数翻译版本把这个词义翻得缓和了,“他生气了”,这是原文字面上的意思。把词义翻得缓和,是因为这里无法确定耶稣为何生气。为什么他看马利亚哭就生气呢?

一般的解释是说耶稣因死亡要作主宰而愤怒。他很生气看到死亡对关系的破坏以及对那些死者亲人的影响。这很可怕,也是不对。耶稣因这个原因而愤怒虽然有点道理,但也许其中有另外解释。有无可能耶稣感到愤怒忧愁是因为马利亚像一个没有盼望的人在悲伤?毕竟他并没有在与马大的交谈中愤怒,而马大心中满有盼望。

实际上,这是耶稣第二次生气了(约翰福音11:38),但这次是对与马利亚同哭的人的回应:“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 (约翰福音11:37)。不管段落中断,耶稣马上再次生气了。耶稣生气是否是因为他们面对死亡缺乏盼望?我想是的,这群人知道耶稣很有能力,他开了瞎子的眼睛,他本可以叫拉撒路不死。但是一旦死亡已成事实呢?甚至连耶稣也束手无策,对吗?

不对。

马大和马利亚都不知道故事以复活的拉撒路结束。马利亚看到死亡这个结局,觉得连耶稣也无法改变。但是马大凭着她所知的神学相信耶稣总能做一些事。

我们应该更多学习马大。

本文由义工翻译 原文作者Constantine Campbell 阅读原文请点击此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