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手记】面对历史,到底何为“纪念”真义?——观“二战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有感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4月23日 11:44 |
播放

历史,我们不该忘记,尤其是那些带来人类巨大伤痕的历史。

比如,二战法西斯带给人类的创伤。

我们中国人也曾置身其中,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中华民族的残忍蹂躏在碾过70年后许多人的心灵仍无法愈合。

但每每看到那些所谓的“抗日神剧”,笔者不禁哑然:若悲恸的历史沦为娱乐虚无的狂欢与发泄,我们这一代人将如何面对后人?

而当笔者于“犹太难民在上海”世界巡展5月1日开始前,访问了位于上海长阳路62号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走出大门之后,颇有困惑之后的恍然顿悟之感:原来,“纪念”根本而言,是关于敬畏、关于爱的传承。

进入大门首先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中国艺术家何宁为纪念馆设计的六个人组成的雕塑:手捧妥拉(旧约圣经)的犹太拉比、老年犹太妇女、手捧金灯台的青年男子、青年女子、中年男子并肩膀上抬着一个展开双臂的儿童,分别信仰、苦难、光明、爱、坚定和希望,以及被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

雕塑背后是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这里铭刻着曾在这里寄居的近1.4万犹太难民的名字。

旁边则是整个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摩西会堂,当年它是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进入其中,是努力还原到当年的样子:深红色的圣幕后面放着犹太圣典妥拉,圣幕顶端用希伯来文写着“无论我身处何处,上帝在我心中”。

整个会堂给人一种浓厚的宗教信仰氛围,让人一窥即使在灾难中犹太民族仍旧持守着他们最看重的信仰,这也是他们历经数千年漂流逼迫仍不绝于世的精神力量。

之后两个展厅分别是从大历史史料和小平民故事两个角度展开。前者告诉我们曾经纳粹与希勒特的猖狂下,这几万犹太人避难上海与当地民众彼此互助的历史,最后以诺贝尔当代著名犹太文学家、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利.维塞尔(Elle Wlesel)一句名言结束:“过去包含于现在,但未来仍掌握在我们手中”;后者则是“我们的故事”,曾避难于此的难民们回忆着上海在乱世之中带给他们难得的安定与祝福,讲述着他们对上海的感激。一方面有史料、有数字,一方面延续的是困境中小人物的亲情、爱情与友情,看到人性的闪光之处,触人心弦。当走出展厅,再次看到墙壁上铭刻的一个个的名字,感受到犹太人对于每个灵魂的看重。

敬畏上帝、敬畏历史和敬畏生命。小小的一个纪念馆浓缩了犹太民族的宗教观、历史观和生命观,让笔者不禁心生敬佩。

曾经中国也是一个内心含有敬畏的民族:敬天,因此每每面对历史转折中国人总会说起“天道”;敬畏历史,从孔子的《春秋》再到司马迁的《史记》开启的了史学的庄重。

今天,身处现代化和世俗化洪流中的我们中国人是否在学习现代化、富强化的同时亦要回归我们对苍天、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并且扩展到对一个个历史中每个生命的敬畏?

最为让笔者内心留下深刻一笔的是当笔者走出纪念馆时,才知道这一切并非中国人而建,而是犹太人自发筹集而建。一方面,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雍容宽厚,对于给予他人的恩典我们并不惦念回报,同时亦更加看到犹太民族不忘滴水之恩的宝贵。圣经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两个民族精神的核心菁华在此碰撞出美好的火花。

感谢这样一个坐落在上海一隅的纪念馆,它让我们看到:纪念,原来是关乎敬畏、关乎爱的传承。

纪念,唯有敬畏苍天、敬畏历史和敬畏生命才会生发出真正的力量。

而且,比起记住恶的猖獗,我们更要记住的是人性不可或缺的爱的传承。

唯有此,历史才真有诺贝尔和平奖所说:“过去包含于现在,但未来仍掌握在我们手中。”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