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微信

虐童杀婴频发引魏英杰感慨:宗教信仰有助唤醒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

作者: 郑欣荣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3年09月03日 06:53 |
播放

最近几个月,社会新闻中有许多各地发生的虐婴、杀童等事件,让人心生恐怖和不安,不少人感慨人心不古、社会乱象等。

昨天,知名媒体人、评论人士魏英杰在他的博客上提到这些现象,呼吁说需要唤醒社会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而到底如何唤醒呢?他提到三点:社会制度、人文教育和宗教信仰,让人再次看到,宗教信仰对于生命安全与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魏英杰,男,70后出生,笔名孤云。现居杭州。媒体人、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曾任关天茶舍版主。作品入选各种杂文年选。《面朝真相,春暖花开》入选南方周末2009年十大评论。

在昨天这篇发表在他的财新网博客上的文章《唤醒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上,他说到自己参加了一个朋友为儿子考上大学庆祝的家庭聚会,看到自己儿子的喜乐成长喜极而泣。这让魏英杰很有感慨。他为朋友写下祝福语:“人生最幸福的不是拥有一个有权有势的老爹,而是拥有一个勇敢正直的儿子”,并且感慨说:在当下要培养一个孩子,看他长大成人、走上正路,是多么不容易。

时下各地多起虐婴、杀童案让人不禁有此感慨,比如黑龙江一两岁大女童被自己父亲用数跟缝衣针插入儿童体内,北京河南的亮起摔婴案、陕西6岁男童被一女性骗至野外挖掉双眼……“面对这一起起让人难以置信的极端案例,人们不禁沉痛地发问: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哪怕再不懂法,哪怕再无知,这些凶手都不可能不懂得,孩子是无辜的,也不可能不明白,如此残害婴童实属灭绝人性之举!难道这个社会已不仅是人心败坏、道德沦丧,而且堕落到连基本的人性都缺失了的地步?”

“…不得不说:我们这个社会确实病了。而且,这不仅仅是法律缺位的病,也不光是制度缺失的病,还是从文化深层结构发生的病变。或者说,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莫名失踪了。”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最可贵的。一个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只能是一个伦理失序的社会,更将是一个大难临头的社会。从这里,我们有必要好好反思,这个社会为何会发生文化病变,又该如何去修复这种文化病?这个话题很大,很沉重,却不容回避。”

魏英杰语重心长的写到:“一个社会需要人文的滋养,这样才能使文明得以延续,使这个社会最低的文明共识不至于崩溃。什么是一个社会最低的文明共识?这就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尊重生命,既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无论是从遏制这类残忍伤害婴童恶性事件,还是从维护社会健康运转、保障人们最基本安全感的角度出发,都必须重建敬畏生命的文化秩序,唤醒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

“该如何去唤醒一个社会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一者是从社会制度入手,梳理与剔除那些不尊重生命的规制,建立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接轨的法律制度;一者是从人文教育入手,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一者是从宗教信仰入手,让人人都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一个社会如果具有充分尊重生命的制度氛围,一个人如果具备法治意识,拥有宗教信仰,这个社会就将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那么,即便偶尔发生类似的极端案件,人们也不会对这个社会彻底失去信心。”

对于第三点宗教信仰,魏英杰在博文末尾特别提到说,他朋友为儿子做的庆祝会也是个教友聚会。“我看到,那些教友们脸上充满平和喜乐的表情,我就深深地明白,这个社会究竟缺失了什么。”

结尾虽短却益发引人深思,让人切实看到宗教信仰对于家庭和睦、对于教养子女,以及对于社会的健康有深远的意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