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俄米本是以利米勒的妻子,是犹大伯利恒人。但因见国中遭遇饥荒,全家就离开,反而到了摩押。在摩押的日子并不是十分美好,先是丈夫去世,剩下拿俄米和自己的儿子。等他们娶了摩押地的女子为妻后,住了十年,后来两个儿子也死了。
对于拿俄米来说,她真是不幸的,先是丈夫离世,这是女子的倚靠,也是她的精神之柱,在丈夫去世后她还没有想到要回到伯利恒。可就在儿子死了后,她的盼望也没有了。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真是巨大的打击。这时候她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不回到犹大的伯利恒呢?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管教。
正如她多次所说的:“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 “不要叫我拿俄米(“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拿俄米认识到,这一切的遭遇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在上帝面前走错了路的缘故。
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属灵生命中的失败。如果她能正确地面对,胜过后生命一定不同;但如果继续软弱,可能就此真的离开了主。
好在她没有就此彻底离开,反而是胜过各样的难处回到上帝的面前,最后也享受了美好的生活。
拿俄米对当今日的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借鉴和帮助呢?
一般的人都喜欢成功(在属灵生命中常称“得胜”),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我们不要忽略另一件事,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或者说必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我们失败了,怎么办?或者说,作为一名跟随主的人,应当如何正确面对我们属灵中的失败呢?
在旧约中,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信心之父亚伯拉罕。
当他被耶和华拣选和呼召后,在创世记12章立刻就遇到了饥荒的问题。在这次饥荒中,他下到埃及,还对妻子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妻子被法老喜爱,甚至还差点迎娶,若不是耶和华动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信心之父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吗?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是他属灵生命中的一次失败的经历。但圣书如实记录,也在教导我们不同的道理。
其一,每个人都是软弱的。即使是亚伯兰,也会遇到这样的事。可能我们也有信心刚强的时候,但不代表我们就会一直刚强。所以,不能靠自己面对,要学会靠主。
软弱并非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正如亚伯拉罕在埃及的经历虽然失败了,但却成为他信心旅程中的重要一课。若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或许会过于自信,忘记自身的有限和对上帝的需要。
其二,撒莱的美貌也成为他们的“灾祸”。有时候,人引以为傲的事,说不定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人的希望不在于地上的一切,而在于永恒的上帝。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信心始终是连接人与上帝的桥梁。亚伯拉罕的经历提醒我们,即使在软弱中,但只要转向上帝,就能找到真正的出路。地上的财富、美貌或智慧,都无法成为我们的依靠,唯有上帝的信实永不改变。正是这种对上帝的信靠,让人在失败中可以重新站立,并看见祂更大的作为。
其三,要学会靠主刚强。只有常在主里面的人才能正确面对这一切的事,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中,要学会谦卑仰望上帝。
属灵生命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依靠上帝的恩典来更新和坚固。亚伯兰的经历提醒我们,无论曾经多么蒙福,若离开了对上帝的信靠,就容易陷入软弱甚至失败。因此,我们需要时刻警醒,不因过去的成就而骄傲,也不因当下的困境而灰心。真正的刚强不是来自人自己的能力,而是源于与上帝亲密的关系。只有将眼目定睛在上帝身上,内心才能得着平安,并在试炼中站立得住。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属灵生命的软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的人。就连使徒彼得不也三次不认主吗?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也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靠主刚强,在圣灵的帮助下重新站立,甚至在祭司长和公会面前仍然为主做工,继续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这不也是今天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吗?
学会正视属灵生命中的软弱,或许这成为了你心中过不去的坎,所谓“知耻而后勇”。要靠主刚强,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谦卑仰望主的提醒。
每一次软弱都是对信心的考验,也是成长的契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在上帝面前承认时,内心便开始发生转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步步学习依靠祂、顺服祂旨意的旅程。正如经上所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因此,不要害怕面对这些时刻,它们恰恰是让我们更贴近主的机会。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