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藏,想到的恐怕满眼都是寺庙,喇嘛,然而就在这样的看似福音很难进入的地方同样有着上帝的奇妙工作。在盐井,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天主堂,1865年始建,之前堂内被发现了三十年代印藏文版《圣经》、《圣母玛利亚传记》...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无一人不会感到福音的传播能力。
据悉,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天主教堂,位于芒康县上盐井村,国道 214 线旁, 1865 年始建,2004年重修。占地面积 6000 多平方米,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
天主教1865年传到盐井,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自 1865 年至 1949 年历经 17 位外藉本堂神父。首次打开这种局面来到盐井传教的有两位神父(邓德亮神父和比神父)。两位传教士经过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从之南贡山的朋卡来到现在盐井的根拉村,并在根拉村住了一段时间,当时群众中已有信教的人,1865年从贡格喇嘛手中买下了上盐井的这块地皮,并盖起了教堂,有十五间的住宿。
盐井教堂也是经历多年风风雨雨,曾在文革中被毁,后传教士们不仅在灾难之中度过难关恢复了教堂,而且还解决了群众住房等问题,让群众安居乐业, 使他们逐步了解了天主教的文化内涵。盐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尼德龙翻译了藏文经书,提高了信徒质量,也提高了信徒数量,至此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至今上盐井村80%村民信天主教。
据悉在这座教堂极具中国特色和藏族风格,除了主耶稣像、圣母玛利亚像和一些圣经故事的画框以外,还有传统的红灯笼和洁白的哈达,很多老人每天准时颤颤巍巍地上下石阶,进到天主堂做祷告。
张之亮导演、吴奇隆、左小青主演的电影《车票》即围绕此教堂展开故事,外景地与嬷嬷原型亦为此教堂及其中修女。
无论在哪里,神不忘记他的任何一个儿女。中国的西部是福音匮乏的地方,然而福音的能力不会因地域而阻隔,不会因民族而断开,盼望更多人能够为福音的广传祷告和努力!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