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爱德基金会2015项目管理研讨会 联合电商学界与公益共同探索新时期农村发展新路径

作者: 郑欣荣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12月31日 10:02 |
播放

12月26日,为期四天的爱德基金会2015年项目管理研讨会在南京闭幕,此次会议主题是“探索新时期农村发展新路径”。

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名项目合作伙伴代表一同就电子商务助贫发展、互联网公益众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新形势下的项目管理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其中,会议特色之一是邀请了多位电商实力派来参加,如阿里巴巴、苏宁云商、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维吉达尼等电子商务企业,与其他商界、
学界、社会组织代表等共同分享经验和智慧,现场反响强烈。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致辞中谈到此次会议的初,他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爱德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以新求变,在农村综合发展和城市社区服务的工作中不断融入时代的新元素,赋予各方面新的思路和创意,并以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走下去。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项目管理中心主任何文说,此次探讨会涉及主题非常广泛,也首次融合了一些区别以往项目研讨会的新兴领域,这将对爱德基金会未来的农村发展工作起到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也谈到,如今公益事业也面对着网络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爱德期待与项目合作伙伴们一同携手,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变革路径。

此次的探讨共分三个大的主题:电子商务助贫发展、互联网公益众筹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各界人士进行了热烈的分享和讨论。



紧抓电商扶贫发展的契机
其中在紧抓电商扶贫发展的契机这一主题上,会议许多分享值得关注。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电商这一话题也不断增温。苏宁云商集团运营总部新渠道拓展中心总经理徐仲认为政府从年初开始就针对农村电商发展频繁发文,可以看出国家积极培育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新动力的决心,加强规划引导,以期最终实现农村电商的规范化、产业化。所以,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无疑是一种利好。同时,他直言,发展农村电商的难点也不少,特别是人才短缺、资金匮乏、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宁波优客智联总经理、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负责人汪勇在许多案例分享后,指出想要发展农村电商,必须采用多方联动,整合营销的思路,不断提升各流程的服务质量,打造属于该市场的诚信购物体系。

维吉达尼供应链业务负责人潘盛从实操案例着手,向与会者仔细介绍了机构在项目推广方面的经验。设计出一个有新意的项目,说好一个真诚动人的故事,并将它通过有效的新媒体等渠道传播出去,再巧妙地去维护与每一个相关群体的关系,也许这样一个连贯式的做法才能为农村电商找到切实的操作模式。

农产品的质量及产业的规范管理是直接关系目前该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农产食品部项目经理张志豪建议,要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相要求给予相当的重视,因为这些是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

互联网公益众筹
另外,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以互联网众筹的方式来促进公益也是值得看到的趋势。阿里巴巴企业社会责任专家明宏伟建议说,想要实现“互联网+”的人人公益,需要在产品和筹款设计上从“生活化”、“社交化”、“数据化”入手。爱德也已经从实际业务出发,对互联网众筹方面的发展可能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爱德今年实行的“爸妈食堂”、众筹为许多老人提供饭食的项目引起不少关注。作为众筹项目的成功案例之一,“爸妈食堂”从2013年起,已筹集善款逾330万元,它以老人为核心,公益午餐为载体,社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为困境老人提供帮助,鼓励志愿者参与,破解“老何所依”的民生之艰。目前在南京全市开设社区助餐点50多家,帮助1000多位社区困境老人提供午餐服务,综合养老服务达十万余人次。

推动外来工人群的城市融合

近10多年来因为我国的城市化,也带来庞大的城市外来务工人群。帮助他们如何尽快适应,如何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如何寻求营造公平、自在的生存环境,是许多社会组织和力量应当关注和参与的。此次研讨会提出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子女的社区参与和城市融合等问题,得到各界关注。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张曙认为,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即流动儿童所面对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社会融合及卫生保健等问题。如何保障教育公平化,消除社交中的焦虑、孤独、自卑感,提高学习效能感,提升自尊水平,改变消极人格等都是需要政府、社会、公益组织来协同完成的。具体方式,譬如,取消各种身份限制,改革办学机制;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措施都将有助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

张教授从社会工作的专业学术理论研究的层面,指出目前针对流动儿童服务呈专业化发展趋势,社工协助服务使用者不是只消极的协助消除症状,处理危险因素,而是要培育复原力,积极协助个人发展保护性因子或机制。她以纽约哈林区的《青少年行动方案》为例,呼吁视每个孩子为“有能力的公民”或“社区建构者”,认为建构友善社区环境能够提供开创多元角色的社区空间。

另外,长期在基层服务外来工人员的部分社会组织代表们也相互畅谈了从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来的一些经验,包括流动儿童的安全教育、职业体验、社区参与与融合;建筑工的健康与职业安全;女工健康与职业病;工伤认定与康复服务等。 

本文图/文均取材自爱德基金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资料。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