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专访】基督徒社会慈善家卞秉彬(下):跟随耶稣舍命,关爱艾滋病患者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2月17日 13:36 |
播放

(续:【专访】基督徒社会慈善家卞秉彬(上):我曾浪子迷途,上帝带我回家

圣经福音书给我们展示了耶稣的服事是一种“全人”的服事,他不仅宣讲神的话语,也非常看重医治患病和伤心的人,尤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麻风病人的关怀。

在耶稣的时代,麻风病仍是一个“绝症”,它让人的四肢、鼻子和眼睛等逐渐溃烂直至死亡,而病人竟毫无痛感,因此也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这个慢性传染病让人避之唯恐不及,连碰触一下都不敢,即使是家人也往往会把病人抛弃、隔离。

对麻风病人来说,最痛苦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缺,周围人的冷漠更让她们感到孤苦。但耶稣基督带着爱走到麻风病人中间,与他们交谈。“耶稣下了山、有许多人跟着他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来拜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痲疯立刻就洁净了。”这段短短的经文让人看到耶稣对大麻风的爱与医治。

从一个被许多光环笼罩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转身成为上海关爱艾滋病患者专项基金的发起人和推动者,踏入到艾滋病患者关怀这个很少有人涉足的公益领域,卞秉彬坦然,正是福音书的耶稣给了他这样的勇气和心志。

“就如同耶稣的时代有麻风病,在我看来,艾滋病是这个时代的麻风病,今时今代我们中国面对的最厉害的麻风病就是艾滋病。既然基督解决这个病,我们要不要也关注和解决这个病?”卞秉彬表面看上去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上海男人,然而内心的信念和使命感却因信仰而十分笃定。

卞秉彬,上海作协作家、资深人力资源专家、CCTV中国年度雇主评委会委员、凤凰卫视独立民生观察家、欧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策略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委会理事、社会评论家。1999年时,他曾率先提出“不跳槽的人是可耻的”,在当时的主流价值观里跳槽才是可耻的、一辈子只做一个单位中大环境下独树一帜,并大力宣扬人才要流动、高薪聘请人才,并且率先取消日常考勤,强调工作结果而非只是每天报到,这些在当时非常都极具开创性、改变中国人就业思想的观念。

距离曾经在职场的辉煌已有10多年,今天这位已经决志成为耶稣门徒的卞秉彬希望在慈善公益界及基督教参与社会服务上带来革新。不过,他坦言,这条路并不好走。

他引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以色列过红海典故形容说,现在基金会所走的也是这样“一条海底的道路”。

基督时报:在许多公益慈善的领域这种,您为何专门挑了艾滋病关怀做呢?上海关爱艾滋病患者专项基金异象和定位是什么呢?

卞秉彬:做艾滋病关怀不是挑出来的。有三个原因。

第一,多年前上海政府曾邀请我去上海慈善基金会帮助,做了东方艾滋病热线,这也是上海唯一的艾滋病热线,这个热线创办之后确实也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预防艾滋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过程中我看到艾滋病是让政府为难的一个话题、政府有这个需要,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帮助。

第二,是我的认同。艾滋病这个话题跟白内障、心脏病等都不一样,它已经是一个国际高度重视的话题,包括克林顿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等许多国际基金会都关注这个话题,联合国和中国国务院也专门设有部门管理这个事情,它已经是一个国度高度重视的代名词。

第三,跟我们的“君王”有关系,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由来已久,2011年6月,她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夫人成为国际性公益活动的代言人。

从这三方面看,艾滋病关怀的话题,又是政府资源所匮乏的,又是国际最重视的,又是“君王”特别参与的,那我想这就是神给我们安排的很好的道路,因为神希望我们成为一个很好的示范。

这种“示范”有四个方面。首先,当下政府在鼓励宗教团体和信徒多多参与公益慈善,我们要向政府、向执政掌权的和君王展示基督徒基督徒如何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我们真的要无私、无怨、无悔,成为这样的“三无”去做慈善,感动他们。

