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微信

参观美国使命教会实践的案例(三):​橄榄服事村的服务之路

作者: 尹伯斌、李惠霖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1月20日 09:46 |

编者按:
使命教会(missional church,也被翻译为使命导向型教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教会开始深刻反思传统的教会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兴起的。这一新的模式早已逐渐扩展到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最近几年,中国也开始有神学研究者关注使命教会的趋势并探讨如何应用到中国本土处境之中。
本文是作者近日参观和参与美国使命教会的实践活动案例的所看、所感和所思系列。

吴东日博士推荐语:
使命导向教会(Missional Church Movement)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基督教运动,它强调教会的存在和行动应以完成上帝的使命为核心。使命导向教会的理念,有着深厚的神学根基和历史渊源。早在1952年,国际宣教协会(The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的威宁逊会议(Willingen Conference)就提出了上帝的宣教使命(Missio Dei)这一重要观念,成为现代宣教的重要理念。

使命导向教会,不仅是注重福音传播和信徒增长,更加关切在社会各领域中实践上帝的旨意,如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义等方式,直接回应社会需求和问题。使命导向教会,甚至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该运动认为,教会不仅是信徒的聚集地,更是上帝在世间使命的执行者。他们倡导信徒皆祭司,鼓励信徒积极参与宣教活动和社会服务,将个人的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践上帝的使命。使命导向教会运动推动了教会的改革和创新,使教会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的需要,为现代社会中的基督教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北京盼望花园创始人、我的好友尹伯斌和他的爱女李惠霖,在旅美期间,积极关注并参与美国数家使命导向教会的活动中,深有感触,整理出几个案例来。尹伯斌本人在北京期间,长期从事成瘾症社会边缘群体的创业和就业教育,投身于社会边缘群体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的服务。



橄榄服事村的服务之路

一、引言:教会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1.1 教会的社会使命
橄榄浸信会(Olive Baptist Church)作为位于佛罗里达的彭萨科拉(Pensacola)地区的重要信仰团体,在帮助社区中弱势群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督教信仰不仅关注灵魂的拯救,也关注社会公义与实际需求。教会的使命是将基督的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也成为了橄榄服事村公司(Ministry Village at Olive, Inc.)成立的初衷。
d5e1azy2e913ktumh6.png事工村外景(拍摄于2024年2月8日)

1.2 飓风伊万的契机

2004年,飓风伊万(Hurricane Ivan)重创了彭萨科拉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在这场灾难中,数千人失去家园,社会急需重建和支援。在特德·特雷勒(Ted Traylor)牧师的带领下,  橄榄浸信会通过祷告寻求更深入地服务社区的方式。最终,在飓风的推动下,橄榄服事村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旨在向受灾者提供长期的支持与帮助,逐渐发展成为彭萨科拉社区不可或缺的服务机构。

二、橄榄服事村的创立与发展

2.1 从危机到转机:飓风后教会的呼召
服事村的诞生标志着橄榄浸信会从传统的教会事工向全面社区支持的转变。通过与教会成员的讨论和反思,特德·特雷勒牧师和教会领导层决定成立一个致力于帮助社区弱势群体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不仅是对飓风后重建的回应,更是对教会信仰中“爱人如己”原则的实践。

2.2 多元化的社区服务项目
服事村的核心项目包括“温柔的心 关爱的手”(Tender Hearts Caring Hands ,可缩写为THCH)、儿童青少年支持项目、药物滥用恢复支持等。“温柔的心 关爱的手”项目致力于帮助无家可归者和低收入家庭,通过提供食品、财务援助、淋浴设施和热餐,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这个项目每周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午餐包和洗浴服务,帮助他们在物质上得到支持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2.3 持续扩展的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事村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彭萨科拉地区帮助无家可归者的重要力量。在2023年,“温柔的心 关爱的手”项目为399名无家可归者提供了淋浴服务,并为数百个家庭提供了食品援助。通过这种多层次的支持,服事村不仅帮助受助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更帮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三、志愿者经历:跨文化服务与合作

