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利玛窦逝世400周年 重思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 盖丽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12月02日 12:55 |
播放

今年是纪念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马窦逝世400周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员高寿仙发表纪念文章《相看两不厌:利玛窦与中西初识》。回顾利马窦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遥想中西“相看两不厌”的那段时光,希望对中西双方都能有所启示。

高寿仙说,从明朝后期开始,大批传教士本着传播基督的“福音”的初衷,来到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遵循“知识传教”的方针,极力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测绘学、机械制造学等多个方面。同时,传教士们又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介绍到欧洲,内容以哲学、文学、历史为主,也包括造纸、印刷、农艺、医药、建筑等科技知识。传教士们的活动使中西关系进入较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和交往的新时期。为中西双方架起一道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桥梁。

 文章指出,利玛窦不但在塑造中国早期的“欧洲观”方面作用巨大,在塑造欧洲早期的“中国观”方面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他的日记遗稿整理出版后,成为一部“划开中西交通史新时代”的重要著作。一些西方学者评价说:“《利玛窦日记》这本书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及生活方面的影响,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任何的史学著作。”“这本书第一次向欧洲全面介绍了中国道德和宗教思想的概念。欧洲人也是第一次从此书中知道中国圣人孔子和中国文化的精粹儒家经典。”可以说,利玛窦对中国的描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

高寿仙对中国与西方“相看两不厌”的时代不能够长久持续表示遗憾。文章的最后说,18世纪末,欧洲的“中国热”迅速降温,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迷恋后,欧洲人开始以苛刻的态度和憎恶的眼光看待中国。在这“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潜藏着殖民者的贪欲与野心。而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的蚕食和侵掠,也极大地损害了西方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由此造成的消极影响,迄今尚未完全消除。高寿仙希望藉此纪念之际,中西双方在中西文化交流上都能有所启示。

而此前的中国曲阜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为加强中西方的交流和了解感到迫切,希望出现更多的“利玛窦”。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