第二,在社会层面上,人们其实并不清楚“基督徒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甚至越来越不清楚,比如以前是你去个好的学校是教会学校,去个好的医院是教会医院,这样的时代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可基督徒不能坐以待毙,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成为社会中的落后现象。我们曾经是先进、还曾成为领袖,而今天我们成为落后者,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再一次尝试做一个开创者、引导者?所以这也是一个示范,成功的话就是一个见证和示范,让人知道基督徒教做慈善到底是怎么做的、怎么跟我有了必不可少的关系。因为这是社会性的慈善,我们也可以做公益广告,让人可以看到这些。

第三,对教会也是一种示范。因为我们教会脱离社会太久了,离开那种影响社会、做光做盐的生活太远了。60年来没有了我们的身影,我们今天要重新回到我们的岗位上,我们要让教会重新焕发它的社会价值,重新成为社会的金灯台。

第四,也希望给当下中国的基金会的新模式探索带来一种示范。我们想走“基金会3.0的改革”,成为基金会改革的生力军。比如我们现在尝试把这个基金会基金化、社会化、国际化,现在除了我们其他,基金会都是直接收钱的,我们尝试以介入投资的方式来做。同时,尝试基金会运作更加国际化,我们拿着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话题直通国务院、直通联合国,来做一个基金会变革的尝试。

我们来做,等于我们重新带动了慈善的变革,我们就有可能再度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慈善公益领导者,我们要重新回到领导的岗位上,让别人可以效法的榜样。

基督时报:您刚刚介绍了基金会的异象和定位,从几个方面都有考虑。那么,在具体推动和操作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吗?

卞秉彬:
就跟当年上帝带领以色过红海一样,我们在走的是一条海底的道路。

为什么我要说是海底的道路?因为第一,民间基金会的运作,国家是不帮助的。

第二,这也不是教会里有能力的教会领袖、基督徒慈善家们和企业家们,大家器宇轩昂、酣畅淋漓,因为对神的认识所以有共同的感知一拍即合,然后共同欢唱凯歌、欢聚一堂、欢天喜地一起做,恰恰是完全、完全的相反。我们也曾经花了很大的精力把一些教会的领袖联系上,把教会一个一个的通知到希望一同来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的问题:就是中国从来没有合一过。以前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和经验,今天才知道原来教会都是在“意淫”。合一就像一个梦幻曲,从来没走到一块过、各有各的理由。我们要认识客观事实,这就是一个事实。

但是神的话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在整个服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的教会如果不合一,我们没办法做福音工作,而且我们没有办法以教会的正能量影响到社会、人心的改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得到了这样的真知灼见,因为神需要我们知道这个真知灼见。

我们在做的时候会还遇到了很多欺骗、诡诈、陷害,所以这一个海底之路是每一步切身的真实体会。但我可以说,如果换了之前我的那种假设:弟兄姐妹兴高采烈、大家合一奔向迦南地,那么经上所说的就不可能再发生了。事实上,经上所说的都要实现,凡已有的就必再有,已行的后必再行,经上所行的就是以色列人逼向红海的时候,神打开了一条世人不敢走的道路,在海底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神所启示的不归路,那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进迦南地。但这是一个悲剧吗?不是。我相信今天也是如此,如果有一个人得胜了,那10多亿人的土地就都得胜了;有一个人这样的信念不动摇,就说明在这块土地上这样的信念没有被摧毁。

第三,对自己和同工们来说,我们之前没有经验,所以我们1个小时的会要开5个小时才大家能统一意见,1天的活要磨5天才能做出来,因为都耗在没经验上面,所以要消耗大量的培训和时间付出,还有大量的学习。

我说的“海底道路”真真切切就是一条海底道路,因为没有人走过,但是今天我们可以归荣耀走,今天我们227号关爱艾滋病基金会是上海唯一一家基督徒公募基金会。这一条海底道路也没有人能走。那谁能走?只有靠着我们的神愿意去走这样非凡的、常人不敢走的道路。

基督时报:您很自豪并且强调你们是“唯一”,能够做起来截止到目前上海唯一的一家基督徒公募的基金会,您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吗?