3.1 参与背景
自2024年2月起,我在特德·特雷勒牧师的引荐下,与服事村的执行总监德雷顿·史密斯(Drayton Smith)结识,并参与了每月的“无家可归者任务”(Homeless Mission)志愿服务。我主要与“温柔的心 关爱的手”的主任凯瑟琳·舒斯特(Kathleen Schuster合作,负责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品、生活必需品和心理支持。在此过程中,我的15年中国社会服务经验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通过与美国同仁的合作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服务模式。

d5e19ksg6x0kbwgax9.png无家可归者在用餐(拍摄于2024年2月8日)
d5e1dx7300qnfhff4f.png洗澡设施(拍摄于2024年2月8
日)
d5e1emsv1pki1mgb4k.png服务中(拍摄于2024年2月8日)

3.2 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

作为志愿者,我每月参加服务日活动,包括在食物分发中心协助整理和分发物资、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热食以及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过这些互动,我们为无家可归者建立了一个安全、温暖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可以在此表达自己的困难和需求。每一次的服务活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d5e1fbscsp1s1s7k8g.png当天的餐食(拍摄于2024年4月2日)
d5e1g27ngfuvok1jou.png当月菜单(拍摄于202442日)
d5e1gox83sig5ger0s.png为家庭为单位的配送包(拍摄于2024年4月2日)
d5e1lylbonql9zrvxm.jpg
当日餐食(拍摄于202442日)

3.3 跨文化合作与交流

在与服事村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的国际社会服务经验成为了一种优势。我们通过定期的会议与交流会,探讨如何结合中美两国的社会服务经验,优化现有的服务模式。例如,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识别无家可归者的需求,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德雷顿·史密斯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帮助我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中无家可归者的现状。

四、社会调查与研究分析

4.1 无家可归者的基本情况调查
在德雷顿·史密斯的协助下,我们对彭萨科拉地区无家可归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这项调查包括无家可归者的年龄结构、流动性、就业状况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为制定服务策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2 数据分析与服务改进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无家可归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潜在的就业能力,但由于缺乏固定住所和社会支持,他们难以维持稳定工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与服事村团队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提供基础生活支持的同时,帮助无家可归者找到就业机会。我们提出了职业培训和社区企业合作计划,旨在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帮助无家可归者尽快适应职场生活。

4.3 调查成果的实际应用
这些调查成果不仅为服事村的服务提供了实用的改进建议,也为我的跨文化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将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应用于服务过程中,不断调整与优化志愿服务方式,力求使每一次的帮助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的合作模式也为其他志愿者提供了学习的样板,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五、影响与展望

5.1 对彭萨科拉社区的影响
服事村的服务在彭萨科拉社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温柔的心 关爱的手”等项目,许多无家可归者在这里找到了重建生活的机会。他们在接受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上的支持,重新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此外,服事村的存在也使社区对无家可归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了更多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投入。
d5e1ch9v3eoiriljtm.png本文作者与执行董事德雷顿·史密斯及受助者的合影 (拍摄于2024年4月2日)

5.2 对志愿者的成长与反思
作为志愿者,我在服务过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通过参与到服事村的工作中,我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美国社会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也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如何在中美之间搭建社会服务的桥梁有了更多的思考。
d5e1ql8ak3b2ze6jj9.png
志愿者登记簿(拍摄于2024年4月2日)

5.3 对未来的期望与规划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参与到服事村的服务中,并通过与当地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无家可归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我计划结合中美两地的经验,推动更多关于无家可归者服务的创新项目,使他们能够在得到物质支持的同时,也能重新找到社会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六、结论
橄榄服事村作为橄榄浸信会的延伸,不仅承担了帮助社区弱势群体的责任,更是将基督的爱带入了彭萨科拉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与其合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无家可归者重拾希望、社区逐步复苏的过程。这段志愿经历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实践,更是一种信仰与爱的见证。我深信,在服事村的带领下,我们将能够在更多的困境中,看到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