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faello Santi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NO.01画家生平
1483年耶稣受难日凌晨三时,拉斐尔诞生于意大利的乌尔比诺 。其父乔万尼·桑西(是位默默无闻的画家,母亲玛吉亚·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亚拉。所以,童年时代的拉斐尔受父母家庭环境熏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影响。
拉斐尔长大后,乔万尼发现他特别喜爱绘画,并在这方面颇有天赋,便开始教他学画。几年后,年纪尚幼的拉斐尔便成为乔万尼在乌尔比诺众多创作中的得力助手。后来乔万尼逐渐发现,自己已经无力传授更多的东西给儿子时,便决定让拉斐尔拜彼得罗·佩鲁吉诺为师 。1498年到佩鲁贾,进入画家佩鲁吉诺画室学画 。
1500年12月10日,羊毛商安德烈亚·巴龙齐委托拉斐尔及埃万杰利斯塔·达·皮安·迪·梅莱托创作“托伦蒂诺的圣尼古拉加冕”屏风 ,此时拉斐尔落款已是“大师”,名字排在同事之前。1501年9月13日作品完成并收到酬金 。
拉斐尔学习佩鲁吉诺的绘画风格时,在每一细节的模仿上都异常逼真,以至他绘制的肖像与老师的手迹如出一辙,真假难辨。如在佩鲁贾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为曼达勒纳·德格里·奥迪夫人绘制的一幅木板画中,他用油彩绘制了许多人像,表现圣母升天的景象,耶稣在空中为圣母加冕,坟墓周围的十二门徒正凝视着天堂的光辉。这件作品制作得极为精细,任何不精通绘画风格的人都会误认为这是佩鲁吉诺的手迹 。
1520年,拉斐尔返家发了高烧,但医生只认为他是受了风寒,不久后于4月6日耶稣受难日逝世
NO.02.画作解析
《捕鱼的奇迹》拉斐尔于约1515-1516
拉斐尔的《捕鱼奇迹》作品,给人一种平静的画面感。其作品以平面表现形式同直线走向的线条相结合,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当我们面对鲁本斯的油画作品《神奇的捕鱼郎》时,可以看出鲁本斯在画这个题材时借鉴了拉斐尔油画作品里所有的要点,但他却加强了人物形象的运动感。
Anton Losenko于1762
在表现天空、水及人物等方面,鲁本斯在用笔上更加灵活,笔触带有强烈的动态感。他通过船只方位的穿插变动,去除了平面的构图方式,作品由拉斐尔的平面感觉的方式转变为强有力的动态纵深感的画面效果,同时,还产生了多样统一的视觉效果,使整个画显得空间感更加强烈。
我们不难发现每张绘画作品的纵深感是不同的,纵深感的产生是根据画面空间来界定的,同时每张作品的经营位置也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设定的。当我们去创作一幅作品时, 画面中的纵深感是根据空间把自己组织到各个平面中还是运用一种匀的纵深的运动,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其画面效果也是不同的。
Frederik van Valckenborch
当面对绘画大师J托列托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受到建立在科学透视法基础上的奇特构图、物象之间相反力量的抗衡形成的运动感、色彩和光线产生的令人眩晕的神秘氛围、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戏剧性效果。所有这些,都是丁托列托的绘画作品给予我们的深刻印象。这些特质,是他在熟练运空间透视和明暗基础上表达出的画面纵深感,所有这一切画面效果在其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同时,带有纵深感的空间具有美的传达功能。
NO.03.画作背景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约17世纪初
这幅画的背景来源于“撒网的比喻”,这个寓言与稗子的比喻大同小异,均指向生命的终极赏罚。要想得到最后的赏报,我们就必须要与圣人为伍(参太13:47-53)。
NO.04.画作意义
《捕鱼的人》鲁本斯作品
耶稣以渔夫打鱼的比喻来讲道,这是很自然不过的事,这对于在加利利海中打鱼的渔夫来说更亲切易懂。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网,是指他们在打鱼时所惯用的大型拖网,这种网,底部加挂铅块,使得网能够在撒出去之后一直沉到海底。因此当渔夫收网的时候,无论是居住在海底的鱼,亦或较靠近海面的鱼,全部一网打尽。
各种的鱼类都会被拖进来,然后把网拉上岸,分别捞获的东西。无用的丢弃,好的收存在器皿中。有的鱼是活活的放在盛了水的器皿中,否则就无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把新鲜的活鱼送到较远的地方去。这个比喻与麦子和稗子的比喻如出一辙,都在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意识到恶的存在,另一方面要怀着耐心和信心,等待天国正义的圆满实现。对我们今天信仰生活的启示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这种拖网打鱼,当然无法选择与鉴别,非要把水里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拉上不可,而且一定是混杂的东西。如果我们以此比作祂在地上团体,必定是表明教会不能够选择与鉴别,地上的团体必难免良莠不齐,包含有各种各样,好人与坏人,有用的人与无用的人。
对于这个“团体”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排外的与包容的。主张排外观点的人,认为这个团体是为好人,就是那真正定全奉献自己与世人大有分别的人而有的,这个观点很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却不是新约的观点,因为,经上吩咐我们不要论断人(参太7:1)。那么到底是谁做判断的工作呢?人并没有资格去判断任何人。包容的观点认为“团体”在本质上应当向所有的人大开门户,就好像拖网一样,因为凡是人的机构就必定是混杂的,这正是这个比喻给我们的教导。
二是比喻也同样地教导我们,那分别的时候终必来到,区别善与恶的结局定要来临。这当然并不是人的工作,乃是上帝的工作。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一切愿意来的聚在一起,既不必判断,也不要分辨,只要把最后的公审留给那一位。
Gustave Dore
三是我们更近一步意识到的是,耶稣的比喻绝不仅仅指所谓的义人和恶人,其实也在鼓励每个人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认真检讨和辨别存留在自己灵魂深处里的“鱼和虾”。挑出好的,予以保留;拣出坏的,坚决扔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和至高者的创造工程密切合作,将自己的生命塑造成一个健康的“好”的生命,才能对未来的公审无所畏惧。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