卞秉彬:我就想回答“为什么一定是我们”?神就是这么跟我说的:“那你告诉我还有谁?第一,有赢得政府信赖的资源、背景和渠道;第二,非常明确中国基督徒要迈向社会、影响全中国、发光做盐;第三,甘心乐意愿意为合一付代价、为合一而献身,乐意去做接受诽谤陷害的工作,这三个环节缺一而不可”。神说:“如果你找到了谁,那你可以请他来做领导,你来为他工作也是在服事我;如果你找不到,那你就去做吧,因为不能没有人去做。”

我们这个“唯一”就这么来的,不是觉得我们做得最好、或者我们最有能力。我是想藉着这个基督徒媒体的平台向全中国的基督徒呼召:到我们这里起来做领袖吧,因为有很多事情我自己都扛不下来,我很多事情需要帮助支持,我们每天都是在水火当中垂死挣扎。

但是挣扎的底气是我们从天而来的信心,是不在地上的信心。我们常常经历频临绝境,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我们的事工已经建好了,之后可以一劳永逸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规范的管理系统,和有示范性的、可以带出亮光的团队,我们需要广泛团结教会里各样服事的基督徒显明金灯台的能力,因为社会慈善的领导的位置必须要回到基督徒的手中,因为我们才是慈善的原动力。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今天我们还不是;如果我们今天还不是,为什么我们不争着是?

所以,我可以毫不犹豫、毫不羞愧地呼召:谁有这样的担当,我和我们整个团队都愿意来服从你、配合你。或者哪个教会、哪个团队有这样的看见,我们都可以来服从和配合,但至少我们需要合一得来做。如果我请你做领导来不愿意,我请你合一来配合你可能刻舟求剑,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不会放弃教会里任何一个有影响的人和团队。你前两个都不答应,还有第三个:就是你必须迈向社会,你必须行动,你不能做法利赛人,你不能做文士,你不能成为教会迈向社会成为正能量金灯台的阻碍力,你不能、你没有权利,今天愿意也要愿意,不愿意也要愿意。

谁给了我这样的大胆和权柄说这话?就是因为今天我们中国需要,基督徒需要成为今天中国正能量的带路人、引路人。我们需要的不是某几个领袖,需要的不是某几个人的能力,需要的不是某几个教会的奉献箱特别充足,需要的不是某几个人医病赶鬼的祷告特别灵验,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把中国带到一个更光明时代的、有基督使命的、讲真话用心灵和诚实活出基督见证、在世人和众人面前是来为中国的基督化时代到来的付代价的基督徒们。

我今天特别有意思的看到:在基督徒的微信群面争着唱歌唱得更好,这里变成了达人秀;或者谁比谁更有名,更灵验,这里变成了行巫术的、跟拜鬼神有什么区别;我们要比的是谁比谁更有生命,谁比谁更认识生命,谁必谁更愿意为了众人得着生命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就应该比这些。神让我跨越的“红海”就是这个。

欣慰的是,今天神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基督徒都看到这样的使命,我们不再是只是一个人愿意这样做,而是很多人都愿意这样走。

我们的想法也不再孤单,有一支队伍已经合法了,是中国基督督徒做公募NGO结出的新的果子。

基督时报:您个人的基督信仰对于支撑您面对做这个基金会过程中的许多压力和艰难有哪些帮助呢?

卞秉彬:我个人是从7,8岁就开始进教堂但却一直到40岁才肯受洗,虽然从小在教会基督信仰的价值观培养了我在职场中的勇敢、负责任等职业操守,让我在职场十分成功,但面对世俗的成功,我却从信基督的价值观到退回到只是乐意追求基督教的审美。可以说为了追求世界,我自己从十字架上逃下来、不愿意再回教会,但到最后在自己生与死的挫折面前,神带领我走向了一条红海的成圣、永生信心的道路。(卞秉彬弟兄的详细见证可访问:【专访】基督徒社会慈善家卞秉彬(上):我曾浪子迷途,上帝带我回家)

我想通过一个这样的见证告诉所有读者和教会的弟兄姐妹:每一个人生命的主权不在自己,而在神那里,但是每一个人是否自己亲手断送、障碍了神的主权,用自己的“意淫”阻碍了神的主权?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顺服。

