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微信

教会中不应存在歧视现象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4月22日 16:57 |
播放

有位弟兄离开了所在的团契,有些肢体为了挽回他,就去找他谈心。谈话后才知道,由于这位弟兄家境不好,所以遭到了某些经济条件好的同工的白眼。这让他十分受伤才选择了离开教会。但可喜的是,经过劝导,加上同工的道歉,他重新回到了教会。

从笔者接触来看,弟兄姐妹因为遭到歧视而离开教会的情况,在当前教会是时有发生的。有的人再也不去教会,甚至极个别还放弃了信仰。事实上早在初代教会时期,某些教会就存在嫌贫爱富的情况,使徒雅各在书信中也批判了这种不正之风。而在当代教会中,歧视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

首先是人性的软弱与虚荣。中国这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有的青年团契中也是富二代与外来务工人员混杂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观念的不同甚至歧视现象。

比如有位弟兄家境比较好,经常吃着山珍海味。可所在团契多数是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他们的饮食就较为粗糙。因此弟兄就不愿参加教会的爱宴,认为吃不惯这些食物。可这些言论就让很多弟兄姐妹感到遭到了伤害,觉得弟兄凭着有钱,就歧视大家。因而导致他们在往后的事奉中,一直存在隔阂。

其次,成功神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这种学说将获得属世的物质视为蒙福的标志,忽略了内在生命的可贵。在这种观念下,有些弟兄姐妹就产生了一种想法,即教会中某些穷人的存在,乃是他们没有得到祝福。这就导致了他们自以为义的心态,出现了歧视现象。

就像有位白领姐妹,就很看不起团契中一些打工的肢体,觉得自己的事业是蒙福的,而他们贫苦是不爱主造成的。这就导致了她对某些同工的歧视。而这也在日积月累中导致了团契的矛盾,给事工带来了一些影响。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有些信徒由于自卑,总觉得别人歧视自己,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教会内什么人都有,有的信徒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产生了自卑感,在待人接物上显得十分敏感。

就像有位弟兄家境贫寒,在教会里得到了肢体的关爱。可他却总是感到有些不自在,人也变得较为敏感,觉得有些肢体对他好,只是一种施舍的心态,而非真正的爱。就这样,他因着这种不正常的心态,最终选择离开了教会。

除了第三种原因外,前面两种情况都不是上帝喜悦的行为。因为在祂眼里所有的弟兄姐妹都是宝贝,祂看中我们的乃是虔诚的心,而不是外在的丰富。假如我们凭着财富、才华的优越,而歧视肢体,那么就是在罪上有份了。

歧视也是造成教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同工矛盾的背后,都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摒弃歧视他人的言行,因为这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让我们骄傲之外,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n-k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