第二个,要思考的是我们顺服的到底是什么?我们顺服的意思只是“被动地接受自己的苦难,我们愿意认命就好了”吗?不是,“顺服”的意思是愿意像基督那样承担神的使命。犹大能够背叛耶稣,不是因为主耶稣笨、也不是因为他束手无策,而是他要实现神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是以苦难为代价,以逼迫、陷害和攻击作为舞台,但这是千百年来的的得胜,这世界今天近乎2/3的人口是基督化的,就是因为他这样的顺服带来的。

所以我们要顺服的是:我们要放弃我们的短视、肉体的局限,有生之年的小心眼,家庭生活的一些小乐趣,当下物质生活的小享乐,人际关系的小待遇、小认可、小赞美,把一切局限于“小的”都要放弃的,因为今天你不放弃将来也是要放弃,因为这一切都是虚空,我们真正要前赴后继的是跟随耶稣做那更大的事情,那“更大的事”是什么?就是要来认识生命,得着生命,让失丧生命的来认识生命,让有生命的失丧生命。

“让有生命的失丧生命”这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我说我认识了生命,我拥有了生命;而当你拥有生命的时候,你甘愿为了那些失丧生命的人失丧自己的生命,要为众人舍命,这才是基督信仰的本源,这才是基督徒使命的本质。这伟大的、超人类的价值观是属神的、是属天国的,个人难以承受就对了。因为每一个个体都要被钉上十字架,只有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才会看到这国度的十字架在自己面前永恒和灿烂。

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我今天分享我个人的经历、基金会走来的渊源,就是愿意让更多失丧生命的得着生命,让更多愿意奉献自己生命的人来快快行动起来、一起经历这过红海的艰难之旅。因为当我们这样去做时,那大小山岗都要被削平,高低山洼都要被填满,在崇山峻岭当中会有一条坦途打开,成为我们成圣的祝福。所以,如果我们愿意每一天都这么活着的话,那么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成了永恒的记号。

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谈这样的生存之道、真理之道是更有意义的。因为今时今日的中国是一个拜物主义的中国,成功哲学、不择手段的成功、你拥有和获得多少......这些成为我们的偶像,我们甚至于不再需要爱情、家庭,我们只是需要自己到底值多少钱、自己拥有多少钱、享用和占有多少物质,这成为我们中国人今天集体追求的信仰,这是多么一个黑暗的心灵时代的再现。如果我们看见了一些人生命的亮光而不把自己燃烧出来,我们何以说自己要像基督一样照亮天下人让他们得着生命?

我们说要中国基督化、说更好地服务社区、说更好地预备基督的再来,如果离开了为天下人而舍命、为失丧生命的人舍命的核心思想之道,那我很难想象我们拜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神?至少我可以公然的说,你们拜的不是我拜的,你们拜的那个神是来医治你们的毛病、让你们家庭和美、人生顺利、钱多赚赚、车再买一部、房子也不会缺.......那不是我拜的,我拜的是要学习基督那样为众人而舍命,从我做起,虽然我是软弱的、我还做不到,但神却借着他的呼召和他对我人生的规划让我这样去做,这就是神在爱我。

我很想跟看到这段话的弟兄姐妹分享的是:你是否在经历人生的苦、事业的重创,是否你信了神之后你反而经历到身体受到苦痛、家庭遇到艰难、生活遇到很多问题,甚至这些问题大到你都已经是在绝路上、不能再继续这样活下去了,让你不得不思考你活着的核心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我告诉你:亲爱的弟兄姐妹,赶快和摩西一起下红海吧,因为这才是我们回家的道路,因为神借着这样的环境来爱你、呼召你,神说的是“我的美地早已为你预备”,你的信心必因认识我得胜一切苦难,因为基督已经为我们得胜了世界。

有人说“枪打出头鸟”,做成了有人攻击你,做不成更要攻击你。我的信念就是:我来就是来舍命的。我本身就是带着病来工作的(注:2010年卞秉彬确诊患上甲状腺癌,手术成功),人身攻击网络谩骂等等这些,我信主之前都经历过。信仰让我的心态好到我根本不在乎这些口水了,因为主已经让我得着了一切。我心里面特别安慰的是神说“我只看你的心,人觉得你的好坏我不在乎”。我相信历史自有公论。耶稣活着的时候,别人把他说成应该要被钉死的人,所以我相信成为一个从基督那里获得源源生命的人,我已经从基督那里获得一切的安慰和力量,自然把所面对的艰难和攻击作为上帝祝福的通道。

而且,我的确看到我的病情在好转,我的癌症已经五年没有复发了,体力也在不断地恢复。并且,神差遣的弟兄姐妹比家人对我还好、还亲,因为是有共同的生命的信仰、有面对死亡得胜的信心,他们超过了我的爱人,家人,朋友,知己的范畴,他们本身就是我的一部分。

我得着了好的身体、最好的朋友,还有什么比我得着的更多?所以其实我现在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我很开心。

基督时报:您在做艾滋病的慈善中,可以看到是以一种“高调”来做的,您在基金会的公开场合,也从不讳言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并强调希望联合更多基督徒一同来做。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卞秉彬:我们非常强调让基金会国际化,所以我们很多活动是和国际社会一起联合,我们每次活动都要请工作人员直接向联合国回报,我们的工作也每次都向国务院汇报。我们就是这样高调,慈善的工作就要高调。我们还要给100位明星颁发亲善大使证书,我们希望推动色会上更多人学习彭丽媛关怀艾滋病患者的姿态。

对基督徒而言,我们希望鼓舞更多让人学习基督,迈向社会服务社会。

我非常强调我的基督徒身份、强调基督信仰是我做慈善的动力。其实我之前高调说我是基督徒的身份,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肯定没问题,而是的确存在担心,也确实不知道结果,但是我认为:即使我做了这么多事情,可如果我在人前不认主,那主还会认我吗?那我做的一切都没有了根基。所以,我现在做的工作,第一个根基就是承认我是一个基督徒,第二是不遗余力的把我们的信仰传播出去。

基督时报:您刚刚说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服事把信仰传播出去;我们知道目前《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中有规定说“不得在公益慈善活动中传播宗教”,这两者有矛盾吗?您是如何处理的?

卞秉彬:我可以见证的是,我们这个基金会确实得到了神的祝福,政府也认为我们做的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要谈形式上的东西,我们谈的是真理之道、这是问题的根源,我们不要回避真正的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我个人不认同那种只是形式化的传福音的方式,只是口头说“你要认识基督啊”,听上去很美,但感觉像口号一样。我希望是用一种生命的方式传福音。我传福音就是我要做自己的见证。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基金会。我的见证就是归根究底是我认识到生命的源头,认识到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更多人因为他活着可以活得更好。我要把基督的信仰以一个世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解读给他,就好像给孩子嚼碎了食物给他吃。

我讲的是我真切的体会是什么,人人都爱听的。我从来不跟人说“不要拜偶像啊,你要拜耶稣啊”这些只是口头的话,而是你要认识为什么耶稣是真理,为什么耶稣之道是真理之道呢?

所有的苦难都是祝福,我们要看我们承载苦难的源头是不是基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生命的核心意义是要来通过我们生命的经历认识生命的价值,而生命的价值是我们自己能够看到耶稣为众人受死,生命就是这样被滚动向前的,是我为你舍命,你得着生命,你得着了生命,你原意为那下一个失丧的舍命,是不尽的给予。

一个人活着就是能够让更多人活得更好,你要把你真切的理解的基督精神用你的生命咀嚼出来,然后把那样的汁髓、养分再喂养给他。传播不带着喂养,这个传播是无效的。如果我只是生拉硬拽的跟一个人说信耶稣好,然后他信主了我就觉得我一切荣耀归给我、神会恩待我了,带着这样一个功利心传这样一个法利赛人的福音,我觉得会让教会误入歧途。

什么叫做喂养?喂养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而什么是合适的时间,就是他在匮乏的时候。所以我不会强迫大家有事没事坐下做像口号一样谈几句,像曾经的红卫兵小将。今天很多的红卫兵小将都还活着,但是没几个人反对今天的物质文明,所以说喊口号是没有用处的,到最后最软弱的也是这些喊口号的人。

但是我同时也不会否认我们需要灵修、需要读经、需要宣告。我说我排斥拿着喊口号这样的方式传福音,而不是说拒绝大家要去宣告。宣告是我们与耶稣建立关系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这点是绝对不会少的。所以我们的读经、祷告、宣告等这样的灵修的时间每天都要有,因为我们每天都要与神建立关系、从神那里得到生命本源的能力。所以认识圣经,认识神的话,是我们最大的武器,是我们最大的得胜的披戴耶稣的真实的见证。

要吃喝神的话。什么叫做吃喝呢?你灵修的时候要去思考,思考了之后你要去实践,就好像你吃了饭之后你要消化、吸收营养,然后把你的每一个细胞都修复起来,所以这就是我们读经和产生行动的过程的。

我为什么再三解读这个过程呢?我就非常担心有一些人误解认为我说行动是最重要的。不是,光是盐是最重要的。但行动是什么呢?你不行动就如同盐失了味,是一个不合格的盐、是一个没用的盐;你这个基督徒不行动可以啊,但就是一个不合格、没用、被否定的基督徒。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不要曲解我的话,认为我们团队以为行动最重要,反对读经、祷告,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要吃喝神的话,但是不能天天就是“吃喝”,这是不可以的,吃喝完要出来做事情。因为你的属性是光、是盐,就要行动,因为没有行动,就如同盐失了味,这是马太福音很清楚告诉我们的。

而我们今天很多基督徒前面一部分都没有错,是吃喝神的话,唯一错的是他从吃喝完后在床上不起来了;他是光是盐也没错,他信了神就是光是盐了,这是他的属性,可是他不发光,就好像手电筒它不开、盐失了味。那这是什么样的光、什么样的盐,这才是我们要认识的。

我们就是因为盐失了味才导致中国基督徒在一切正能量的领导力上落后了,这落后的不是基督,而是基督徒所差遣的盐没了味,那光不肯发。我们这个团体希望带着权柄呼召全天下的基督徒、特别是中国的基督徒行动起来。

基督时报:您另外的一个身份是独立民生观察家、社会评论家。比如您写过《中国青年性爱问题报告》、《上海艾滋病慈善状况报告》等专注于民生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同时您又是一位基督徒,您认为基督徒和教会如何更好地介入到一些民生问题,并且促进这些民生问题的改善呢?

卞秉彬:
今天这个时代,哲学家被淡出社会的主流阵地,原因就是他不能产生主流影响力,特别是在中国,只有成为一个社会学家,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你可以把社会广泛的人的生存状态表达出来,在事实表达过程中你激发大家思考,引导大家思考的答案,既切实可行,也比文学作品更直接。

比如我为什么要做《中国青年性爱问题报告》呢?第一,这个话题跟我关注的艾滋病防治有关;第二,性跟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关;第三,跟我们未来的90后、00后的价值观有关。

90后、00后是我们的重灾区,为什么这么说呢?“灾”是“灾”在性伦理、性道德、性价值观完全没有方向,而且全社会都没有方向给他们。因为全社会都没有方向,都生活在性无序当中。

这也是我面对媒体首次讲到“性无序”。我出的报告就是为了强调这一点。性无序带来了生活方式无序、家庭伦理无序......所有无序问题的根源来自于性无序,那么才最终导致一个结果:中国成为艾滋病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那么,中国的基督徒是不是该重拳出击这个事情?

就如同耶稣的时代有麻风病,在我看来,艾滋病是这个时代的麻风病,今时今代我们中国面对的最厉害的麻风病就是艾滋病。既然基督解决这个病,我们要不要也关注和解决这个病?

艾滋病就是这个时代的麻风病,因为这个病直接导入我们中国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性伦理的无序。80后还比较拜金,90后连金都不拜了,那怎么办呢?只能直接拜身体,把身体消耗够了是多么可怕呢?那我们再想想,我们的00后怎么办?

我是一个社会学家,我是有这样的责任心。我做社会学家不是为了让自己出名,或者成为什么著名人物,是我的信仰让我坚信,我哪怕什么也没有也要服侍这个领域,因为这个必须有基督徒来引导让中国社会来重建家庭秩序。现在没人提这个事情,基督徒再不提的话,就是我们的耻辱。也许我不是最好的社会学家,但我是最有信仰的社会学家,我的技术肯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的出发点是很虔敬的。有幸的是,上帝只看人的心。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由笔者根据采访内容整理而成,经由受访者校订。编辑略有删节。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者立场,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